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镇联合村的藜麦长势喜人。 抚今忆昔,香格里拉市各族群众从未像今天这样扬眉吐气——扯下了延续千百年的绝对贫困的历史标签,迈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康庄大道上。 80多年前,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的《消失的地平线》让香格里拉蜚声世界;80多年后的今天,摆脱贫困、迈步小康的香格里拉续写了消失的地“贫”线的绚丽篇章。 精准施策 对症下药 香格里拉很“富”,拥有“三江并流”“香格里拉”两个世界级品牌,是世人向往的旅游胜地;香格里拉又很“穷”,受地处青藏高原南缘和横断山脉腹地,自然环境恶劣,海拔高差大;85%贫困群众居住在偏远山区,交通、通讯、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传统种植养殖业严重依赖于耕地,农蓄产品商品转化率低,群众增收渠道窄;大多数贫困群众分布在偏远、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地区,受教育机会较少、职业技能缺乏;部分群众安于现状,缺乏市场意识、创业能力和致富本领,“等、靠、要”思想不同程度存在等因素制约,是国家级贫困县和国家确定的“三区三州”集中连片深度贫困地区之一,共有45个贫困村,其中,深度贫困村9个,2015年识别出建档立卡户4669户18022人。 找到致贫原因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成为香格里拉市各族人民的共识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的短板、最硬的任务。 脱贫摘帽奔小康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的关心关怀下,在中旅集团、省委统战部以及昆明市、上海市闵行区等对口单位、地区的帮扶下,香格里拉市始终把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最大的政治、最大的民生抓紧抓实,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和“6、10、5”脱贫退出标准,全面落实“六个精准”“五个一批”和中央、省、州决策部署,强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2019年4月30日,经第三方评估检查,省政府批准香格里拉市顺利退出贫困县序列! 香格里拉市交出了一份厚重的成绩单:全市综合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的16.22%降至2019年末的0.38%。截至目前,全市所有建档立卡户“两不愁三保障”全面达标,人均纯收入达4000元以上。 “九大工程”见成效 5年来,香格里拉市始终坚持以脱贫攻坚工作统揽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始终紧扣“巩固提升”和“全面小康”两大任务,坚持“四个不摘”要求,以“督”促“战”,全力推进“决战决胜百日总攻坚”五个清零行动,以绣花的功夫精准施策,确保真扶贫、扶真贫。2015年以来,该市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62.04亿元,实施了“九大工程”。 突出示范引领,狠抓产业脱贫工程。该市累计投入财政产业扶贫资金11.4亿元,发放产业扶贫贷款4665.5万元,按照“强龙头、优布局、建基地、提规模、创品牌”的产业扶贫思路,重点实施了“一园、十家、百户、千人、十个万”五大工程。截至目前,全市打造了181个产业基地,扶持培育34个特色种植养殖产业园,35家龙头企业被授予“产业扶贫重点企业”;全市成立合作公司及合作社338家,带动建档立卡户4653户,累计培养种植养殖能人、大户823人,实现转移就业25363人;全市中药材、蔬菜、经济林果等种植面积达10.6万亩,新增藏香猪养殖6.5万头、牦牛养殖2.8万头、土鸡养殖41.7万羽,实现户均至少有一项稳定增收产业、至少加入一个新型业态。 突出就业带动,狠抓能力素质建设工程。该市累计培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15853人次,转移就业8955人。 突出挪窝斩根,狠抓易地搬迁工程。该市累计投入6.6亿元,完成集中安置15个点、插花安置3个点,各点已按“50个有”要求完善了公共设施,后续发展有了保障,796户3235人实现了挪穷窝、斩穷根。 突出标本兼治,狠抓教育扶贫工程。该市累计投入教育扶贫资金6亿元,除严格落实国家统一政策外,市内还出台教育扶贫政策:建档立卡户家庭子女就读中专以上学校给予5000元/年/人补助;非建档立卡户家庭子女在州外就读中专、大专学校的给予2500元/年/人补助,就读本科以上学校的给予5000元/年/人补助。同时发放高原农牧民子女学生生活补助1.66亿元,全面落实十四年免费教育,中小学“20条底线”要求全面达标,实现“一村一幼”的办学目标。针对163名义务教育阶段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难问题,采取随班就读、进入特殊学校学习、送教上门学习等方式就学,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到100%。2016年,香格里拉市顺利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级验收,并被省委、省政府评为教育先进市;2017年通过省级国家二类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评估验收。 突出保护增收,狠抓生态扶贫工程。该市累计投入生态扶贫资金6.3亿元,除实施生态惠农、生态产业扶贫政策,按照“转化1人、带动1家、脱贫4人”的目标,选聘生态护林员14447人,年人均收入1万元,带动脱贫人口45000人。 突出生命至上,狠抓健康扶贫工程。该市累计投入健康扶贫资金1.96亿元,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基本医疗和大病保险全覆盖,村卫生室全面达标,大病救治、慢病签约服务全面落实。市域内全面实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服务。贫困户住院费用按照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补充医疗保险报销后达不到90%的,剩余部分由民政救助基金兜底报销至90%。2015年以来,22761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得到救助,基本医疗得到全面保障。 突出环境改善,狠抓“四类”重点对象农村危房改造工程。通过实施农村危房改造、贫困群众人居环境改造等项目,农村C、D级危房全面清零,解决了16500户的住房安全保障问题。在消除危房、改造旧房中同步改厕、改圈、改院坝,居住环境实现由“安全稳固、遮风避雨”向“功能合理、干净整洁、舒适宜居”转变。 突出补齐短板,狠抓脱贫振兴工程。该市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6.3亿元,实施2122公里农村公路通畅工程,新建安保工程1022公里,通村道路硬化率达100%,进组道路硬化率达99.5%,在2019年成功创建全国“四好农村公路”示范县;完成农村安全饮水及巩固提升工程490个,自来水到户通达率达100%,供水保证率达95%以上,实现农村人口饮水安全有保障。 突出兜底保障,狠抓农村社会养老及残疾人托养工程。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享受低保的有13330人,做到了“应保尽保”;60岁以上贫困人口100%领取养老保险;6464名残疾人持有残疾证,其中3285人享受了“两项补贴”,1430人纳入建档立卡管理;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员100%参保,非建档立卡户参保率达到99%以上。该市累计投入保障资金1.3亿元,兜底保障政策得到全面落实。 立足新起点 打好收官战 随着脱贫攻坚收官战进入倒计时,香格里拉市没有沾沾自喜,而是反躬自省,围绕作风有没有转变、问题有没有解决、硬性指标有没有达标、工作有没有衔接几方面内容,提出了坚决夺取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的更高要求。为做到摘帽不摘帮扶,保持脱贫攻坚工作的连续性和长效性,该市聚焦可能存在返贫风险的方面持续加强驻村工作力量,调配各级挂包干部开展“六个百日提升行动”,层层压实压紧责任,确保高质量、高成色打赢脱贫攻坚战,不断巩固脱贫成效。 今年,面对新冠肺炎“疫”考加试题,香格里拉市按照“一刻不能停、一步不能错、一天不能误”的要求,积极采取措施,有力克服了疫情给脱贫工作带来的影响。从消失的地平线到消失的地“贫”线,香格里拉市正以劈波斩浪、勇往直前的斗争精神接续奋战在发展的新征程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