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迪庆各民族亲善相依,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多宗教并存、多民族共融的文化特色,体现了迪庆东西文化荟萃和南北文化交融的特点,突出了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共同发展的主题。党的十八大以来,迪庆州大力实施“文化兴州”发展战略,保护传承并弘扬各民族优秀文化,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每天晚饭后,年逾七旬的龚曲定主都会身着藏装,到月光广场同远道而来的游客和当地各族群众载歌载舞。他说:“现在日子好过了,我们当地各族同胞与南来北往的人们一起唱歌跳舞,各民族相互交往交流交融,大家的关系更密切了。” 在香格里拉城区,不管是在月光、坛城等广场,还是在独克宗古城四方街,像龚曲定主这样的迪庆人越来越多,他们以当地民族歌舞聚集着民族团结之气,共同谱奏出一曲最炫民族和谐风。 迪庆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的原则,全面推进全州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迪庆目前已有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省级29项、州级106项、县级80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5人、省级52人、县级290人,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51人,省级民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3个,全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和传习馆(所、室)168个。 如今,迪庆锅庄、德钦弦子和维西“阿尺目刮”等风格各异的“民族风”,彰显出动人心弦的民族和谐魅力。 2012年7月,德钦县云岭乡斯农村村民索南扎西开办的敏珠拉姆藏餐厅在南京市挂牌营业。餐厅呈现出藏族的建筑文化、饮食文化、歌舞文化、服饰文化、宗教文化和藏民族日常的生活习惯、习俗等。索南扎西说:“餐厅里的食材,都是从藏区空运到南京的,员工也大多是来自迪庆的藏族,给南京城吹来了一股高原民族风。” 随着敏珠拉姆藏餐厅成为华东地区藏文化爱好者的聚集点后,索南扎西于2015年创办了敏珠拉姆旅行者俱乐部。俱乐部结合藏区特点,推出了参观与制作尼西黑陶体验游、松茸季体验采挖松茸游和牦牛认养基地生态游等系列趣味活动。 为繁荣民族文化、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迪庆在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编制实施“十三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同时,还安排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逐步加大对特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发展的投入,着力培育骨干文化企业,鼓励非公资本进入政策许可的文化产业领域,促进文化产业布局结构优化,在产业与市场的结合中实现民族民间特色文化资源转化利用、传承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美丽的风景带不走,当地的旅游商品却很想抱回家。喜爱“买买买”的游客在迪庆香格里拉能买到什么?在尼西乡,当地黑陶制作久负盛名。在2008年,尼西黑陶被评选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8年,当珍批初被评为藏族黑陶烧制技艺第五批国家级传承人。 “当游客来尼西旅游时,很多人会选择在这待上一天,吃个土鸡,玩点泥巴(做土陶),做好以后,我们给他烧制,然后把成品快递到制作人手中。”当珍批初的儿子拉茸肖巴说。 早在2008年,当珍批初就成立了尼西黑土陶有限责任公司,除了自己制作各种黑陶用品、作品外,还让当地的村民免费到公司学习制陶技术。2017年,当珍批初与儿子拉茸肖巴一起开始新的创业。他们在汤堆村建起新厂区,并在38种传统黑陶器型的基础上开发了年轻人喜欢的小器具、小动物摆件等产品。另外,还在新厂区、独克宗古城、香格里拉经济开发区设立了体验店。拉茸肖巴说:“如果汤堆能建成黑陶小镇,那么传统村落、尼西土鸡、尼西情舞、枪朵造纸、桃花节等优势资源与非遗传承结合起来,尼西可持续发展就有新希望了。”曾经“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尼西黑陶,如今正在得到开发,种类多达100多种约10万件,销售收入超过1000万元。 