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庆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综述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是迪庆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建设新时代新迪庆的“风向标”和永恒不变的主题。近年来,迪庆广泛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不断深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雪域大地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民族团结硕果累累。如今,生活在迪庆的藏族、傈僳族、纳西族等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共同为美好未来努力奋斗。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落实落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和标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对于唤醒民族自身的集体记忆和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迪庆州民族中学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学校还经常举办以展现民族团结为主题的作品展,展出高一、二年级学生民族手工艺作品等,营造各民族相互关爱、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的良好氛围。 2013年,迪庆州确立了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目标导向,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反分裂反渗透基础,坚决打赢深度贫困脱贫攻坚战”为主题,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鲜明主线,以创建凝聚民心,在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大力实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十百千万”示范创建工程,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九进”工作,推动创建工作人文化、实体化、大众化、项目化,确保创建工作落实落地、见行见效,为建设安居乐业、保障有力、家园秀美、民族团结、文明和谐的新时代新迪庆注入了新动力。 民族团结与脱贫攻坚双推进 维西县康普乡康普村甲马洛组99%的村民是傈僳族,全组51户人家过去散居深山,住木楞房,2017年,通过易地扶贫整村搬迁,搬到了政府为他们建造的新房内,现在他们每家每户住在120平的砖瓦别墅里,水泥路修到家门口,村民们看病、买东西都特别方便。村里还建起了宽敞的村民活动室,大家在节日里经常聚在一起,共跳阿尺目刮,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今年67岁的余志清一家现在住的房屋宽敞明亮,彩电、沙发等设施一应俱全,他高兴地说:“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里水、电、网络都有,特别方便。” “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迪庆作为“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始终把全面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小康作为创建示范州的首要任务,着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扶贫开发“双融合、双促进”,确保全州各族人民共享发展机遇和成果,促进各民族相知相亲相惜、交往交流交融,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近年来,迪庆州以示范创建为引领,经济社会取得长足发展,脱贫攻坚取得实效,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截至2019年末,全州已累计实现72560人脱贫,97%的贫困人口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目标,贫困人口减少至508户1579人,贫困发生率由24.95%下降到0.53%,147个贫困村全部出列,三县(市)均已实现摘帽退出贫困县(市)序列。 构筑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的坚强堡垒 德钦县云岭乡红坡村的鲁追是一个农客车司机,但凡村里60岁以上老人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坐他的车一律不收钱。这缘于鲁追患大病时,村党总支第一时间为他送上5000元救助金,这于他而言是雪中送炭。作为一名党员,鲁追在最需要的时候得到了党组织的关心与关怀,他也希望尽己所能帮助村里人。这是近年来红坡村村民互帮互助、团结和谐的真实写照。自脱贫攻坚及民族团结工作开展以来,在县乡党委政府的努力下,红坡村的村情、村貌、民风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项惠民政策在这里落地生根,老百姓感党恩、跟党走的信念越发坚定,村民们互帮互助、共建家园,民族团结之花在红坡绽放。 一直以来,迪庆州牢牢把握民族团结是各民族生命线的基本保证,以创建促进和谐。全州各级党组织始终认真履行守护民族团结生命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责任,不断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入推进边疆党建长廊建设和“红旗党组织”创建工程,加强民族地区基层组织和政权建设,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全覆盖、功能全覆盖,构筑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的坚强堡垒,不断完善民族团结的制度保障,切实打牢了民族团结进步的群众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