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彬文创建青稞酒品牌的故事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和泰君 发布时间:2019-08-06 09:18:22

匠心独运 香飘万里

——王彬文创建青稞酒品牌的故事

● 和泰君

香格里拉市是云南省青稞酒主要产地之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香格里拉仅有散小的青稞酿酒作坊,大多处于自产自销的状态。而今,香格里拉青稞酿酒技术日趋成熟,品牌逐渐做响,市场上系列产品琳琅满目,香格里拉青稞酒成为对外展示的亮丽名片。其中,藏乡醇青稞酒品牌创始人王彬文在推动青稞酒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坚持不懈 成就梦想


王彬文,一个敦厚憨实的康巴汉子。1994年,中甸县高原民族服装厂实行体制改革,王彬文被下岗分流,自谋出路。为了维持生活,王彬文只好到国营青稞酒厂打工。1996年,他和妻子决定延续家族传统酿青稞酒的技艺,通过东拼西凑在家里搭起了简易厂房,办起了酿制青稞酒小作坊。1997年,王彬文注册了吉塘牌青稞酒商标,并于1998年顺利拿到了商标权。

“当时,城区有13家青稞白酒生产个体经营户,都加入到国营青稞酒厂共同打造了旺池青稞酒品牌,这是原中甸县境内唯一一个品牌酒。当年的瓶装旺池牌青稞酒,曾荣获1991年国际诗酒节金爵奖,1997年10月又获第九届国际名酒博览会金奖。”王彬文回忆说。

1998年,入伙国营青稞酒厂的13家个体户被解散,国营青稞酒厂也随之破产倒闭,旺池牌青稞酒成为一代人的记忆。王彬文也被打回了“原形”。1999年,王彬文又开始自己酿酒。得益于当时党和国家出台的优惠政策,王彬文从工商银行贷款300万元,投入资金、扩大规模,成立了香格里拉县康生资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他还到广州、大理等地学习酿酒技术。在继承当地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他调查分析外地市场,开发了纯青稞酒、虫草青稞酒、虫草藏红花酒等多个品种,酒厂员工达50多名。

当酒业刚有起色,却遭遇变故。2002年,合作了两年多的生意伙伴突然消失,让他损失了160多万元,给企业带来了毁灭性打击。

那一年,王彬文只身来到昆明,一个人在昆明蹲守了一个多月寻找生意伙伴,每天沿着街巷走几十公里,始终没有见到合作伙伴的身影。

寻找无果的王彬文只能返回来。身边的朋友建议王彬文转行开石场。王彬文再三斟酌后说:“从哪里跌倒就要从哪里站起来!做酒就应该有自己的品牌,而且要做响品牌。”

王彬文先后到云南省酿酒科研所等单位寻求合作,调制藏乡醇青稞白酒。几番试验后,他心目中理想的藏乡醇青稞酒终于调制成功了。

有了自己的品牌,产品也出来了,可市场在哪里?看着一堆堆成品青稞酒,王彬文又发愁起来。

“为打开藏乡醇青稞酒市场,我就在城区餐饮业较为集中的警民路等地推销,陪着客户品尝,经常喝得醉醺醺的。”王彬文说,“这个推销方式没有带来多大的宣传效益,藏乡醇青稞酒销售依然处在不温不火的状态。”

  机会总会留给有准备的人。2002年,中甸县更名为香格里拉县,王彬文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宣传平台和机会。他立即与县委、县政府及有关部门汇报、联系,免费向更名庆典赞助了200件藏乡醇青稞酒。 “这个青稞酒很不错,口感也非常好。”嘉宾品尝后连连称赞。通过赞助和其它推广活动,藏乡醇青稞酒名声逐渐打响,前来公司询问青稞酒和洽谈业务的客户增多了。

2002年至2006年,藏乡醇青稞酒声名鹊起,销售看好,藏乡醇成为香格里拉具有代表性的青稞酒品牌。期间,王彬文结清了所有的债务。

2008年5月,王彬文注册了“吉瑭”商标,凭借独特的酿酒工艺和窖藏风味,吉瑭青稞酒获得国家白酒著名品牌和云南省著名商标品牌,销售覆盖四川、西藏、云南等地。

▲  康生资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青稞酒生产线。

康生资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从家庭式的酿酒作坊逐步发展成为拥有青稞酒酿造现代生产技术设备和藏民族特色食品加工生产线的企业,窖酒罐(罐容量500市斤至2000市斤)500个,窖藏期在10年以上的青稞酒窖藏量达100000市斤。公司先后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先进个体企业、重合同守信用先进单位,王彬文获得了创业先进个人、州级首届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专注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路走来,王彬文注重讲诚信,更注重产品质量。公司与云南省科学研究所、云南省白酒协会定有常年的产品质量年检业务,在省及州质量技术监督局历年的产品质量抽查中连年达标。

2002年,公司获得迪庆首家“云南省放心食品企业”称号并蝉联至今。同年,“建塘藏乡醇”以优良的品质和独到的口感,斩获第十六届武汉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还获得了北京第九届专利技术博览会金奖和迪庆州首批科技创新一等奖。

公司推出的“尼玛央金”藏酒于2004年5月获国家知识产权局组织的中国国际专利与名牌博览会金奖。1999年3月,公司生产的青稞炒面的食品包装袋获国家外观设计专利,该专利为迪庆州首个由企业获得的国家级专利。现在,公司已拥有3项国家级的专利权证。

为推进企业长足发展,2002年,王彬文观看了北京烤鸭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栏目后,深受启发。他主动找到了州非遗中心咨询申报事宜。通过努力,2002年,他的青稞酒成功申报为县级非遗,2005年成功申报为州级非遗,2012年成功申报为省级非遗。今年,还将力争申报为国家级非遗。

2012年,王彬文投资600多万元引进生产线开发了6个系列的青稞酒产品。2013年开始,王彬文立志做绿色产品,通过争取,成功取得了绿色食品标识,这也是首家取得云南省青稞白酒绿色食品标识的企业。如今,公司生产的吉塘牌、藏乡醇青稞酒,碗装酒、桶装散酒、青稞窖酒在市场上走俏。

在公司不断发展的同时,王彬文不忘带动周边24家农村酿酒户共同致富,户均年增收10万元。公司吸收下岗工人再就业6人,接受农村剩余劳动力10人,安置残疾人3人就业。在公司产品展示门店里,重合同守信用、纳税先进户、先进私营企业、爱心企业等荣誉挂满了墙面。

“公司能取得今天的成绩,得益于国家政策扶持。下一步,公司计划开发新的系列产品,如露酒、果酒等,努力扩大生产规模、开拓市场,推动公司进步,积极为地方发展作出贡献。”王彬文说,“一杯青稞酒,凝聚了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酿酒技艺,也见证了时代的变迁。”


责任编辑:张锦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