像尼西黑陶文化产业一样,迪庆还围绕“金、木、土、石、布、药”等文化资源,大力发展德钦银制品、香格里拉卡卓刀等民族工艺、民族医药、民族特色文化产品,并把文化形态融入旅游产业发展之中。 迪庆民族服饰、藏服、唐卡、藏式木雕、藏绣、藏饰品、藏黑陶等产品相继出口到美国、瑞典、意大利、蒙古、印度等国家,工艺美术大师陆续走出国门,开展民间文化交流。近年来,迪庆先后组织300余家(次)文化企业赴北京、深圳、厦门、西安等地,连续参加各类展会和交易会,订单不计其数。 此外,迪庆还通过落实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使营业性演出市场得到培育,艺术资源得到整合,创作的民俗舞蹈《卡瓦格博礼赞》《香格里拉》《香巴拉映象》等剧目,取得了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特别是州民族歌舞团和安徽池州歌舞团联手打造的《走进香格里拉》剧目,实现了市场化运作,在全国26个省市巡回商演1000余场次,观众达20万人次。 一个个数字,一件件作品,显示的是文化的实力与竞争力,同时,昭示了迪庆崭新的文化产业发展路径。 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塔城镇其宗村68岁村民鲁茸尼玛,在维西县城生活了8年,满城的文化氛围让她出门就能感受到文化的滋养。她喜笑颜开地说:“儿孙个个爱读书、广场天天可跳舞、社区随时有活动、县里年年有节庆……让我生活得很有‘文化味’。” 文化的浸润,不仅丰富了像鲁茸尼玛一样的迪庆百姓生活,还树起了文化繁荣的惠民标杆。这根标杆,随着迪庆一个个拔地而起的文化阵地,一次次走进百姓心里的文化活动,内化为加快建设“文化兴州”的实际行动,让文化真正服务于民,实现城乡共享。 “迪庆州建成600个卫星数字农家书屋,不仅每年稳定提供2000册图书、900小时以上的音像制品内容,还专门开发了数字报刊100多种、优选杂志30种,满足农村各族群众对信息的基本需要。”这条由国内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的消息,透射出迪庆文化事业惠泽各民族对美好幸福生活向往的行动。 “景区发展要有经久不衰的生命力,不仅要有文化的‘面子’,更要有文化的‘里子’。”云南文产香格里拉市巴拉格宗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斯那定珠说,巴拉格宗景区围绕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突出民族特色,弘扬民族文化,以文化力量凝聚民族团结、繁荣稳定发展的正能量。 2019年6月,香格里拉首届旅游业发展论坛提出,未来五年内,迪庆将按照“全域旅游”的发展战略,着力打造便捷高效的旅游大通道,着力打造独具特色的民族旅游城市,把迪庆建成藏区最具藏文化特色的国际旅游城市以及人居环境优美的生态旅游城市。 近年来,迪庆州深入挖掘迪庆特色文化资源,全面分析其市场价值,通过顶层政策设计,鼓励和支持各类文化资源与市场的有效对接,将广大农牧民群众世代传承的各民族手工艺、民族民间歌舞等作为重点支持内容,以非遗生产性保护、特色文化产业示范点等形式,通过非遗保护资金、文化产业发展资金扶持、引导广大农牧民大力发展具有迪庆地域、民族优势的特色文化产业,拓宽了迪庆贫困地区农牧民增收致富的渠道,形成了以独具地方特色的“非遗”传承保护、民族手工艺、民族民间歌舞为主要内容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迪庆千人以上的民族文化 藏族 迪庆藏族自称“博”,汉文史籍称“吐蕃”“西蕃”“西番”。操藏语康巴方言,使用藏文。迪庆藏族主要分布在德钦县、香格里拉市和维西傈僳族自治县的塔城镇、巴迪乡等地。畜牧业在其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当地居民的主要食物酥油、牛奶、奶渣以及肉类均来自畜牧业。传统手工业有毛纺织、土陶、皮革制品、木器、银器、藏刀等。迪庆藏族服饰属康巴服饰类中的迪庆型,粗略统计有30多种不同样式的服饰。迪庆境内的干热河谷地区藏房多为土木结构平顶碉房建筑,大多2~3层,高者5层;大、小中甸草原民居,多为土木结构三楹两层闪片平顶楼房。截至2018年末,藏族人口133199人,占总人口的36.08%。 傈僳族 迪庆境内的傈僳族主要分布在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德钦县霞若傈僳族民族乡、拖顶傈僳族民族乡、香格里拉市金江镇、虎跳峡镇、上江乡、三坝乡、洛吉乡等地。傈僳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历史上迪庆境内曾使用过三种傈僳文。迪庆境内傈僳族服饰大致相同,自织的麻布是傈僳族传统的制衣材料。傈僳族的传统民居多以木楞房和竹篾房为主,多为1~3层,此外,傈僳族住房还有石木结构和石片顶房、木结构顶房和土木结构的瓦顶楼房样式。截至2018年末,傈僳族人口111837人,占总人口的30.29%。 