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桑巨变今胜昔 彝家儿女感党恩

——70年来虎跳峡镇红旗村彝族群众生活变迁记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马建军 发布时间:2019-07-18 09:34:34

7月的香格里拉市虎跳峡镇红旗村美不胜收,高高的山峰直耸云霄,金色荞麦和蓝天白云连成一片,漫山的牛羊健壮肥美……这美景就像红旗村600多户群众越过越好的生活一样,滋润着人们的心田。

红旗村是一个群山环绕的典型高寒彝族村寨,平均海拔3000多米。解放前,这里的社会处于奴隶制状态,交通信息闭塞,生产落后,彝族群众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解放后,在党的领导下,社会制度发生了变革,彝族群众翻身当家做主人,走上了“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发展之路,呈现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政治稳定、民族和睦团结、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文化繁荣发展的可喜局面。

崇山峻岭之间的虎跳峡镇红旗村。

党的政策指引彝族群众走向康庄大道

“我今年70岁,与新中国同龄,参加过国道214线、格咱普朗铜矿等我州境内地质项目勘察。” 家住红旗村万拉木村民小组的地质队802分队(原滇西北地质老七队)退休工人陆文其自豪地说。

陆文其对自己的人生经历记忆深刻,对现在的生活感到满足。他说:“我吃了很多苦,但也是一个幸运的人,如果没有共产党、没有新中国,也许我还是一个愚昧无知受人奴役的奴隶、也许受冻挨饿活不到今天。是共产党、是新中国让我有了读书、学习、工作的机会,有了今天这样幸福的生活。”

正如陆文其所说,解放后,许多彝族儿女接受了教育,思想得到了解放,有的走上了工作岗位,有的成为了建设彝乡的骨干力量。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红旗村彝族群众从饥寒交迫走向了康庄大道。

改革开放为彝族群众带来福音

改革开放以来,红旗村的教育、交通、农业生产等基础设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尤其是教育、交通提升较为明显。要致富,先修路,没有交通就没有发展。中松二级公路通车后,不但解决了红旗村彝族群众出行难的问题,还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有了便利的交通,有了人流的互动,外界的先进思想带进来了,本地的农特产品带出去了。在此过程中,过去不懂做生意的彝族群众也学会了做生意、从事旅游,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生活变得越来越富足。

“自2002年国道214线改建,线路经过红旗村后,我们有了旅游、种植、养殖等多项收入,与以前只种洋芋和荞麦维持基本温饱相比,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虎跳峡镇红旗村层冷村民小组村民周建发说。

周建发是红旗村最早种植药材的村民。从2010年开始,周建发学习中药材和食用菌种植技术,先后种植了桔梗、木香、玛卡等中药材,得到了一定的收益。2016年,他筹建香格里拉市利翔种植有限公司,当年投资20万元,建设了40个高原食用菌种植大棚,扩大大球盖菇种植规模,产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期间,他在公路边建了乡村特色餐厅,主要接待自驾游散客,生意越做越好,收入逐渐增多,彻底甩掉了“穷帽”。

周建发与家人过秤、包装大球盖菇。

精准扶贫让彝族群众增收致富

党和国家实施精准扶贫政策,为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实现了新变化。如今的红旗村,处处洋溢着健康文明、幸福祥和的气息。

走进尾马尼村民小组马国良的家,只见干净整洁的砖瓦房里现代家用设施一应俱全,院里铺了水泥地皮,花坛上种满花草,四周有围墙,带有民族特色的大门着实气派,家里还买了轿车。

“以前,我家住的是木楞房,在国家扶贫政策支持下,盖了3栋砖房,不仅我家居住条件好了,整个村的环境都变好了。” 马国良说,“晚上,我们村也是亮堂堂的,因为安装了太阳能路灯,我感觉就像住在城里一样。”

近年来,在州、市、镇各级党委政府的帮助支持下,红旗村还制定并完善长期与短期相结合的产业规划,以“公司+总支+合作社+集体+农户”的模式,种植藜麦、当归等,确保增收产业涵盖100%的贫困户,做到户户参与、年年有收入。同时,还组织群众种植附子、前胡、猪苓、木香、重楼、珠子参等中药材。

“我把土地租给合作社种植药材,抽空还到药材基地务工,每天工钱100元,一年约有5000多元的务工收入,再加上自己种重楼、附子等中药材的收入,已经脱贫了。”尾马尼村民小组建档立卡户阿薇说。

当地党委政府、村“三委”和扶贫工作队积极引导贫困户和非贫困户参与产业发展,通过土地流转、到基地务工、入股合作社等方式增加经济收入,不让一个群众落下,共同走向全面小康。

从刀耕火种到数字经济,从传统耕作到现代农业……新中国成立以来,一幅幅乡村繁荣发展、开放进取的壮阔画卷不断在青山绿水间绘就。红旗村彝族群众深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昔日贫穷落后的彝族村寨会变得更加富裕、更加美丽、更加幸福!

责任编辑:王靖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