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掠影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9-06 11:44:19

独克宗:迪庆州民族团结映象


石板铺就的道路,不时有穿着民族传统服饰的老人走过;道路两旁设有八仙桌的汉族民居和木雕精致的藏式土木房屋;本地藏族群众和来自外省、外国的“淘金者”在此经营着手工艺品店、酒吧、客栈等;这里既有世界最大的转经筒,也有红军长征博物馆,中国工农红军红二六军团长征经过此地时,为建塘坝子带来了红色火种;在这里,多民族家庭共同生活,虽然民族不同、习俗不同,但他们相互包容、相互扶持,齐心协力打造属于自己的温馨小家……这里就是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的独克宗古城,是迪庆州多民族群众和谐共生的一个缩影。


和谐金龙:社区服务暖人心


位于独克宗古城内的金龙社区是2013年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社区的典型代表,社区下涉3个村民小组和3个居民小组,共有2004户,总人口6012人。社区内有客栈137家,餐饮企业36家,酒店8家,超市、杂货店54家,商圈2家,学校1所,医院2所,机关企事业单位9个,流动人口总计1432人,是一个以藏族为主,纳西族、彝族、白族、回族和汉族等多民族和谐共处的社区。

    为了更好地服务社区群众的生产生活,社区升级改造修建了社区综合楼、篮球场等办公设施,使社区内各族群众都能在节假日、茶余饭后有一个舒心的活动场所。每年,社区还在重大节假日期间组织庆祝活动,为大家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也让外出求学和工作的人能够感受到家的温暖,促进了社区的团结和谐。

    在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内,“少数民族服务岗”和“社区管理综合维稳工作站”吸引了记者的注意。据社区党总支书记、社区主任恩德生介绍,“少数民族服务岗”是为了方便少数民族群众特设的,除了岗位员工,社区还招募了会少数民族语言的志愿者,为不会说汉语的群众做翻译,更好地服务社区群众。在“社区管理综合维稳岗”内,该中心将社区分为8个区块,社区工作人员或党员承担每个区块的信息员工作,使居委会能及时了解掌握任何区域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独克宗古城是建塘锅庄的重要传承地,为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金龙社区还修建了建塘锅庄传习中心,积极组织“锅庄节”,进行传统婚礼的展示和锅庄比赛并获得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建塘锅庄传承社区的称号。

在社区工作人员和社区群众的共同努力下,金龙社区从一个落后的城郊农村社区,逐步发展成为独克宗古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和迪庆州内的先进社区,生活在这里的各族群众安居乐业、生活小康,全社区呈现出和谐、稳定、繁荣的景象。


红色记忆:红军长征博物馆传承民族和谐


    独克宗古城月光广场北面是中心镇公堂所在地,也是迪庆红军长征博物馆所在地。过去,中心镇公堂是古城居民拜佛、集会、议事的重要场所。1936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红二、六军团长征经过中甸时,在中心镇公堂两厢房设立了指挥部,召开了重要的中甸会议。由于红军正确执行民族、宗教政策,红军在中甸(今香格里拉)县境内得到短期的休整,并筹集到粮草,为继续北上,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创造了条件。贺龙将军亲自题写“兴盛番族”的锦旗赠送给归化寺,在迪庆高原播下了革命的火种。此后,在金沙江两岸,无数的雪山儿女踏着红军的足迹,在党的领导下,为了新中国的诞生抛头颅、洒热血,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中心镇公堂成为了迪庆高原红色基因的起源地。

为弘扬红军精神,对全州各族人民进行民族团结和爱国主义教育,发展红色旅游,2007年,迪庆州委、州政府决定按照原样全面修复中心镇公堂的附属建筑,同时对原中甸红军长征纪念馆的陈列展览进行提升改造,并将其更名为迪庆红军长征博物馆。

