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时节,迪庆高原气温骤降,寒意袭人,可澜沧江沿线依旧透着绿意。在维西县白济汛乡施底村盛大合作社巴共猪中心养殖场,记者感受到了冬日的暖意。 “唰唰唰……”循着水管冲洗地面的声音,只见养殖场的管理人员施国全正在清理猪圈,他一边扫去污水,一边告诉记者:“空气好,猪才长得好,所以猪圈每天都得认真地清理好几次。” 进入中心养殖场之前,工作人员给记者进行了规范的入场消毒。显而易见,猪场的发展除了养猪技术、养猪场管理、市场条件和防疫免疫外,在养猪场使用标准化消毒技术是一个重要因素。“我们村、合作社能够有幸避免非洲猪瘟病毒感染是有原因的,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养猪场不太重视消毒技术,给养猪场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施国全说。 “合作社成立于2012年,圈舍建设面积3000平方米,当时,养殖共元黑猪100头。合作社主要是以发展土猪养殖为主,为本社社员提供猪崽、种苗、种子、技术、回收、销售等服务。”施底村党总支书记、主任王符全说。 “共元猪是白济汛乡特有的土猪品种,具有抗病能力强,肉质细嫩,口感风味独特等特点,但存在肥肉居多的市场竞争劣势。为了进一步打造好品牌,2014年,我们引进优质巴克夏公猪与当地共元母猪进行杂交,培育出了特色品牌——巴共猪,这一品种完美结合了两种猪的优势,肥瘦适宜,肉质独特,深受消费者青睐。”白济汛乡政府工作人员胡志君说。 据了解,2014年12月,合作社注册了“共元黑猪”商标,合作社养殖产业的社员有66户,圈舍面积7100多平方米。2015年,合作社得到上海帮扶资金30万元,购买共元种母猪165头,发放给57户合作户养殖能繁母猪,施底村思底一组的虎文杰就是其中一户。 虎文杰家住二半山区,土地稀缺贫瘠,很难发展种植业,多年来,由于缺劳动力、缺技术等原因家庭十分贫困,在精准扶贫回头看中被识别为建档立卡户。“以前我们的日子不好过,也想过努力脱贫致富,但找不到出路,村里开始发展巴共猪养殖,优先给我家投入了20000元,用于搭建猪圈和养殖能繁母猪。”这样的机会,让虎文杰感到了如枯木逢春般的惊喜,他说:“2016年以来,我家每年都能卖1-2万元,发放猪苗、防疫、饲料、销售都有合作社作为依托,没有风险,可以大胆搞养殖,明年还会扩大养殖。” 在施底村,像虎文杰这样依托产业,脱贫致富的农户还有很多,思底一组的蜂荣2016年识别为建档立卡户,通过发展巴共猪养殖,去年光荣脱贫。“今年已经卖了三批猪,出栏30多头,收入很可观,还会继续靠养殖发家致富。”蜂荣高兴地说。 “2015年,白济汛乡党委政府给合作社投入整乡推进产业发展资金80万元,投给66户社员进行圈舍建设和购买种母猪,建设面积达3600平方米,涵盖精准扶贫户27户,实现年销售收入37万元。”王符全说。 “在管理方面,合作社实行‘四个统一’标准。统一饲养:合作社对养殖户垫资提供饲料,等商品猪销售后再将饲料款扣还合作社;统一防疫:合作社配备专业技术人员提供疫苗注射服务;统一品种:合作社统一养殖共元猪以及巴共猪,提供能繁母猪及人工授精服务;统一销售:在经营过程中,将母猪投放给合作户培育仔猪,合作社再将农户小猪回收,统一销售,进行再次投放,以此类推,滚动发展。”王符全说,“合作社在香格里拉市向阳农贸市场建立了共元生态猪肉直销点,对商品猪进行统一销售。精准扶贫户在自身土地少、喂养饲料不足的情况下,合作社提供资金借款,小猪出售后归还借款。” 近年来,白济汛乡党委政府结合地域优势,按照县委提出的“村有集体经济推动、组有专业合作社驱动、户有帮扶产业覆盖”的思路,理清了发展“一村一品”“多村一品”的区域特色产业,做强“四个产业”,培育“六大特色产业”品牌,以党总支牵头、党员带动、群众参与的方式,形成了“总支+合作社+种养殖大户”“总支+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村级集体经济运转模式。六大产业有效带动全乡农户和贫困户发展种养殖产业,户均增收达8447元,切实找准产业、做强产业。 据了解,自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我州始终把农村产业培育发展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加大产业扶贫资金投入,创新扶贫模式,积极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善产业联结机制,认真实施产业扶贫项目,积极推进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业,全州有产业发展意愿和发展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均有1-2项增收产业,均有1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截止目前,产业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17523户58467人,占有产业发展条件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99.93%。带动农户发展产业、与农户间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的新型经营主体数量达到533家,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8096户65891人,占有产业发展条件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