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网讯 (记者杨翠海 和娇)3月的维西县塔城镇响古箐深处,桃李已然盛开,小草从枯黄的落叶中探出头来,轻浅地蔓向前方。前方那林木森森的山腰上,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救护站依山而建,在这里,全国首只人工辅奶的小滇金丝猴康康正乐不可支地荡着秋千,每荡一回儿,它就停下来,来回在秋千的链子、木支架上溜达,抑或站在汽车轮胎制成的坐垫上蹦跶,远远望去,像一个在游乐场流连忘返的顽皮小孩。 看到有陌生人前来,康康有点好奇,隔着一段距离,用又黑又大的眼睛盯着看。 这时候,一个瘦削但显得很精神的汉子走来,看到他,康康立刻欢喜地蹿到他的身后,一只手亲昵地勾着他的手,然后从汉子身后探出半张毛茸茸的脸。 汉子名叫余文武,今年49岁,是一名“工龄”7年的滇金丝猴巡护员,作为康康的“奶爸”之一,与康康的关系十分融洽。“康康快两岁了,吃得好睡得香,每天都在进步。”余文武眉眼含笑地说。 就是在这个毫不起眼的救护站里,至今已有近200只滇金丝猴、小熊猫、黑熊、斑羚等野生动物伤病个体被陆续救护,并首次实现用人工辅奶的方式救护滇金丝猴幼仔,为保护好与“国宝”大熊猫齐名的珍稀濒危物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滇金丝猴种群及其栖息地,维护地区间物种与生态平衡作出了具有重要意义的探索。 约莫一支铅笔长的滇金丝猴“弃婴” 2009年4月29日,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救护站迎来了一个特殊的家庭成员。这个新成员只有350克,体长仅20厘米左右(约莫一支普通铅笔长),是维西县康普乡普乐村曲扒开组村民在农田边“捡”到的滇金丝猴幼仔,看上去不到两个月大。 刚被送到救护站,还没完成登记、称体重、量体长等工作,这只被遗弃的滇金丝猴宝宝就一把抱住了副站长巴桑的腿,还发出小婴儿撒娇一样的叫声。 “当时感觉心都融化了,想着无论如何,一定要把这个小家伙救护长大。”巴桑是个90后,年轻的他还没有成家,更没有带小孩方面的经验,但从看到这个脆弱的小生命起,他就像站里其他工作人员一样,坚定了做这只被遗弃的小滇金丝猴“奶爸”的决心。 这只雌性的小滇金丝猴叫什么好呢?娇娇?美美?妞妞?……为此,几个“奶爸”也是操碎了心,几番交流探讨,最后全票通过了“康康”这个名字。“因为这只小滇金丝猴最初是被康普乡的老百姓及维西分局康普管理所救护的,其次,我们希望它能健康成长。”站长赖建东说。 “康康”,这个简单的名字里包含的不仅是几位“奶爸”希望,也隐藏着他们的忧虑和压力。因为在那时,除了网络上可见的失败先例,没有一项记录表明野生的滇金丝猴幼仔可以在人工的环境下存活。他们很爱康康,很想把这只仅有铅笔大的小猴子养护长大,但却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 家有猴宝初成长 自从康康成为野生动物救护站大家庭里的一员,“奶爸”们就开始各司其职,查资料、买东西、多方面咨询、向动物专家远程学习……尽力为它创造最好的生存条件。 考虑到康康幼小的年龄和虚弱的身体状况,“奶爸”们决定通过人工辅奶的方式养活它。 于是,站里这群80末、90后的“奶爸”们虚心向局里当了妈妈的女同事讨教,买来她们一致推崇的婴儿奶粉、辅奶用具等,开始了学无止境的“奶爸”生涯。 冲调奶粉用什么水好?水温多少摄氏度合适?冲兑时候的正确方法步骤是什么?……对这些科学“养娃”方法的学习与实践,“奶爸”们毫不含糊。 “在冲调奶粉前要认真洗手,奶瓶要用热水消毒,奶粉罐的内层盖和取奶粉的勺子也要保持干净,奶粉用量要按照包装提示比例冲调,奶粉过浓会加重康康脏器负担,浓度不够,又影响康康生长,因此不能大意。”说起人工辅奶的细节,老站长和鑫明如数家珍。 