    馆内的讲解员邓主卓玛在日复一日的讲解中,已经将这段红色历史深深地融进自己的血液和生命里,她认为,这段红色历史对迪庆的民族团结有着重要的作用。“在红军长征经过的少数民族地区当中,尤其以在藏区的活动时间最长、活动范围最广、历史影响力最为深远。当年,红军长征经过中甸时召开了中甸会议,制定了以‘尊重藏民族宗教信仰自由’等七项政治纪律,为后来迪庆正确处理民族矛盾、促进民族团结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迪庆各族人民也将在这份红色记忆的指引下,共同为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努力奋斗下去。”

    据悉,1987年至今,中心镇公堂先后被评为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云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和谐家风:多民族团结一家亲


    生活在独克宗古城内的居民,自古以来就呈现出多民族的特点。在这里,多民族家庭共同生活,他们和谐团结,成为古城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有机组成部分。

    金龙社区的杨乃政老人家由藏族、纳西族、白族、傈僳族、汉族5个民族构成,多年来,这个多民族家庭相亲相爱、风雨同舟,把日子过得和和美美,其乐融融。

    杨乃政老人家有5兄妹,他是家中的老大,他们一家人从小生活在古城里,善良本分、勤劳持家,事事处处以诚相待。老一辈人以身作则,让儿媳、女婿们感受到长辈和家庭的温暖。

    和翠芬是杨乃政老人三弟的媳妇,这位来自金江镇的纳西族女子1991年嫁到古城,在这个充满爱与包容的多民族家庭里生活了近30年。

    “刚刚来到这个家里也有很多的不适应,大家的生活习惯、民族传统都有差异,甚至还因为语言不通闹了不少的笑话呢。”和翠芬说。但是在公婆和兄弟姐妹的关爱、包容下,和翠芬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找到了家的温暖。“在这里生活了近30年,我唯一的感受就是幸福满满,我太爱这个家了。”和翠芬感慨道。

    如今,杨乃政老人家共有37口人,分别在不同行业谋生发展,有的是公务员,有的是记者,还有的是老师……在杨家每一位家庭成员的心目中,民族团结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体现在一言一行的具体行动中。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习俗、文化,要想让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和谐,就得做到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包容。我们家的各民族成员在长年累月的相处中相互信任,虽然民族不同、性格不同,但家里每个成员都以包容的心态去待人接物,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去工作生活。久而久之,良好的家风就会影响和感染每一个家庭成员以及他们身边的朋友。”杨乃政老人一语道出了这个家庭和谐美满的“密码”  。   (记者 洛桑央宗)


文化传承:寻求文化发展源泉


一直以来,迪庆州高度重视文化的挖掘、整理、保护与开发利用,在全州各级文化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迪庆州文化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如今,在国家文化建设战略和云南建设民族文化大省战略的推动下,迪庆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经济增长点,更多的年轻人也投身文化产业领域,传承民族文化,寻求迪庆文化延续发展的源泉。


千年黑陶焕发新生机


从香格里拉市区出发,往德钦方向驱车行驶35公里,香格里拉市尼西乡汤堆村在群山和低矮的灌木林中慢慢显现。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汤堆村有特色的黏土,这里的百姓因地制宜,将黑陶制成各种生活器具,也成就了一门技艺。尼西黑陶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手艺世代传承,从未中断。在汤堆村,几乎家家都制作黑陶。在工作间里,伴随着木锤、木刮等工具拍打陶泥的声音,一堆堆软陶泥在人们手中瞬间变成了艺术品。尼西黑陶因《舌尖上的中国》——“厨房的秘密”一集而爆红。尼西黑陶的闻名也带动了尼西乡相关产业的发展,用黑陶煮出来的尼西鸡也成为游客竞相品尝的美味。如今,每年都有许多外出求学的年轻人回到家乡,传承手工艺。不少年轻人还将黑陶同更多的文化元素相结合,制作出更多的黑陶文创产品。

 知诗春批是一个黑陶传承人,还是迪庆出名的“网红”,他借助抖音等年轻人喜欢的网络平台介绍家乡,让更多人了解了黑陶工艺,希望通过移动互联网,让黑陶走到更广阔的舞台上。现在,知诗春批在抖音上有18万粉丝,今年暑假,不少游客专门上门“追星”。

