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机扎史堆知亲历迪庆交通发展变迁 王维韬 清晨,扎史堆知的手机响起一首悠扬的藏歌,那是他定好的闹钟。前一天晚上,有3个老顾客打来电话,要乘他的车回维西县塔城镇其宗村。想到这儿,扎史堆知一点也没有留恋温暖的被窝,一咕噜坐了起来。 他的江铃商务车就停在家门口的水泥路上,那是一条4米宽的通组公路,两辆车可以很轻松的错开。吃过早点已是临近上午8点,扎史堆知背上挎包,驾车缓缓驶出村道,不到100米就是宽敞的6车道市政道路。扎史堆知哼着小调直奔农村短途客运车辆集中点等客。 从其宗村到香格里拉市有90多公里的路程,载客20多年来,扎史堆知每天准时准点发车,还会送客到家,优质的服务让他成为这一带的名人。不一会儿,他的车就快满员了。 “还得留出3个座位。”扎史堆知自言自语。说着,他便载着刚接到的乘客挨个到昨晚打电话的老顾客家里接人。乘客们都到齐了,扎史堆知暖心地提醒乘客系好安全带后,便做了一个扩胸运动,精神满满地出发了。 此时正值香格里拉最美五月天,刚出城不久就能看到盛放的杜鹃花把道路两旁的山坡染成一片云霞。车辆行驶在宽敞平坦的柏油路上,一片片杜鹃花还不等人看清它们的模样,就向后方飞驰而去,乘客对这样的美景惊叹不已。 “现在路好了,大家还可以看风景,这要在三四十年以前,出城的路都能把屁股颠成两瓣,哪个还顾得上看花哦!”扎史堆知的话换来乘客一阵哄笑。 “三四十年前在路上能搭上车的话,屁股颠成两瓣也乐意!” “路上的灰尘还会免费帮你染发,奶奶灰,超级时尚!” “……” 乘客们你一言我一语有了新话题,阵阵欢笑声从车窗飞出。 在这90多公里的路上,像扎史堆知一样跑农村短途客运的人很多,当中,扎史堆知是被乘客公认最能跑的。除非有急事,否则每天一个来回那是雷打不动的,很多时候还会每天跑两个来回。 “现在的公路越修越好,大家的车速也越来越快。我从18岁开拖拉机到现在,驾龄将近40年,但总觉得越开胆子越小了。”扎史堆知的话得到乘客的认可。 1962年,扎史堆知出生在中甸县(今香格里拉市)五境乡泽通村半山腰的一个村子里。10岁时,父母决定从半山腰搬到相对平坦的霞珠村。搬家的事扎史堆知已经记不清了,但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在那条陡峭不平的羊肠小道上摔了好几次跤,还跌破了额头和膝盖。 扎史堆知的父亲生前是维西县塔城镇供销社的工作人员,在他13岁时,父亲意外离世。自此,抚养他和3个弟弟妹妹的责任就落在了母亲一人肩上,生活之窘迫让人不堪回首。 当时,扎史堆知常常要跟着母亲到维西县塔城镇卖竹叶菜干,再用卖菜的钱买大米背回家里。从家出来,他们母子要靠双脚走完近20公里的毛土路到达江边,再搭乘木筏过金沙江,之后,又要走大约18公里的毛土路才能到达塔城镇,回来亦然。这一个来回近80公里路程,不管怎么赶,他们都无法在当晚返回家中,必须得在半路上找人家过夜,到第二天晚上才能回到村里。每每想到这条曾经和母亲走过多次的小路已经变成宽敞平整的二级油路,扎史堆知总会感伤,如果母亲年轻时就有这样一条路该有多好。 父亲离世两年后,扎史堆知独自离开家到其他乡镇打工,他曾在国道214线香格里拉段铺过柏油、在虎跳峡镇当过小工、在尼西乡参加过汤满河电站筹建突击队……直到18岁那年,经历了各种磨难的扎史堆知决定改变四处漂泊的生活,从事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他从五境乡信用社贷款1700元钱,打算前往中甸县城购买一辆拖拉机跑运输。 当时,从五境乡到中甸县城还不通公路。要想去县城只有两个选择,一是搭车从丽江市玉龙县巨甸镇绕道龙蟠乡雄古坡,再顺着国道214线往北到达中甸县城;另一个选择是从霞珠村翻山到县城。为了节约路费,扎史堆知决定翻山去县城。翌日清早,怀揣着1700元钱,带上干粮和水,扎史堆知就从霞珠村出发了。一路上,他翻越了无数个大大小小的山坡和沟坎,当到达距中甸县城10公里的尼史村时已近黄昏,年轻力壮的扎史堆知早已筋疲力尽。尽管如此疲惫,但他仍然坚持着从尼史村走到了县城,购买了他的第一辆“车”——一辆手扶式拖拉机。自此,扎史堆知开始了他的“师傅”生涯。 扎史堆知自小勤劳肯干,有了这辆拖拉机,他便没日没夜地奔走在中甸县城大大小小的工地上,拉沙子、石头、水泥等建筑材料,一段日子后,他的生活有了改善。 20岁那年,扎史堆知入赘到中甸县尼西乡一户普通的人家。成家后不久,他便卖掉了已陪伴他四五年的拖拉机,买了一辆二手卡斯牌载重车,并在家附近砌起石灰窑开始烧石灰。烧石灰是个苦活,每隔20天才能烧好一车。这一车石灰拉到县城大约可以卖到700元钱。活虽苦,但有了家,还当上了卡车司机的扎史堆知幸福感满溢。当时,从尼西乡到中甸县城30多公里颠簸的毛土路上不知留下了他多少的欢声笑语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然而,糟糕的路况却让他的卡车备受伤害,两年后,他的卡斯车几乎报废。扎史堆知又东拼西凑换了一辆二手解放牌载重车,这辆车的容量较卡斯车大了一倍还多,陪伴他的时间也更长一些。买解放车的5年时间里,他和过去一样,有时拉石灰到县城售卖,有时做木材短途运输,生活过得充实而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