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娇 红十字不仅是一种精神,更是一面旗帜。 迪庆州红十字会在迪庆这方充满博爱的沃土上,始终以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为己任,依法履行“三救三献”职责,大力推进红十字会应急救助救援、助力脱贫攻坚、服务和保障民生工作,坚守群众路线,坚持民生福祉,充分发挥党委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红十字事业取得了快速发展。 博爱送万家 真情送温暖 2019年12月11日,迪庆州红十字会到维西县塔城镇举行红十字会志愿服务站挂牌仪式,走访入户期间,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和塔城村高龄老人促膝长谈,详细询问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和生活上的困难,并希望他们克服困难,坚定信心,用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当工作人员向老人们献上洁白的哈达,递上慰问金和棉衣棉裤时,耄耋老人们热泪盈眶地连声道谢:“感谢政府、感谢红十字会……” 香格里拉市小中甸康复村人道助老扶老项目是州红十字会连续实施了十余年的“博爱家园”活动项目,为了不断改进康复村的人居环境和生活条件,州红十字会积极开展项目随访、入户走访,从护理用品适用度、配送及时性、照护情况等方面,深入了解失智(失能)老人生存现状和项目需求。州红十字每年不定期开展小中甸康复村麻风病患者慰问活动,向患者发放家庭包、棉被、保暖羽绒服等生活用品和春节问慰金。 历年来,迪庆州红十字会一直秉承“人道、博爱、奉献”精神,积极组织开展“红十字博爱送万家 助力扶贫攻坚”活动。以“助力扶贫攻坚”为切入点,多方筹集物资,把全面启动州、县(市)“博爱送万家”活动作为红十字会的重点工作,力争让更多的群众享受到基本的人道服务,让更多的困难人群得到帮助,发挥好“政府好助手、弱者保护伞、社会稳定器”的作用。 州红十字会分别在香格里拉市洛吉乡九龙村、维西县塔城镇塔城村、德钦县拖顶乡、奔子栏镇东竹林寺、尼姑寺、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镇康复村、羊拉乡则木寺、羊拉乡卫生院启动了“博爱送万家”活动。州红十字会积极探索实践,在助力脱贫攻坚工作方面取得了新实效。 过去一年里,在“红十字博爱送万家”活动中,迪庆州红十字会向维西县捐赠了价值323万元的物资,577户、2258人受益。堰塞湖泄流洪灾期间,为香格里拉市上江乡士旺村马场村民小组183户村民捐赠183袋大米、183桶食用油、183条男士长裤、183双儿童鞋、183双成人鞋、183个电暖炉、732件衣服、290件儿童衣服。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到挂钩点东旺乡跃进村开展了主题为“助力扶贫攻坚、温暖千家万户”的红十字“博爱送万家”活动及挂联建档立卡户的入户遍访工作,向香格里拉市东旺乡跃进村259户农户及香格里拉市云登寺83名僧人发放了价值114.998万元的大米、香油、鞋子等物资。在迪庆州民族中学开展“滇苗助学之华夏格兰计划”助学金发放仪式上,向30名贫困学生发放助学金4.5万元。 爱心相伴 “救”在身边 “小朋友们!如果你们家里着火了,应该怎么办呢?” 2019年5月12日,迪庆州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走进迪庆州幼儿园,开展“爱心相伴‘救’在身边”应急救护知识亲子讲座,通过图文并茂的讲授方式,现场与幼儿们友好互动,使全园幼儿和家长们对应急救护知识都有了一定的了解。 应急救护是红十字会的职责。迪庆州红十字会始终把开展救护培训作为核心业务工作,以保障人的生命和安全为己任,以挽救生命、促进人道关怀为目标,强化培训普及工作,拓展救护培训领域。每年,红十字会以“爱心相伴,‘救’在身边”为主题,认真做好应急救护知识技能培训,举办救护培训,涉及消防部队、学校、社区、酒店等行业,围绕省红十字会做强四项业务的工作思路(紧急救援、应急救护、人道救助、志愿服务),以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进宗教场所“六进”为方向,不断推进应急救护培训工作向规范化、标准化纵深发展,让更多普通群众及从业人员掌握自救、互救技能,在全社会弘扬“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氛围。经过多年的努力,红十字救护培训工作品牌已被越来越多的行业及人群熟知和认可。 为了织就更完善的急救保护网,州红十字会积极推广“救命神器”AED(自动体外除颤仪),已先后在各热门景点、政府机构等处投放,并设置宣传版面、播放操作视频等供市民学习了解。截至目前,已建成红十字应急救护站21台,在安装过程中州红会组织开展了应急救护公益项目现场培训进校园、进机关活动,项目验收后,1599名志愿者学习了急救站使用方法和急救知识技能,为完善社会应急救护保障体系,汇集社会力量辅助政府保障社会安全起到重要的作用。 大爱无疆 播撒爱的种子 “十分感谢党和政府、感谢红十字会,能够有这么好的政策,自己不用花费医药费和交通费,就能到医院为我的孙儿进行治疗,再次衷心地感谢各级各部门的关心和帮助。”来自维西县先心病患儿家属邱志高激动地说。 2019年11月2日下午,州红十字会组织12名先心病患儿及家属召开“天使之旅—先心病患儿赴广东治疗”启动会,并与患儿家属签订承诺书。