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高云淡,微风轻拂。冬日的暖阳洒落在油绿绿的火龙果树上,泛起阵阵金光;枝条上那一个个色泽鲜艳、形如小灯笼的火龙果让人垂涎欲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鹅卵石堆到“聚宝盆”,从一穷二白到致富奔小康,自火龙果这一热带水果“落户”雪域高原以来,香格里拉市三坝乡江边村在摸索中前进,依托“金果果”鼓起了群众腰包,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好路子。这只是香格里拉市在产业扶贫中的一个缩影。 2015年,脱贫攻坚“战役”的号角在香格里拉大地吹响后,香格里拉市立足市情,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扶贫政策,紧紧围绕“没有农业产业的发展,就没有农村、农民的全面小康”这一主线,着力在强龙头、优布局、建基地、提规模、创品牌上下功夫,通过狠抓落实,初步打造了花椒之乡、核桃之乡、蔬菜之乡、尼西鸡之乡、药材之乡等,为群众增收、稳步发展筑牢了基石。 贫困村产业的漫漫探索路 受特殊自然条件影响,江边村属典型的贫困村。全村共有12个村民小组,483户1818人。过去提起江边村,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石头窝”,贫穷落后是这里的代名词。由于历史性缺水,长期以来这块“宝地”并未能对当地老百姓产生吸引力,相反,当时很多老百姓都不愿意居住在江边村。 上世纪90年代初期,哈巴村米落、落哈巴村民小组发生地质灾害,受灾群众集体搬迁到了江边村,大家齐心协力拉运泥土将鹅卵石沙坝填平,开始在这里耕作生息。村庄变大了,但生产生活条件依旧没有改变。群众收入低,贫困程度较深。 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为江边村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江边村虽然土地贫瘠,但年均气温在10摄氏度以上,属于金沙江畔典型的干热河谷气候。为了把劣势转为优势,让百姓早日摆脱困境,村三委和扶贫工作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在多次赴外考察论证后,最终该村选择了火龙果作为主导产业推进。 产业促民富 脱贫底气足 江边村党员致富带头人杨学功可以说是“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当年,为寻求发展之道,时任村主任的他和村干部多次赴外考察学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论证。此后,为全面掌握火龙果种植和管理技术,他还先后到福建、广东、广西等地进行学习考察。 2014年,江边村4亩火龙果在众人一片质疑声中开始试种,2016年正式挂果并实现4万多元的收益,远高于传统农作物种植的收益。试种成功后,为了能够带动更多的群众脱贫致富,杨学功成立了香格里拉香玉特色种植有限公司,承包了村里的40亩土地开始推广火龙果。村三委也开始积极寻求相关企业和部门扶持,与香玉公司签订了《江边村党总支与香格里拉县香玉特色种植有限公司“红色股份”合作协议书》。为发展壮大火龙果产业,村三委和驻村扶贫工作队支持村主任单继祥创建火龙果基地,于 2016年成立了香格里拉市“金坝子”庄园,向农户流转土地240余亩用来种植火龙果。 江边村总支书记夏关军介绍:“在推动火龙果产业发展过程中我们采取了多种合作模式,一是以100万元的集体发展资金为基础,带动企业投资;二是以企业为龙头,重点帮扶江边村22户除住房面积不足80平方米以外的因病致贫、因残致贫、因学致贫及年人均收入低于2500元的贫困户;三是香格里拉市金坝子庄园每年年底向村总支进行固定分红,分红形式为2017年由乙方支付给甲方分红4万元,2018年5万元,2019年5万元,2020年4万元,2021年3万,共计21万元整。四是通过租用村民的土地进行种植,每亩租地费600元,每亩用工在20个工左右,村民的年收入预计为2600元左右。” 据统计,2018年江边村火龙果的年产量为20吨,收入大约为30万元。为了能够让有限的土地作用发挥到极致,火龙果基地还因地制宜套种了红薯,2018年红薯的产量约为300吨,一亩收入大约在5000元左右。金坝子庄园每亩种植地每年要用工26个,每个工每天100元,用工周期为全年。为了保证让更多的人受益,按照分组用工轮换上班的方式进行,既能给农户带来收入,又能让农户兼顾家务,达到了一举两得的效果。 江边村村民杨志红说:“我家两亩多地流转给了金坝子庄园,现在每年流转土地每亩有600元至800元收入,公司承诺今后将逐年增加流转费。土地流转了,平时我们可以到基地里打工,每天工资100元钱。2017年仅凭到基地里打工我家收入就有7000多元。”和杨志红一样,杨秀红家在2018年种下了村里最“流行”的火龙果,作为村里的精准户之一,精准扶贫工作实施以来,在国家各项惠农政策支持帮助下,她家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 思想一变观念新。从当初观望到积极加入集体经济,江边村群众的观念得到了彻底转变。如今,家家户户通过多种合作模式积极参与到了红龙果产业发展中,日子越过越红火。 2018年底,江边村如期退出了贫困序列,甩掉了“穷帽子。” 打造产业园 展望新生活 香格里拉市2019年产业扶贫大会指出:要突出优势,打造特色;要搞好“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主导产业布局。 江边村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就是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狠抓落实的。村党总支充分发挥引领核心作用,不断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充分调动和保护农民群众的积极性,探索出了一条“总支+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火龙果也逐步成为三坝乡的一张靓丽名片。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当前江边村的火龙果种植已经达到了500余亩,覆盖了全村92户贫困户。 夏关军介绍,下一步,江边村将计划扩种(火龙果)到4000亩左右,充分调动周边六个村民小组240户农户的种植积极性,将依托200万元的整村推进项目资金发展户均0.5亩的火龙果,预计户均可增收5000元/年。希望能够打造三坝乡江边村千亩火龙果种植基地,创建地方品牌。同时依托扶贫车间,打造保鲜冷冻库,为丰果期提供储备空间,提高深加工能力,尝试开辟果酒、干片、果脯市场,争取能够在此基础上,更上一层楼。 据统计,2016年至2018年,香格里拉市累计投入产业发展扶持资金24728.9万元;扶持建档立卡户种植经济林果、粮油和菜蔬及中药材39998.28亩、累计养殖特色畜禽12387头(只);注入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资金9290万元,全市62个村委会(居委会)集体经济组织全覆盖。通过产业扶贫,全市建档立卡户通过“发展种养殖产业、农业产业基础设施改善、企业经济组织带动、入股分红、土地流转、产金合作”增产、提质提效实现增收,全面实现达到收入标准线以上的目标。 在江边村,有很多从虎跳峡景区绕至哈巴雪山和白水台景区的游客纷纷停车,从高处观赏着雪山下的热带水果园,纷纷为“奇迹”点赞。 如今的江边村,和风拂面,瓜果飘香。在火龙果等产业的带动下,村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了坚实基础。正如夏关军所说:“有了产业支撑,村里贫困群众的发展后劲更足了。下一步我们将凭靠虎跳峡旅游市场、哈巴雪山登山热潮以及白水台景区客流,江边村从过去的交通死角变成香格里拉旅游东环线的窗口,依托雪山脚下的火龙果,做足文章,通过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实施,相信江边村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