    “产品有了文化内涵,就有了灵魂,自然也就有人上门购买。”知诗春批说,如今,他每天努力制作黑陶产品,给客人讲解黑陶制作技艺,让这项技艺在年轻人当中重现活力。现在的他已经爱上了黑陶,他很高兴能够传承这一项技艺,并通过黑陶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邂逅唐卡 感受神秘藏文化


    香格里拉唐卡画院位于独克宗古城最为热闹的街道,是一家以唐卡为主的藏文化展览画院,为很多世界各地喜爱唐卡绘画的学生提供了学习平台。为传承民族文化、培养当地的唐卡绘画人才,才20出头的拖顶小伙洛桑才让十几年前就来到这里学习唐卡绘画。

    在唐卡画院内,来自国内外的游客安静地驻足观看唐卡画作,画师们专心绘画,在这个热闹繁华的古城内,画院显得异常安静,人们透过唐卡这个窗口看到了藏族深厚、神秘且伟大的民族文化。

    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唐卡采用金、银、珍珠、玛瑙、珊瑚、松石、孔雀石、朱砂等珍贵的矿物宝石和藏红花、大黄、蓝靛等植物为颜料,它的绘制要求严苛、程序极为复杂,必须按照经书中的仪轨及上师的要求进行,包括绘前仪式、制作画布、构图起稿、着色染色、勾线定型、铺金描银、开眼、缝裱开光等一整套工艺程序。制作一幅唐卡用时较长,短则三、四个月,长则需要十余年,因其珍贵的用料和考究的做工,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也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


皮雕艺术打开新天地


    走出唐卡画院,继续向北行走,路过白塔,转而向西,布诺皮雕艺术馆就坐落在这里。从门口进入,各类皮雕包、皮雕靴子、皮雕画、皮雕手工艺物件应接不暇,让人眼花缭乱。皮雕画典雅精美、别具特色,通过精湛的纯手工或者激光雕刻工艺,在高级欧卡(一种再生皮革)材料上进行绘画创作,其制作手法极为丰富,足以与建筑、雕塑、绘画一起跻身于世界最顶级的艺术殿堂。在中国,皮雕已日渐风靡,形成了一项独具特色的文化产品,是人们用于家庭装饰品或是馈赠的上佳礼品及珍藏品。

    皮雕艺术馆的负责人张燕翔是一个德钦小伙,他放弃了原本的工作到外地学习皮雕制作技艺,并带着这份手艺回到家乡。如今,他把皮雕技艺和本地的唐卡绘画艺术及民族文化元素相结合,制作出皮雕唐卡、藏式花样的皮包等,深受游客的喜爱。

    除此之外,他还在店铺二楼开设了皮雕工艺体验馆,这是一种体验式文化旅游的尝试,也是推广皮雕技艺的一种手段。体验馆门口放置着当地特色的牦牛皮背包等皮具,墙上是迪庆当地皮制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宣传栏。记者采访时,一群来自台湾的客人正在体验皮雕制作技艺,每个人叮叮咚咚地敲打着属于自己的小物件,旁边的老师耐心地向大家传授皮雕工艺。

    张燕翔告诉记者,如今,迪庆已经几乎没有传统藏式皮革技艺的传承人了,他希望能够在探索皮雕工艺与本地文化结合的过程中,实现恢复传统藏式皮革技艺的愿望。   (记者 洛桑央宗)


军寺共建:民族团结花开别样艳



     1936年夏,中国工农红军红二、六军团长征经过中甸时,噶丹·松赞林寺的僧人代表与贺龙等军团首长举行会谈,并全力为红军筹粮6万多斤,派出僧侣为红军长征作向导。贺龙将军为表示感谢,亲自提笔书写“兴盛番族”的锦旗赠送给寺院,祝福藏族人民繁荣昌盛,书写了军寺团结的历史佳话。

新时期,武警迪庆支队赓续传承红色基因,用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不断深化与松赞林寺的共建活动,续写着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新篇章。

