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过年了,我带着四岁的女儿去采购年货。商场里挂满了红色喜庆的装饰物,女儿高兴地到处张望,但我没有兴奋的感觉。我们生活水平提高了,物质越来越丰富了,对年的期盼也变淡了。 小时候的年味是什么?是贴福字、贴对联,是穿新衣、戴新帽,是可以吃到平时吃不到的美食。儿时贪吃,在姥姥家过年,我最期盼的就是除夕美食。 在东北,家家都喜欢在除夕这天做油炸食品:炸地瓜丸子、炸萝卜丝丸子、炸茄盒、炸虾片、炸大枣等。姥姥和妈妈带戴着帽子和口罩,围着大铁锅,手拿长筷和漏勺,在烟熏火燎的厨房里炸着各种食物,香气四溢。随着姥姥的喊声:“丸子好啦、炸枣好啦!”我就小跑到厨房,帮忙把美食端上桌。不一会儿,餐桌上就摆满了各种好吃的,除了水果、瓜子、糖果,就是香甜松脆的炸物。我个子最矮,每次在桌上拿吃的都得踮起脚尖,坐下吃又捻不到其他食物,我就跟姐姐们围着餐桌走来走去地吃,也方便拿桌子上的食物。我嘴里嚼着一个松软香甜的炸红枣,手里捏着一颗香气扑鼻的地瓜丸,嘴里还叨咕着:“真香,姐姐,我还要……”几圈吃下来,我的小脸和小手都变得油嘟嘟的,像是一只偷吃东西的小花猫,姐姐们每每看到此种情形都忍不住笑话我。 除了炸各类丸子,饺子也是儿时过年美食里的重头戏,因为饺子里有“乾坤”。除夕夜的饺子,姥姥会放入硬币、红枣、花生各10个。硬币代表着新一年财源滚滚,红枣预示红红火火,而花生则是早生贵子。姥姥不怕麻烦,她提前几天把硬币泡洗干净,如新币一般。 因为满怀对新一年的期待和愿望,吃饺子是全家人在除夕夜的“压轴节目”。一盘盘热气腾腾的饺子上桌,预示着一年的红红火火、顺顺利利。大家摩拳擦掌,有时也眯着眼睛盯着饺子端详,猜测里面到底有没有自己心仪的“夹心物”,仿佛抽奖一般。吃时小心下口,生怕伤了牙齿;确认里面没有硬物,就“拦腰截断”一口咬开饺子,;当听到别人的硬币清脆落碗的声音,我也禁不住赞叹。我喜欢一年才一次的“吉祥饺子”,铆足了劲吃,喜滋滋地摆放自己的“战利品”,直到肚皮仿佛快被撑破才肯罢休。 “哇……”女儿看见商场里为春节而准备的彩虹装饰屋,忍不住惊叹。 “妈妈,过年的时候,我们家也布置成这样好吗?”女儿稚嫩的声音把我从童年时光里拽了回来。 “好的。”看着女儿渴求的目光,我不忍拒绝。 “我还要新衣服!还要鞭炮!还要……”女儿天真可爱地叫着。 我忽然明白了,年味儿在哪里呢?打开家里的门,也许年味儿就在忙碌打扫的身影里,在孩子的新衣上,在轰隆隆的鞭炮声中。也许年味儿就在亲人们的拜年声里,在一家人团圆的饭桌上,在一盘盘热气腾腾的饺子里…… 年味儿,就在家里,是团圆的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