纳西族 迪庆州境内的纳西族主要分布在香格里拉市三坝纳西族民族乡、金江镇、虎跳峡镇、上江乡、洛吉乡等地以及维西县各乡镇、德钦县佛山乡、燕门乡等地。纳西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迪庆州纳西族至今保留并仍在使用本民族古老的象形文字——东巴文。三坝白地村为东巴教发祥地。香格里拉市三坝乡纳西族传统服饰衣料多为麻布。男子穿大面襟短上衣或长衫,着宽脚裤,裹绑腿。妇女穿白麻布衫或金绒对襟长衫、镶花边白麻布裙,腰束白花带,身披保留四肢的白公羊皮,头戴圆形银饰。纳西族传统住房以木楞闪片顶房为多,沿江一带纳西族则以土木结构木板顶房和瓦房为主。截至2018年末,纳西族人口46586人,占总人口的12.62%。 彝族 迪庆彝族属古代彝族居姆之子曲涅和古候支系后裔,自称“诺苏”。彝族有本民族文字,历史上称为“彝文”或“韪文”,是一种表意文字。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迪庆境内的彝族操彝语北部方言(即凉山方言),分属阿女阿鲁土语和果伍土语。迪庆彝族多居住于海拔2500米~3000米的高寒山区,传统农业和畜牧业收入为其主要生活来源。农作物有玉米、苦荞、燕麦、土豆、黄豆等,畜牧业以养牛、马、羊为主。彝族民间工艺品有漆器、酒器、马具、银器、篾具等。截至2018年末,全州彝族人口16332人。 普米族 迪庆境内的普米族主要分布于维西县永春乡菊香、拖枝、扎木迪、攀天阁乡的皆菊村以及香格里拉市三坝乡、洛吉乡、金江镇、上江乡、虎跳峡等地。迪庆普米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语。普米族由于长期与纳西族、傈僳族、藏族杂居相处,语言、风俗发生了较大变化,有的普米族讲纳西语,有的讲傈僳语,有的讲汉语。普米族人的农业生产技术发展水平和耕作技术与纳西族、白族相似,农作物以玉米为主,兼种大麦、小麦、燕麦、青稞、荞麦等,有的地方也种植水稻。普米族人民擅长养羊,羊在他们的生活中有特殊用途,除食用和以羊毛、羊皮御寒外,在祭祀祖宗时还是必不可少的祭品。手工业生产主要是农副产品的加工,有纺织、皮革、铁器加工、木器制作、竹器编织、酿酒等。截至2018年末,全州普米族人口2270人。 白族 迪庆白族主要分布在香格里拉市建塘镇和金沙江沿岸河谷、维西县各乡镇和德钦县升平镇等地。白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迪庆地区的白族语属剑川方言区剑川土语。香格里拉市金江镇兴隆村与吾竹村堆满白族居住较为集中,也保留着白族方言。农业收入是迪庆白族人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农作物以稻谷、小麦、玉米为主。白族群众的商品意识较强,村镇的集市上,商人多是白族群众。许多白族人还是专业的匠人,长于木、石、砖瓦和土陶等制作技艺,精于制作雕刻装饰图案。白族妇女都是织、绣、缝的能工巧匠。截至2018年末,全州白族人口15162人。 苗族 迪庆苗族于清光绪年间迁入迪庆境内,定居于香格里拉市境内金江镇的吾竹、车轴、士达、兴文等村委会,与当地汉、纳西、白、傈僳等民族杂居。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香格里拉苗语属川黔滇方言的次方言。由于苗族兼通汉语、纳西语、傈僳语和其他民族语言,苗语只在本民族内部日常交往中使用。现在苗族和周边的其他民族一样,生产生活以农牧业为主,主要种植稻谷、玉米、小麦等,饲养牲畜。迪庆苗族服饰男子一般都穿对襟或左大襟的短衣,下穿长裤,束大腰带,头缠青色长巾,冬天脚上多缠绑腿。妇女穿大领对襟短衣和长短不同的百褶裙,盘头,戴银饰。较富裕者则穿花袖衣、花裙子,头饰白螺、银铃等。截至2018年末,全州苗族人口1510人。 回族 迪庆境内回族主要分布于香格里拉市建塘镇、三坝乡、德钦县升平镇、维西县保和镇、白济汛乡等地,其中又以三坝乡和升平镇分布较集中。迪庆回族使用与其聚居的藏、彝、纳西等当地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建塘镇和德钦县境内回族基本上讲藏语,三坝乡安南村、哈巴村龙王边和哈巴村兰家村民小组等地回民既能讲藏语,又能讲汉语,平时说话,多使用汉藏混合语。由于与纳西族、彝族杂居,回民会讲纳西族语、彝语的也较多。饮食同藏民族基本相同,以青稞、小麦为主食,酥油茶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料。但也始终保持着一些特殊的习惯,如禁食猪肉、非穆斯林宰杀的牛羊不吃。截至2018年末,全州回族人口1107人。 汉族 迪庆境内汉族自称“汉族”“汉人”。主要分布于香格里拉市建塘镇和金沙江沿岸河谷地区,维西县各乡镇和德钦县升平镇等地,迪庆汉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支汉语北方方言的次方言。另有清朝和民国以后从四川迁入的汉人所操方言,属客家方言,当地人称“四外话”。截至2018年末,全州汉族人口40299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