       2014年以来,支队先后投入资金帮助松赞林寺援建卫生室,并常态组织医疗队到寺院开展义诊活动,为全寺僧侣建立健康档案,为周边广大社区群众及观光游客就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通过积极争取,为卫生院设立了编制,并积极投入医疗人员,帮助加强卫生室的管理和服务。还积极联系内地优质的医疗资源,让僧人、群众享受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我们做这些,是因为我们的队伍来自人民,也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新时代的人民军队,我们希望能延续军寺之间的深厚友谊,着眼大局,为人民服务。”武警迪庆支队支队长邹涧华说。

与此同时,武警迪庆支队还出资帮助寺院修缮僧侣活动中心、军寺共建陈列室,帮助清理拉姆央措湖的杂草和积雪,在寺院重要活动时帮助维护秩序,派炊事班等帮助做饭,为寺院僧侣及周边群众排忧解难。

      寺院也坚持履行社会责任,促进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寺院广大僧众积极参加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和社会公益事业,共向地震、火灾、水灾等灾区捐款捐物87万余元。寺院还积极开展捐资助学活动,助力迪庆州特殊教育学校发展……

多年来,军寺延续红色历史,携手为迪庆州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记者 洛桑央宗)


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示范创建进单位


          自创建民族团结示范单位以来,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多措并举,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建设工作。

          该中心立足实际,有步骤、有计划地推进各项工作。一是在便民大厅电子屏幕上滚动播放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的宣传标语;二是根据我州实际情况,在服务窗口设置藏汉双语岗位,便于为少数民族群众办理住房公积金各项业务;三是在中心大厅内醒目位置开辟民族团结进步宣传专栏,同步做好民族政策以及住房公积金政策宣传。通过各项创建工作的顺利推进,该中心全面树立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理念,促进了民族团结进步,构筑起和谐融洽的工作环境。    (记者 安永鸿) 


阿墩子社区:民族团结名片靓


       德钦县升平镇阿墩子社区是滇、川、藏三省区的交界地及主要通道和集散地,素有“雪山互市”之称。这里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生活着藏、汉、回、白、傈僳、纳西等民族,藏传佛教、天主教和伊斯兰教等多种宗教在这里和谐共存。悠久的民族民间文化,淳朴的民风民俗塑造了阿墩子独特的多元文化特色。在新时代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光辉照耀下,阿墩子社区呈现出清真佛塔共一街、雪域吉祥世安宁的和谐画面,盛开着民族团结之花。

      走进阿墩子社区的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藏传佛教的白塔与伊斯兰教的清真寺“共处一广场”的和谐景象。一直以来,阿墩子社区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密切,一家多民族的现象十分普遍。社区居民李忠义家就有藏族、回族、汉族、白族和纳西族5个民族。“自古以来,我们这里南来北往的商人多,当地藏族开放包容,与其他民族交往频繁,自然而然就形成了多元的文化。”李忠义介绍到。

     “社区内有个弦子传习馆,弦子舞深受社区内藏族、汉族、回族、纳西族、傈僳族、白族等群众的欢迎。可以说,弦子舞是德钦县各民族群众情感相系的纽带,有力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是深入推进民族团结的一把金钥匙。”社区讲解员说道。

      近年来,阿墩子社区本着“民族工作无小事”的原则,坚持将民族团结工作作为社区工作的重中之重,并不断取得创新。该社区坚持“五抓五提升”,促进民族大团结。“五抓五提升”即:抓基层党建工作,提升党组织凝聚力,使基层党组织成为维护民族团结的坚强堡垒;抓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为各族群众提供舒适洁净的安居环境;抓民族团结宣传,提升政策知晓度,使各族群众深刻认识团结是福分裂是祸;抓脱贫攻坚工作,提升群众幸福感,引导各民族守望相助,共建共享幸福家园;抓社会稳定工作,提升群众安全感,进一步巩固民族团结的社会基础。同时,坚持“五立足”,创建“五社区”,促进社区和谐发展。“五立足、五社区”即:立足民族宗教抓党建,创建和谐社区;立足群众主体抓党建,创建服务社区;立足脱贫攻坚抓党建,创建小康社区;立足藏区实际抓党建,创建平安社区;立足反腐倡廉抓党建,创建廉洁社区。通过采取以上措施,辖区各民族群众在宗教信仰方面相互尊重、在民族文化方面相互融合、在民族风俗方面相互渗透、在经济方面相互补充,形成了“包容多元、宗教共融、和而不同”的生动局面,推动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据悉,2009年,阿墩子社区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全国文明村镇”荣誉称号。2015、2017年经复查合格授予继续保留“全国文明村镇”的荣誉证书。 (记者 吴姗蕙)


