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云南藏区农牧民过上甜美生活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1-21 12:17:43

香格里拉网 (记者 马建军) 迪庆是云南省唯一的藏族自治州,是国家确认的“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脱贫任务艰巨。近年来,迪庆州紧盯“两不愁三保障”标准,落实“六个精准、五个一批”,深入推进脱贫攻坚“九大工程”,采取一系列措施,有力推进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云南藏区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提升。

贫困人口逐年减少。通过努力,3年累计脱贫63412人。其中,2016年销号脱贫11959人,2017年销号脱贫5753人,2018年销号脱贫45700人,贫困村出列107个村,贫困发生率从24.95%下降到2018年末的3.57%,香格里拉市和德钦县通过了省级第三方专项评估检查,于2019年5月得到省人民政府的批复,两个县(市)宣布摘帽退出贫困县序列。目前,维西县正在申请脱贫摘帽。

经济发展逐年向好。在国际国内宏观经济下滑的形势下,迪庆经济仍然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2016年,全州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80.58亿元,同比增长10.6%,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9439元和7088元,分别增长8.6%和9.3%。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名列全省乃至全国藏区前茅。2017年,全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8.65亿元,同比增长11%;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853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76元。2018年,全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5.5亿元,同比增长10%,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411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24元。2019年,全州预计地区生产总值240亿元,预计增长10.1%,比2015年增长69亿元,预计增幅14%;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37336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9376元,预计同比增幅10%。

基础设施大变样。公路网、航空网、能源网、水网和互联网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截至2019年末,6大航空公司在迪庆香格里拉机场开通7个省级航线,丽江至香格里拉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到2020年底有望全线建成通车。2019年末,29个乡(镇)100%通硬化路,193个建制村100%通硬化路,通车总里程1676.822公里,172个建制村通客车,2246个村民小组通车总里程5074.461公里,已硬化3258.885公里,群众出行条件明显改善,初步解决了群众出行难题。饮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3年累计投入农村饮水安全、水利设施建设项目26248.921万元,已建水库15座,在建水库4座,总库容20458.3万立方米。其他基础设施取得重大进展,云南藏区供暖项目全面铺开,天然气管道项目前期工作取得进展,香格里拉天然气站已开工建设。

产业发展让群众腰包鼓起来。自精准扶贫实施以来,迪庆州以高原葡萄、中药材、特色畜禽、食用菌、青稞、蔬菜、木本油料“七大”优势特色产业为依托,突出培育“一县一业、一乡一特、一村一品”产业,加快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积极扶持带动贫困户的专业合作社发展,投入12808万元。投入扶贫车间建设资金4666万元,发展扶贫车间50个。投入2889万元,以奖代补建档立卡户7467户。3年累计培训建档立卡贫困户55676人,实现就业21081人(其中,省外2664人),劳务输出实现就业12374人。截至2019年12月底,累计开发乡村公共服务岗位2979个,安排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在岗2961人。2019年农村劳动力培训39468人次,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7986人次;新增转移就业38389人次,其中转移贫困劳动力18267人次。

教育卫生事业长足发展。教育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实现“一县一示范、一乡一公办、一村一幼”学前教育发展目标。全州29个乡镇卫生院和162个村卫生室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取消药品加成,实行零差率销售,贫困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162个村卫室全部实现标准化建设,29个乡镇卫生院和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达到标准化建设,州、县级医院提质达标有序推动,医院整体综合服务能力全面提升。

社会保障有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全覆盖,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8.6%。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保护和传承,其中列入国家级保护名录项目的有5项。全州城镇化率32.9%,广播电视覆盖率99.7%。实施特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农牧民定居、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等专项惠民工程。社会救助能力得到提升,依法规范落实城乡低保政策,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通过实施危房改造和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全面加大搬迁群众后续产业和就业扶持力度,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的目标。

社会治理见成效、人居环境日益优美。自脱贫攻坚以来,多措并举开展社会治理,形成网格化治理体系。实施环境综合整治,脏乱差的村容村貌彻底改变,乡风文明建设不断进步。


责任编辑:和建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