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洗得发白了的中山装,一双黄胶鞋”是他几十年来不变的着装;“当村干部19年,勤勤恳恳,越来越穷”是他无怨无悔的人生经历。这个经历就是他向拉日村群众递交的答卷。 这位自称是“农民的儿子”的村干部就是维西县保和镇拉日村共产党员、村委会原主任李荣华。 既然群众相信我,我就要把群众的事情办好 拉日村是一个傈僳族聚居的深度贫困山寨,李荣华初中毕业后因家庭贫困而辍学。当时,村里能读到初中毕业的没有几个,李荣华算是村里的知识分子了。这位傈僳族汉子赶上了改革开放好时代,他掌握了民房的建设技术,从楼房的设计到木工、泥水工他都会,成了村里的能人。他带着村里的年轻人外出为人家盖房子,赚到了钱,日子一天天好起来,家里也盖了楼房,当时,这样的房子在村里没有几栋。 “不知道李荣华的人还以为他很笨,从来不为家里算计,从来没有承包过工程,家里的收入越来越少;知道他的人认为他很聪明,他把‘聪明’都用在为老百姓办事上,把帮助别人脱贫当做自己最大的幸福。”拉日村党总支书记赵镭说。 这几年,在政府的扶持下,拉日村群众的住房条件都改善了,而李荣华家却照旧住在1994年建的房子里。 有时候,爱人会责怪李荣华一两句:“你把自己卖给村委会了,家里的事情一点也帮不上。我们家的房子是村里最差的了。”每当这时候,李荣华总是微笑着说:“这辈子算我欠你了,下辈子当牛做马报答你。” 李荣华家在亥本洛,离拉日村村委会所在地有3公里多的路程,从当村干部那天开始,李荣华天天都用双脚衡量这段距离,风雨无阻,雷打不动。有人说他很傻,那么一小点工资犯得着天天按时上班吗? 其实,李荣华并不傻,他有他的行为准则,“既然群众相信我,我就要把群众的事情办好。我既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就要遵循党章,坚守初心,担当使命。” 拉日村出勤登记簿显示:19年来,李荣华请了两个晚上的事假,一次是因为他到克施科村民小组办事,赶不上到镇里开会,另一次是因为镇里通知开会时间很紧,没有交通工具的李荣华赶不上开会。 这件事情永远铭刻在克施科村民小组傈僳族汉子蜂光明心里。那年4月的一天晚上,李荣华接到蜂光明打来的电话:“主任,我们家的房子要垮了,您赶紧来帮帮忙!”接到电话,李荣华立刻赶往蜂光明家。原来,由于连续降雨,导致蜂光明家的房子地基下滑,房屋有垮塌的危险。看到这样的情形,李荣华一方面迅速向镇党委、政府和县民政局汇报情况,另一方面组织附近的党员群众帮助蜂光明家转移到临时住所。 到这一切做完,时间已经是深夜11时了。为了稳定蜂光明一家人的情绪,李荣华当晚就在蜂光明家住宿。第二天一大早,保和镇党委、政府及县民政局的同志到了,大家共同商量如何排除蜂光明家的安全隐患,决定迅速采取措施一个月内将隐患排除。 每想到这件事情,蜂光明总是感激涕零:“如果没有党和政府的帮助,没有像李主任这样的好心人,就没有我们家的安居房,更没有今天的好日子。” “李主任真是我们的勤务员,他把我们的事情当做自己的事情,有求必应。我们家要写一个申请,给他打电话,他就跑到家里帮忙写申请。”梁子村民小组傈僳族农民虎四的话说出了拉日村群众的心声。 跑群众家的时候多了,李荣华便成了拉日村的“活字典”,民风民情的“记录薄”,哪个组有几户人、哪家有几口人、几亩地、几亩林地、主要经济收入来源是什么……他都如数家珍。 这些年来,李荣华虽然获得了许多荣誉,但他从来都觉得成绩是属于大家的。他认为身上的责任和使命永远不会变,他将会一如既往的做民族团结的“使者”,做好傈乡群众的贴心人,荣誉是一种动力,是一种鞭策,更是一种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