12名符合手术指征的先心病患儿在家长和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陪同下,从香格里拉出发,前往广东省中医院接受免费治疗。 先心病筛查工作是红十字会历年来的一项重点工作,在全州范围内开展先心病筛查活动,旨在让困难家庭先心病儿童拥有重获新生的机会,提高我州困难家庭先心病患儿的治愈几率,救助更多困难家庭先心病儿童,“靶向治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情况,让广大困难家庭感受人道、博爱、奉献的社会大爱,传递社会正能量,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希望广大群众能够对先天性心脏病有正确的认识和了解,及早带孩子到医院进行确诊,尽可能避免耽误孩子最佳治疗期,社会救助是一项充满人道主义的社会公益事业,既需要红十字会自身的不懈努力,也需要各级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 对于大部分先心病患儿的家庭来说,高昂的医疗费用实在不堪重负,很多农村贫困家庭,即使不用支付医疗费用,仍付不起生活费、交通费而放弃对孩子的治疗,从此家里失去了一个纯真的笑脸。而救助先心病患儿的爱心项目对这些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是给先心病患儿带来希望的阳光和未来。 涓涓暖流 汇聚人间大爱 “过年时,我在电视上看到多地受到新冠疫情影响,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心痛至极,我虽不能为祖国出大力,但我要表达一点心意。”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镇联合村共着村民小组村民吹单从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就关注着疫情发展变化。3月5日,这位71岁的老人来到了迪庆州红十字会,从兜里掏出1万元,递给了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并嘱咐一定要替他转赠给武汉市红十字会。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袭击武汉并扩散至全国,牵动着无数人的心。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后,我州涌现出像吹单老人一样的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爱心企业,纷纷向疫区捐款捐物,以绵薄之力献出人间大爱,几十元、几百元、几千元、几万元、几十万元,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一份赤诚真情。截至4月底,全州红十字会系统共接收疫情防控捐赠款物18346839.69元,其中:资金14613479.19元、物资价值3733360.50元;共支出疫情防控捐赠款物16329372.85元,其中:资金12608787.35元、发放物资价值3720585.50元。 疫情发生后,州红十字会主动与州委、州政府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对接,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抓紧抓实,领导班子成员第一时间到岗就位,认真履行领导职责,做到靠前指挥、亲自部署,全面落实主体责任,及时成立本单位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明确班子成员具体职责任务和分工,选派具体工作人员充实到州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医疗救治组;及时调整科室分工,确定捐赠物资接收人员、质量检验衔接人员、接收捐赠资金和信息录入人员、数据统计人员,办公室信息收集、报送、协调工作人员,做到细化任务定岗定责的同时,各岗位人员沟通交流,实现资料共享、信息对称、数据精准,保证职责清晰、任务明确,有效推动疫情防控期间的募捐任务和款物发放工作顺利开展。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州红十字会始终坚持规范高效、公开透明的原则,在“战疫”中交出了合格的答卷。 传播人道文化 助力红会事业发展 “我是红十字人,热爱红十字事业……”在纪念“5·8”世界红十字日活动现场,红十字志愿者高举右手,在红十字旗帜下庄严宣誓。当天,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到城区街道开展救护技能现场指导、便民医疗咨询、发放宣传单、宣传红十字法律法规知识。 红十字文化是红十字事业发展的“硬核”,红十字文化传播是推动红十字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助推器。近年来,州红十字会积极联动资源共享,创新传播工作机制,广泛宣传红十字会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传播国际人道法和红十字运动基本知识,动员全社会关心、理解和支持红十字事业,充分发挥宣传思想工作的引领作用,提升红十字会整体形象。建立和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不断提高红十字文化的传播力、引导力和影响力,引领和汇聚越来越多的人参与红十字人道事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