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迪庆州人社局扶贫工作队员松晓虎 松晓虎查看羊肚菌长势。 钢的意志,每天在跋山涉水进村入户;铁的坚韧,每天在群众中了解民情、嘘寒问暖,与贫困较量。困难无处不在,他选择把艰苦留给自己,因为他深知身后是寄予他无限希望的老百姓!松晓虎,来自于迪庆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一名职工,他的扶贫足迹从香格里拉市东旺乡新联村到维西县中路乡施根登村,这是迪庆州两个典型的深度贫困地区。从最艰苦的地方到最艰苦的地方,作为驻村工作队员,他肩负使命,5年来默默奋斗在脱贫攻坚第一线,不怕苦不怕累,用真心、热心和耐心谱写了一曲驻村队员的奉献之歌…… 栉风沐雨扶贫路 “快进来,快进来,喝点酥油茶。”新联村色从村民小组的拉宗热情地把入户的松晓虎请进家门,初到新联的松晓虎感受到了村民的淳朴、善良和真诚,无论走到哪一家,都会受到百姓的热情招待。但拉宗家的情况,也让松晓虎至今难忘。色从村民小组从解放初期到现在,一直是东旺乡最贫困的小组之一,从村委会经过悬崖峭壁、人马驿道到色从村民小组需要走半天的路程,而拉宗家还住在石头垒砌的民房中,这里有着“三不通”——不通路、不通电、不通手机信号。松晓虎坐在拉宗家中,他看到拉宗家只有最简单的生活用具,房里除了窗户透进来的阳光和火塘的火映出的一点亮光外,四处都显得黑漆漆的。在和拉宗聊天的过程中,松晓虎了解到拉宗和女儿相依为命,仅靠种植一点青稞、玉米维持生计,因为缺乏劳动力生活贫困。听着、看着这一切,松晓虎湿了眼眶,若非走到拉宗家,他无法真切地感受到贫困地区老百姓的生活之不易。“一定要尽我所能,用实际行动,让这里的老百姓早一点过上好日子。”松晓虎当即下了决心。 为尽快了解村情、民情、贫情,松晓虎坚持深入走访,新联村山高谷深,各村民小组之间距离又远,加上为了提高走访效率,松晓虎选择在每天晚上7、8点入户,走访工作耗时耗力。他和战友们披星戴月、夜以继日地进行调查摸底、填写报表,村委会、农户家、田地间都留下了他们疲惫又坚定的身影。 80多岁的中用奶奶和50多岁的女儿一同生活,因为山路太过险峻,中用的丈夫和儿子出车祸去世了,这使松晓虎触动很大。“基础设施不全导致的灾祸在新联村是一大致贫原因,因此,无论如何都要改善基础设施。”松晓虎默默记下。 村里人都说自己是“瞎子、聋子、哑巴”,因为不通电,晚上在家里就跟瞎子没区别;因为不通网,他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要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就一定要先改变这里的现状。”松晓虎谨记。 “孩子读书就是浪费钱,让他们帮家里干活来得更实在。”走访过程中,很多人因为缺乏劳动力就让孩子辍学回家帮忙。“要让这里的孩子都读书。”松晓虎写在了本子上…… 原计划用两个月时间完成203户的走访,他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他把新联村的农户居住情况、外出人员情况、低保户、五保户、残疾户、危房户等情况都详细地记录下来,新联村群众所盼、群众所需都深深地印在松晓虎的心里。 “让无变有、让有变精、让精变强” “村里要发展产业,我们村想要种洋芋。”火茸村民小组村民想要种洋芋的愿望引起了松晓虎的注意,他四处打听了解到,新联村火茸村民小组的红心洋芋品种优、味道好,名扬乡内和周边地区,而且价格最高可以卖到3.5元/斤。但是火茸的洋芋已经这么有名了,为什么老百姓还说要种洋芋呢。为了搞明白大家伙的想法,松晓虎坐下来同村民小组长、党支部书记以及一些村民代表了解火茸洋芋的情况。他发现,一直以来,火茸洋芋个头大、品质好,味道更是美味。但是近几年来,火茸洋芋个头越来越小,还有很多虫眼,品质下降,村民们自己尝试改变种植方式,但洋芋还是老样子,这让村民们犯了难。 为了弄清楚火茸洋芋的问题,松晓虎积极同云南省农业科学研究院、云南省生物发展研究中心取得联系,通过他们的试验发现,由于洋芋品种已经种植了30年,洋芋品质降低,自带毒素。