巴迪乡:企地同心浇灌民族团结花

       维西县巴迪乡下辖61个村民小组,2010户7547人,境内居住着以傈僳族、藏族、纳西族为主的6个少数民族。多年来,该乡各族群众共生共荣、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同心浇灌民族团结花。

      企地(村企)联建推动跨越发展。2016年7月,乌弄龙·里底水电站党委与巴迪乡党委共同启动村企结对联建工作以来,双方不断深化联建内涵,通过持续实施新农村建设“百千万工程”,逐步实现水电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5年来,累计投入704万元,协同推进移民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同时,鼓励失地农民就近创业和务工600多人次,促进水电移民安居乐业,稳步致富,各民族团结进步的物质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

    “四村一校一户”联出和谐新家园。姑布村民小组移民搬迁户主要以藏族、傈僳族、纳西族为主,移民大多数信奉藏传佛教,少数信奉天主教;原住居民主要以纳西族为主,多数信奉藏传佛教。为使移民与原住居民和谐相处,该村在全乡“村村联建”基础上,探索提出“四村一校一户”联建方案,及时化解移民与原住居民之间的矛盾。从移民入住至今,该村保持无群体性事件和零上访记录的良好局面。

      结合“四级为民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联建各方还开展服务共办便民服务,有效整合移民区的卫生、教育等优势资源。真朴村委会为距乡政府较远的结义村委会、罗义村委会的移民提供服务共办点,每周固定时间安排一名村委会工作人员上门服务。目前,“村村联合卫生室”已经建成。

      促进多民族文化融合发展。多年来,巴迪乡以满足移民安置点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为根本,抓住移民安置点各民族文化多元共存、群众姻亲往来频繁等特点,组织不同民族的群众共同开展节日共庆、政策联宣、群团共建等活动,在交流、交往、交融中,化解相互间的间隙,促进共同繁荣发展。 (记者 余丽芹)


哈达村:民族文化敲开致富门

     走进维西县塔城镇启别村哈达村民小组,院墙上点缀着一排排仙人掌,家家大门敞开,户户整洁干净……

哈达村民小组是一个以纳西族为主体,藏族、傈僳族等多种民族聚居的村庄,全组有50多户人家。多年来,该村各族人民在民居、服饰、饮食以及生活习俗等方面和谐共融。在服饰上,不仅藏族人常穿“楚巴”,纳西族、傈僳族中也有不少人爱穿;饮食文化中的扁米、琵琶肉、酥油茶、苦荞粑粑、手抓火烧肉等是各民族饮食文化共融的具体体现;作为藏族传统歌舞的神川热巴,在这里也成为纳西、傈僳、汉等民族群众共同喜爱的歌舞,虽然一些人不懂藏语,却能把藏调唱得字正腔圆;民居中,纳西族的小厦楼房庭院里,既有藏族的雕花装饰和神龛,又有傈僳族的木楞房元素,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质。

在创建“多元民族文化带”,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稳定的背景下,哈达村民小组依托独特的民族风情、宗教文化及香格里拉滇金丝猴国家公园的品牌影响力,以旅游产业串联“生态——文化——体验”三位一体融合发展为导向,综合构建集生态旅游、文化体验、宗教朝觐、休闲康体等多元旅游休闲元素于一体的乡村旅游。至2018年底,塔城乡村旅游从业人数达620人,少数民族人口占96.8%。

