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迪庆日报》正式创刊30周年之际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迪庆藏族自治州实现了经济跨越发展、民族团结进步、生态环境良好、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大好局面,正阔步向建设全国最美藏区和全国藏区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示范区迈进。作为中共迪庆州委机关报,《迪庆日报》见证了云南藏区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发展历程。 1988年10月1日,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第一张中共迪庆州委机关报《迪庆报》(试刊号)带着浓郁的油墨芳香与读者见面,开启了迪庆州报纸新闻的新纪元,从此,迪庆有了自己的报纸。1989年10月5日,《迪庆报》获准全国公开出版刊号CN53-0042,从试刊转为正式公开出版,从此,迪庆州新闻出版事业一路高歌猛进,迈上了快速发展的新征程。 30年风雨兼程,30年春华秋实。30年的点滴印记,汇聚成斑斓长卷。30年来,《迪庆日报》用文字和图片记录了云南藏区高原大地上人们的奋斗圆梦故事、创新创业的火热生活、团结进取融合的时代足迹,真实地反映了迪庆这片如意宝地日新月异的变化,以新闻特有的力量推动着迪庆藏族自治州各方面的进步与发展。 创刊初期,由于没有办报场所和印刷设备,1989年至1992年期间,《迪庆报》借用迪庆军分区营房办报,并将稿件编排后送到云南日报印刷厂印刷。报纸为月刊,不定期赠阅。1992年,经过技术改造后的迪庆州印刷厂划归迪庆报社主管,《迪庆报》实现了就地印刷出版,极大地提高了报纸的时效性。 1992年香格里拉五月赛马节期间,迪庆日报社发起并承办了云南省首届地州市报新闻摄影年会,并举办了迪庆历史上的第一次新闻发布会,向全国推介迪庆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和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摄影年会参会记者在国内外媒体上刊发了200多篇幅介绍迪庆旅游文化资源的稿件,打响了迪庆从封闭走向开放的第一枪,藏在深山人未识的迪庆从此蜚声海内外。 1996年,由新加坡和云南省多家新闻媒体及旅行社、云南航空公司等组成的旅游考察团在迪庆参观考察后认为,世人苦苦寻觅半个多世纪的“香格里拉”就在迪庆,《迪庆报》在全国媒体中首家报道了这一消息。1997年9月,云南省人民政府经过充分论证后对外正式宣布:举世寻觅的世外桃源——香格里拉就在云南迪庆。从此,“香格里拉”从虚拟走到了现实,走进了世人的生活,迪庆香格里拉的美名传向四方。 1995年3月,云南藏区第一张藏文报纸《迪庆报》(藏文版)问世。1997年7月,《迪庆报》转为周三刊;同年,《迪庆报》(藏文版)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为旬刊,正式发行。2000年10月,《迪庆报》又转为周四刊;同年11月,《迪庆报·香格里拉旅游文化周刊》发行,晚报风格、地域特色、乡土情调的周刊,让拥有多元文化内涵的香格里拉走出迪庆、走向世界。2001年10月23日,《迪庆报》改为日报(四开小报)。2003年《迪庆日报》采编实现了电脑无纸化办公,同年,对印刷厂实施改制,并于2004年改制完成,印刷厂与报社脱离了隶属关系,成为独立企业。2005年10月,《迪庆日报》增加了周六刊,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日报。同年底,迪庆日报社被列为上海解放日报报业集团的对口帮扶单位,《迪庆日报》印刷前端实现了激光照排。2006年9月,迪庆日报社与新华社云南分社、迪庆移动公司合作,在全省第三家开通了手机新闻短信新华快讯迪庆版,新闻传播速度加快,扩展了报业发展的空间。同年底,迪庆日报社印务中心成立。2007年4月30日,迪庆汉藏文报同步由四开小报改为对开大报,扩展了迪庆对外宣传的外延,加强了与毗邻藏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并及时调整栏目设置、优化版面安排,突出本土新闻和旅游文化宣传,加大社会民生报道,着力打造重点栏目,努力办精品报纸,报纸的质量和影响力得到不断提升。2008年4月,迪庆日报电子版上线,从此,报纸的发行突破了地域空间的限制,读者不管在哪里,都能在第一时间通过互联网阅读到当天的报纸。2010年至2012年,迪庆日报社报业大楼和产业大楼先后竣工,报社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走在了全国藏区地州市报社前列。2011年4月,滇西北彩色印务中心在迪庆日报社成立,《迪庆日报》实现本地彩色印刷,同时,代印在迪庆发行的《云南日报》。 在进一步提高采编质量、办好报纸的同时,迪庆日报社积极探索新媒体宣传由点向更宽领域、更广空间延伸。2007年起,先后推出集本土新闻、国际国内动态、服务资讯为一体的迪庆手机报、香格里拉快讯、德钦快讯、维西快讯,进一步扩展了党报的传播渠道。