《南网杯·永远跟党走》金沙江畔为红军摆渡的船工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张锦明 张斌 杨涛 发布时间:2021-04-27 09:22:31

滚滚金沙江从青藏高原一路向南,在滇西北丽江石鼓突然由南向东大转弯,浩浩荡荡往东流去,形成了举世闻名的长江第一湾。85年前,红二、六军团长征,犹如一条巨龙,在云岭高原与滔滔金沙江不期而遇,书写了关系中国命运的渡江传奇,留下了各族群众舍生忘死支援红军、救助红军的慷慨壮歌。

1936年4月27日中午,红五师十五团正在丽江茨科——中甸寒史里(车轴)渡江,因为军马泅渡至江心时受惊,加上这艘小船超载导致翻沉,50多位红军和一批军用物资不幸掉进激流中。在这危急关头,中甸金江船工彭凤翥、彭琪父子(彭凤翥51岁、彭琪30岁)和任有志迅速划船过来,奋力救起48位红军;被红军从监狱解救的丽江茨科农民尹学富划木筏赶来救起2位红军。船工周长寿在抢救落水红军的过程中献出了生命。

当时,红军“过江则存,过江则胜”。这些船工冒着生命危险,打破“金沙不夜渡”的传统,夜以继日摆渡,帮助红军过江,使红军摆脱了几十万国民党军队的围堵。

在渡江过程中,中甸县沿江群众、特别是船工给予红军大力支持。

为红军摆渡的船工中留下姓名的有松坪子渡口的赵锡敏、马关友;车轴渡口的彭凤翥及其儿子彭琏、彭琪,木斯扎渡口的谢怀敏、谢品才、谢怀忠、鲍岸方、向太朝等,他们都是用自家的木船为红军摆渡几昼夜。上江乡士旺马场的周国栋(小名周全)与堂哥周国志、父亲周红、二伯父周剑、岳父刘神宝、李六三等人捞起沉船,在渡口连续摆渡三天两夜,红军临走时送给他们3张火狐皮,每人20个大洋。

2021年4月21日,记者来到金江镇东南部车轴村委会满库一组旁的车轴寒史里渡口、彭凤翥的孙子彭松成家,听他讲述了爷爷当年的故事。

彭松成说:“那是1936年4月下旬的一天,红军来到车轴渡口准备渡江。我爷爷当时和其他村民都躲在山上或玉米地里观察红军渡江的情况,因为在此之前,村民听当地的民团和土豪劣绅宣传说,红军是红头发、吃人的部队,老百姓都很害怕。正在观察情况时,我爷爷忽然听到江对岸划船的船工在大喊救命,随后看见江水中有人在扑腾、挣扎。情况危急,救人要紧,爷爷顾不得多想,拉起我的父亲彭琏、大伯彭琪就冲向江边,拖出藏在江边的自家小船,划到江中开始救人。虽然只是一条小船,一次只能渡10多个人,但在关键时刻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与红军的接触中,我爷爷知道了红军是专为穷人打天下的部队。”

“当时,大多数村民还在山上躲着不敢下来,渡过江的红军就借用村民的炉灶做饭,用过后在各家的灶台上留下银元,作为酬谢。爷爷后来对我们说,他从来就没有见过那么好的兵,也没见过纪律那么严明的部队,他说那真是‘菩萨兵’。”

“红军离开中甸后,渡口旁边我家的一间房屋被匪徒烧毁,爷爷就很少讲帮助红军的事。解放后,爷爷和父亲才敢公开讲述红军渡江的事迹。可惜,1998年7月,84岁的父亲彭琏去世了。”

“有幸为红军摆渡是我爷爷和父亲的骄傲,作为船工的后代,党和政府给了我们家族很多荣誉。”今年62岁的彭松成说,“现在,我的儿子在做电商、女儿当老师,我经常把红军、爷爷和父亲的故事讲给他们听,我觉得红军的长征精神不能丢,要一代代传下去,为建设更美好的家乡奉献力量。”

记者在红军曾经经过的7个渡口看到,因为金沙江上搭建了大桥,多数渡口没有了往日人来人往的情景,但渡口遗址得到了很好的保护,成为红色革命教育基地,船工的后代多数从事其它工作,在社会主义建设各条战线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责任编辑:李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