启别村党总支积极探索“致富带头人+企业+合作社+农户” 的模式,引领产业发展。哈达村民小组党支部书记、致富带头人、党员充分利用当地文化等优势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冰葡萄及稻田养鱼产业;该村民小组青年支部党员、致富带头人和建忠探索出“住、吃、喝、玩、学、买”的七天六夜全程旅游环线,带动农户8户24人,其中,建档立卡户1户2人,户均年纯收入达到4万元;启别村党总支根据“党员先做,群众紧跟”的思路,引领群众发展乡村稻田养鱼产业。2017年,共发展了702亩稻田养鱼,直接增加群众收入30万元,2018年产业布局1000亩稻田养鱼,直接增加群众收入80万元。

新时代,哈达村民小组各族群众凭借当地多彩的民族风情,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将民俗文化转化为旅游资源,齐心协力,发展产业,阔步走向富裕路。                    (记者 余丽芹)


茨中村:多种宗教和谐共融的幸福家园

走进德钦县燕门乡茨中村,最引人注目的便是茨中天主教堂了,周围有成片的葡萄园,白色的藏房掩映其间,不远处澜沧江奔流而过,勤劳的各族群众在田间地头劳作,构成了一幅多彩和谐的画卷。

茨中村辖9个村民小组,359户1331人,居住着藏、汉、傈僳、纳西、白和怒等7个民族,其中藏族和纳西族居多,主要信奉藏传佛教、天主教和东巴教。信奉天主教和藏传佛教的群众约占该村总人数的一半以上。在茨中村,村民信教自由,即便女子嫁到不同信仰的家庭,也有保持或改变信仰的自由。有的家庭里,丈夫信仰佛教,妻子信仰天主教,夫妻俩常常一起出门,一个转佛塔,一个去教堂做礼拜,结束后又一起回家。

 遇到天主教重大宗教活动时,该村教堂会邀请佛教信仰者前去参加活动,帮忙安排饮食等后勤工作。同样,有的信仰佛教的群众在家里做佛事活动时,信仰天主教的人也会前来帮忙做饭倒茶,其乐融融。

在茨中村,玛尼堆、经幡等佛教符号与天主教十字架和谐共存,每逢圣诞节或藏传佛教节日,不同信仰的各民族群众都会聚在一起。

 茨中村还是我州知名的葡萄种植基地,100多年前,法国传教士把种植葡萄和酿酒的技术教给了当地村民,形成了当地特有的葡萄酒文化。这种叫玫瑰蜜的法国波尔多葡萄品种已在法国退化消失,却在遥远的中国西南边陲保持着活力。如今,这里家家户户都种植葡萄,酿制葡萄酒,每年慕名前来参观教堂和品尝葡萄酒的国内外游客也越来越多,一时间,这个曾不被世人所知的小村落也名扬海内外。

近年来,随着当地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当地村民也找到了增收致富的好路子——发展旅游带动村民增收。在村子里,几乎每家每户都把自家的庭院建造成颇具藏式风情的楼阁客栈,每到旅游的季节,这别具特色的农家客栈便成了许多外地游客必去的理想居所。

据介绍,多年来,茨中村从未发生过一起因民族宗教引起的突发事件和民族纠纷。生活在茨中村的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群众,建立了鱼水相依、休戚与共的深厚情谊,形成了共同团结进步、互帮互助、全心全意维护团结稳定、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大家庭和睦相处的典范。 (记者 央金拉姆)


维西县民小:民族文化结硕果

每天上午10时整,随着热情奔放的傈僳族乐曲响起, 维西县民族小学的475名在校生,以现有的12个班级为单位,做起民族课间操。

维西县民族小学始建于1981年,475名在校生中,傈僳族学生占65%,其余为藏族、白族、彝族、独龙族、普米族、纳西族等少数民族。

多年来,该校紧紧围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目标,植根民族文化沃土推进示范点建设,采取加强双语教学示范、大力开展“三个离不开”思想教育示范、编写民族舞蹈校本课程教材、扎实开展民族文化传承普及示范等举措,狠抓民团结创建工作,不断提高全校师生素质。