2008年4月,迪庆日报社创建香格里拉新闻网,为及时准确地报道重要新闻、突发事件、社会热点,引导社会舆论,发出地方媒体“第一声”创造了条件。从此,香格里拉的声音融入了网络世界的大舞台。同年9月,迪庆州委宣传部和迪庆日报社整合迪庆外宣网、香格里拉新闻网资源,打造迪庆州门户网站——香格里拉网。2012年,完成报社采编平台和香格里拉网改造扩容建设,采编实现网络平台化和无纸化。香格里拉网点击量由原来的1万人次提升到40多万人次。2013年5月,迪庆日报社建成云南省首个藏文网站——香格里拉藏文网,标志着迪庆新闻事业实现传统平面媒体向新兴媒体、单一语言媒体到藏汉双语媒体的飞跃。2013年7月,总投资超过270万元的LED广告屏建设和户外广告桥项目顺利完成,使迪庆日报社产业的竞争力有了显著增强。2015年至2017年间,迪庆日报社顺应“互联网+”大势,先后推出集新闻、资讯、服务和互动为一体的“云南通·迪庆”党政客户端、迪庆日报传媒微信公众号、迪庆日报官方微博“微迪庆”“香格里拉APP”移动客户端。其中,“微迪庆”上线一年就聚集粉丝1万多人,迪庆日报传媒微信公众号上线两年后用户关注量超过5万人。2018年10月,香格里拉英文网上线运行,如今,香格里拉网已经发展成为拥有汉藏英三语3个频道的网站,是迪庆外宣的主窗口,也是各地获取香格里拉资讯信息的主源头、资料库。 时代足音催人奋进,跨越步伐铿锵激越。从借用迪庆军分区营房办公起步,到拥有自己的办公大楼、印刷平台,从四开黑白小报到对开彩色大报,从单一的平面纸媒到构筑起“报、网、端、微、屏”传播矩阵……从传统媒体到融媒体,我们不停转型,不断蝶变,但唯一不变的是始终坚持党性原则,用初心和使命回应着读者的殷殷期望。通过30年的艰苦创业、团结拼搏,如今,迪庆日报社已发展成为拥有10多个媒体平台、60多名员工、固定资产近3000万元的地方报社。 30年来,10000多个日日夜夜,近6000期报纸,难以尽数的网页网文,多少次风雨兼程,无数个不眠之夜,发展着的《迪庆日报》见证着迪庆的发展变迁。云南藏区的每个时期、每段经历以及州委、州政府的每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出台,《迪庆日报》都会忠实记录,及时传递到千家万户。从解放思想大讨论,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从“木头经济”到“生态经济”,云南藏区踏上绿色发展新径;从寻找香格里拉,到世界的香格里拉落户迪庆;从多条航线的开通,到丽香铁路和香丽高速等综合交通枢纽的加紧构筑;从“8·28”“8·31”地震,到独克宗古城“1·11”火灾,再到金沙江“11·3”山体滑坡堰塞湖泄洪过境迪庆……迪庆日报社的记者都在现场,从未缺席。《迪庆日报》始终是迪庆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进步的记录者、见证者、推动者。 30年来,《迪庆日报》始终坚持政治家办报原则,主动适应舆论环境变化,认真履行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通公众情绪、做好舆论监督的职责,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阵地意识,忠实记录迪庆经济社会蓬勃发展的历史进程,讲好迪庆故事,传播迪庆好声音,为云南藏区改革、稳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为迪庆决胜全面小康、建设全国藏区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示范区摇旗呐喊、鸣锣开道。创刊30年来,迪庆日报社的记者多次在大型采访活动中大显身手,在重大主题宣传报道中出新出彩,近千件作品荣获省级及以上新闻奖,多次荣获省、州“文明单位”“先进单位”等称号。 30年弹指一挥间。《迪庆日报》的30年,是一代又一代迪庆报人用青春年华、智慧和心血努力奋斗的结晶,更凝聚着州委、州政府的亲切关怀,凝聚着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在此,我们向所有为迪庆日报社的发展艰苦创业、接续奋斗的迪庆报人致敬!向关心、支持迪庆日报社发展的各界人士衷心道一声:感谢一路有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继续胸怀使命,铭记责任,用生动的笔触记录云南藏区波澜壮阔的发展史。 岁月不老,初心不变。作为一代迪报人,我们的肩上,担当着道义;我们的笔下,传递着良知;我们的心中,背负着责任。面对新的媒体格局,迪庆日报社将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新闻舆论工作提出的“48字”方针和推进媒体融合发展战略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发出好声音”的要求和“做强主业、突出重点、整合资源、创新驱动”的思路,坚持报纸、新媒体、经营、管理“四轮驱动”,以“敬业、专业、创业、乐业,高度、深度、温度、速度”的办报理念主动作为,鼓舞迪庆各族人民为建设更加美丽和谐幸福的迪庆担当作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