经过“奶爸”们的精心引导和照顾,康康慢慢适应了新的哺喂方式。然而,新的问题又出来了:滇金丝猴宝宝一般是在母猴的怀抱中长大的,不管白天还是黑夜、严寒或是酷暑,猴妈妈毛茸茸的怀抱是猴宝最好的温床。但失去天然温床的康康,就少了这举足轻重的生存保障。 针对这个问题,“奶爸”们想尽办法找来了恒温育婴箱、买来了隔尿垫,安顿好了弱小的康康。 确定“一对一”的“土专家奶爸” “滇金丝猴喝水时特别小心,总是一只接一只地来,陆陆续续要几个小时,所有的猴子才能喝完。如果此时它们受了惊吓,会一哄而散,跑到很远的地方,因此要特别耐心,不能惊动猴群。”作为土生土长的响古箐村民、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救护站出色的滇金丝猴巡护员,余文武对滇金丝猴的生活习性了如指掌,可谓是名副其实的“土专家”。 为了更科学地救护保护区里的野生动物,不久,救护站明确各个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确定余文武作康康的“一对一”“奶爸”。 按时按量喂奶粉,更换育婴箱里的隔尿垫,拉“巴巴”以后及时冲洗再换上干净的隔尿垫……这位同时承担着给展示区滇金丝猴群投喂辅食、定期检测猴群粪便、根据检测结果对症下药等工作的傈僳族汉子用满满的“慈父”心态接下了这个看上去特别瘦弱的猴娃。除了照顾它的吃喝拉撒睡,余文武还时常带它到野外晒晒太阳,活动活动筋骨。有时候康康胃口不好、消化不良,由于担心药物损害它的肠胃,余文武就用摩腹这种既费心力和又耗时间的方式帮它治疗。 日子一天天过去,眼看这个原本只有一支铅笔大小的小猴子渐渐长了个子也长了肉,并且慢慢接受松萝、苹果、鸡蛋等辅食,还学会了在自己怀里撒娇耍赖时,余文武心里的石头才慢慢落地:“当了这么多年的护猴员,亲手喂养这么弱小的猴子还是头一回,真担心这个小生命有什么闪失,有时候半夜还会过来看看它,还好康康挺了过来。” 融入自然才是最终的救护 “人工辅奶的滇金丝猴虽然存活,但也有可能再也无法在野外环境中存活。”曾有动物学家这样质疑。 但康康的“奶爸”们不这么想,他们选择直面问题和迎接挑战。 “尽管现在康康生活得很好,但大自然才是它的最好归宿。只有在野生的条件下,滇金丝猴种群才能不断发展壮大。濒危野生动物能够在自然条件下生存和发展,才是真正的人与自然和谐。”这是野生动物救护工作的宗旨,也是“奶爸”们的共同心声。 自康康的体重稳定增长开始,它的野化训练也被排上了日程,并且随着它的长大不断加强。 于是,在响古箐深处,可时常看到这样的场景:一只毛茸茸的滇金丝猴在“奶爸”的指引下练习爬树、跳跃、“走钢丝”、寻找食物和水源、识别天敌……要是完成不了难度较大的训练,“奶爸”并不气馁,用手拍着它的背部鼓励它,一次次耐心地引导它。 当野化训练结束后回到救护站自己的寓所里,这只调皮的猴子看到“奶爸”准备打扫房间,便纵身一跃,从他手中抢过扫帚,有模有样地在地上挥舞(但是越扫越乱)。“奶爸”好不容易把地扫好,它又蹦到“奶爸”的身上,果断地抢下帽子给自己戴上,还贴心地帮他整理头发…… “康康特别注重我的仪容,要是脸上不小心粘了个饭粒什么的,它会很小心地帮我拿开。”余文武笑着说。 如今,康康的体重和体长与野外生长的同龄滇金丝候基本一致,已经能独立寻找食物,慢慢开始适应半野化生活,它胆小、喜欢黏人的“母爱缺少后遗症”也有了改善。 数据显示,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分布有14个滇金丝猴种群,数量约2700只,并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下一步,康康怎么与展示区猴群交流,如何慢慢融入野外滇金丝猴大家庭……这又是“奶爸”们新的挑战和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