经过多年努力,维西县民小先后被命名为县级文明单位、州级文明单位、省级文明单位,获得优秀学校、平安校园、阳光体育先进学校、省教育科研示范学校、州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示范学校、依法治校示范校园、全州民族团结模范集体、最美校园等荣誉称号。 (记者 余丽芹)



维西伟宏公司:不让一个贫困户掉队

近年来,维西县伟宏农特产品开发公司发挥“党组织+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组织优势,形成“四种扶贫模式”,带动贫困户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中药材种植及农特产品加工产业,通过有效的利益分配及激励机制,让少数民族贫困群众尝到了发展产业致富脱贫的甜头,走出了一条拔穷根、断穷路、有奔头的脱贫攻坚之路。

伟宏公司所在的康普乡辖9个村委会,74个自然村,95个村民小组,全乡有3294户10769人,傈僳族占总人口的78.59%,其他民族主要有汉族、纳西族、藏族、独龙族、白族等。

2012年,汉族群众李卫红创办了维西县卫红中药材农产品种植加工专业合作社,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与维护民族团结、打赢脱贫攻坚战有机结合起来,帮助贫困群众脱贫摘帽。

康普乡齐乐村花烈村民小组村民雀银山家有4口人,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缺乏技术是他家的主要致贫原因。2018年,雀银山家通过合作社与伟宏公司建立了订单种植合同,主要种植木香、桔梗等药材。按照合同,伟宏公司免费提供药材种苗、复合肥和种植技术指导,并按照合同价收购中药材鲜品。当年,雀银山家共收入1万多元。

与此同时,该公司还通过资金入股分红+奖补的模式、土地流转+基地务工的收益模式、订单发展+保底价收购的扶贫模式、 就业+产业扶持带动模式帮助困难群众增收。

今年4月初,伟宏公司还举办“脱贫奖”,为贫困户发放3000元、2000元、1000元不等的奖金,激发建档立卡户发展中药材生产的积极性,花烈村民小组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里子玛获得一等奖。

像里子玛、雀银山家一样,齐乐村花烈村民组41个贫困户实现从种包谷到种植中药材、从一家一户小生产到加入合作社、从贫穷落后到脱贫摘帽的转变。


奔子栏镇:示范创建助发展

多年来,奔子栏镇按照“核心是发展,重点是稳定,关键是创新”的民族工作要求,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各族群众团结友爱、自力更生,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奏响了民族团结、和谐稳定的主旋律。

产业发展与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镇创建相结合。在示范镇创建活动中,该镇重点实施了一批交通、水利基础设施,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不断缓解;精心培育壮大葡萄、核桃、油橄榄、中药材、民族手工艺等特色优势产业,不断拓宽各民族群众脱贫致富渠道;坚持把实施民生工程作为推进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实现共同繁荣发展的核心内容,在地震、水灾等自然灾害发生时,镇党委政府最大程度地解决群众的衣食住行和就医问题,增强了群众团结一心、重建家园的信心。

传承锅庄文化与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镇创建相结合。奔子栏镇被誉为“中国藏族锅庄舞文化之乡”。2006年5月20日,奔子栏锅庄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奔子栏镇以文化传承保护为载体,牢牢掌握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主动权,先后举办了“中国藏族锅庄舞文化之乡”奔子栏镇首届锅庄文化艺术节,大型舞台剧、锅庄展演、篮球比赛、毗邻乡镇联建等多项活动和中国藏族锅庄文化高峰论坛,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

示范镇创建与精准扶贫相结合。自开展精准扶贫以来,奔子栏镇结合示范镇创建工作,不断加强通村组公路硬化,饮水灌溉,党群活动中心,幼儿园,村卫生室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落实教育医疗、林改草改、养老低保等方面的补助,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通过开展“拥护核心·心向北京”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坚定当地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记者央金拉姆)

责任编辑:王维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