想要恢复洋芋的品质,需要用3年时间对洋芋进行脱毒改良培育,松晓虎立即委托迪庆州科学研究所进行火茸洋芋的脱毒改良。2019年12月19日,脱毒改良的104袋火茸洋芋种属送到了农户家里,农户激动地竖起拇指说:“从来没见过这样的工作人员,当时交了一小袋,现在带回来一大车。” 为了帮助村民发展产业、增加收入,松晓虎提出了“让无变有、让有变精、让精变强”的产业发展思路。围绕“干热寒河谷生态农业”发展思路,松晓虎分类设计了产业项目。2017年以来,他同村“两委”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在全村推广羊肚菌、藜麦种植。入户做工作、邀请羊肚菌种植大户参加村民大会、安排村民代表前往昆明市的企业考察学习羊肚菌种植及销售方式,通过松晓虎和同事们的努力,2017年,全村种植羊肚菌145亩,产生经济效益200多万元,带动全村89户542人增收。2018年,全村建档立卡户23户中,13户种植羊肚菌33.5亩,户均收益6000元以上。 新联村羊肚菌种植产业成功后,受益村民的发展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松晓虎借机推广核桃、花椒、青刺果和油橄榄为主的长期产业,把藜麦和羊肚菌作为短期产业,把东旺藏鸡作为辅助产业。这些产业目前市场需求及销售价格都较稳定,市场前景好。 用真心做平凡事 “老百姓的事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作为驻村工作队员,就要千方百计帮助大家办实事、解难题。”松晓虎始终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点,全身心投入扶贫工作。3年半的新联村定点扶贫,村里的每一处变化都有松晓虎的参与。 色从小组拉宗成为了松晓虎的挂包户,在他的努力下,拉宗家被纳入危房改造项目,家里没有劳动力,松晓虎发动村干部、拉宗的亲戚,在村里找了会盖房的村民,共同帮助拉宗家盖房,他自己也每3天驱车1个多小时去帮忙。2018年,拉宗家新房盖好了,但是拉宗没有钱装修和购置家具、家电,松晓虎又记在了心上,他向上争取资金,又动员挂包干部凑钱,给拉宗盖起了粮食库,配上了家具、家电。拉宗的女儿时常给松晓虎打电话:“叔叔,我的房子已经完全弄完了,住着特别舒服。”“叔叔,有空要回来家里玩。”这一句句牵挂的话,都是对松晓虎最好的肯定。 2018年5月11日,拉姆央宗家发生火灾,所有财产毁于一旦。松晓虎听到消息后,迅速前往拉姆央宗家。松晓虎看到他们家房子已经烧得只剩下房框,一家老小无家可归。看到松晓虎到来,拉姆央宗泪流满面地说:“怎么办呀,家里什么都没有了,这可怎么办呀,辛苦了大半辈子,全没了。”松晓虎拉着拉姆央宗的手:“别哭,有政府在,有我们在,肯定会再给你一个家。”于是松晓虎一边做好拉姆央宗的安抚工作,一边向州、市民政等部门争取了恢复重建扶持资金15万余元,发动党员干部及群众捐资捐物,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拉姆央宗有了新家。 扶贫先扶智,村里中永主玛是单亲妈妈,因为家庭贫困,不愿让小女儿继续读书。松晓虎和村组干部、驻村工作队员及时开展劝学工作,通过到中永主玛家做工作和到小女儿学校了解情况,松晓虎提出资助中永主玛小女儿读书直到大学毕业,这才使她的小女儿回到了校园。 2017年和2018年,通过上下齐心,共同努力,色从等村民小组实现了盼望已久的通路、通电、通手机信号,基础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过去因为“三不通”称自己是“瞎子、聋子、哑巴”的村民如今出门方便,生活有奔头,也通过互联网了解了外面的世界。2018年,新联村整村高标准实现脱贫摘帽,贫困户从之前的38户226人下降到1户6人,贫困发生率从10%降至0.46%,2019年4月,新联村以高标准、高质量通过省级脱贫攻坚验收组的验收。 “我在新联10多年,没见过像晓虎这样用心的工作队员,他在这里待近4年,总是把百姓的事放在第一位。他也是我见过最有责任担当的人,他主动挂包帮扶,村里最边远、最贫困的贫困户,把他们当家人,帮他们盖房子、装修、买家具,帮老百姓办事从来不打折扣。”新联村总支副书记牛念提到松晓虎满口夸赞。 一件件平凡而具体的工作,换来了群众的认可,“我们的事他都放在心上。”“跟着他干,我们的日子真的越来越好了”······在新联村,只要提起松晓虎,村干部和村民们没有不竖大拇指的,他们亲切地称他“民思农布”(意思是人民群众的“宝贝”),新联村村主任扎史七林代表村“两委”、代表新联村全体村民向迪庆州人社局送去了“驻村帮扶办实事,情系百姓暖人心”的锦旗。 舍小家为大家 2018年12月29日东旺大雪,几天前,松晓虎给村里的4户精准扶贫户争取到了住房安全加固重建项目金。因为快过年了,松晓虎想尽快让村民拿到这笔钱,于是他独自驱车前往色从村民小组。没想到车到半路抛锚了,松晓虎修车时不小心滑倒,导致左脚膝盖摔伤。当时四下无人,手机也没有信号,松晓虎忍痛修好车,继续驱车到村里并接到其中两个户主到乡里办理好拨款手续和划账,又把他们送回家。 做完这些事,他才感觉到膝盖疼痛难忍。2019年1月2日,松晓虎回到香格里拉市到医院检查,但是因为马上就要迎接脱贫攻坚检查,松晓虎接受了3天治疗后就回到新联村,接着,又响应州委州政府转战维西县助力脱贫攻坚的号召,来到维西县中路乡驻村。 松晓虎常常白天进村入户,晚上通宵录入扶贫数据,因为高强度的工作和饮食、作息不规律,他患上了胃溃疡、胆汁返流性胃炎、胆囊息肉和胆囊炎。在松晓虎的扶贫路上,除了他的笔记本外,最显眼的就是他随身携带的药箱,他总说:“再坚持坚持,等到都脱贫了,我可以慢慢调养。” 一次,松晓虎回家躺在沙发上,儿子走过来给他倒了一杯水,说:“爸爸辛苦了,你喝水。”松晓虎瞬间泪目,他去扶贫的时候儿子才1岁,还不怎么会说话,走路也摇摇晃晃的。“我都不知道他是怎么长大的。”松晓虎说。 扶贫路上不停歇 去年4月,迪庆州委、州政府将州人社局挂包点调整为维西县中路乡施根登村。维西县定于今年脱贫,时间紧、任务重。为了确保施根登村如期脱贫,州人社局党组研究后,认为只有让有着丰富经验和满满责任心的松晓虎驻村才能保证脱贫任务圆满完成。那时,候松晓虎的小女儿刚出生不久,他的爱人不仅要上班,还要照顾老人。但他向妻子说明情况后,得到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如今,松晓虎在维西县中路乡施根登村继续奋斗。“时间紧,那就更要抓紧时间。”是他贴在办公室的一句话。 2019年4月22日到村后,松晓虎立马开展多次入户排查工作,完成了第二次、第三次“百日攻坚”遍访工作,他详细记录了建档立卡户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在入户后将问题上会讨论,逐一解决,提高了大家对施根登村整体贫困状况的了解。他完成了入户调查表电子版录入、村民收入核算,与施根登村“两委”商议后确定保留户及政策兜底户。他还积极投身施根登村“四美创建”“人居环境提升”等工作,为村“两委”献言献策,并督促问题整改。 7月24日,松晓虎在了解到产业发展技术缺乏后,上报局领导,争取在施根登村开办劳动技能培训班,并对284名参训人员发放培训合格证书。“我们说缺技术,就给我们请来了老师,在脱贫路上我们真的要用点心了。”参与培训的村民对松晓虎充满了感激。 松晓虎坚持“扶贫扶智”,积极对接开展了中等职业教育农村学生全覆盖试点工作,在召开村民大会过程中,宣传“两后生”就读职业能力学校的各项政策,促成4人报名,最终3名学生通过审核获得了一次再学习的机会。入户过程中,松晓虎发现2019年施根登村共出现7名辍学生,他详细调查了解辍学原因,并和村“两委”及驻村工作队召开会议讨论劝学方案,针对性开展劝学工作,在村“两委”及驻村工作队的耐心劝导下,7名辍学生均已返校。虽然只在施根登村驻村一年,但提到驻村工作队,村民们都会竖起大拇指,说一声“阿克吉”(傈僳语“棒”的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