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基因永不变——党员周维胜的故事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杨洪程 发布时间:2019-07-03 09:59:01

人们只知道他曾经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但鲜有人知道他曾经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为家乡建设洒下热血,立下不朽功勋。他就是维西县保和镇兰永村古宗湾村民小组的周维胜。

岁月匆匆,如今的周维胜老人已经91岁高龄了,也是村里年纪最大的老人。可他依旧红光满面、精神瞿烁,讲起话来条理清楚,三句不离党的政策。

1928年,周维胜出生在维西县保和镇兰永村古宗湾村民小组的一个贫苦农民家里。抗日战争爆发,周维胜跟随远征军到缅甸作战。1946年,周维胜追求进步,从家乡出发找到解放军,加入了民主青年团,参加了解放战争,为新中国的成立浴血奋战。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周维胜跟随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打美帝。

什么叫“火线入党”?什么叫“抛头颅洒热血”?周维胜用行动做了诠释:周维胜的“藏宝箱”里有一本《中国人民志愿军立功证明书》,记录下他荣立二次二等功和三次三等功的事迹,其中有坚守阵地轻伤不下火线的,有开挖防御工事做出突出贡献的……1953年,也就是周维胜轻伤不下火线立下二等功的那一年,周维胜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想起牺牲的战友,我心里一阵阵疼痛,他们都是20几岁的年轻人啊!我能够活到今天,很知足、很幸福了。一个人不能没有理想,理想信念坚定,人才能走得远,走得坚定。一句话就是红色基因永远不能变!”周维胜老人对支部党员说。

周维胜的妻子、孩子都在农村。有时候,孩子们因这样那样的困难请求父亲帮他们找组织说说话,照顾照顾,每当这样的时候,老人总是对孩子们说:“你们的这点困难算什么?你们要多想想为新中国成立流血牺牲的先烈!现在政策这么好,生活这么好,该知足了。”

什么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周维胜用行动做了诠释。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周维胜复原回到维西,被安排在维西县林业局工作,直到1985年离休。期间,组织曾经找他谈话,要他担任林业局长职务。他对组织说:“我文化低,能力有限,担任不了局长职务。这不是谦虚,更不是推责,而是对党和人民的事业负责。”

周维胜说的是大实话。因为贫苦,周维胜没有上过学,现在懂的这点知识都是在部队里和到地方工作后学的。

“我知道我的文化水平不高,但我知道勤能补拙的道理,只要有时间我就好好学习,努力在思想上跟上时代发展步伐。”这句话成了周维胜的座右铭。

我们走进周维胜老人的家,但见老人坐在沙发上认真学习《半月谈》。沙发前面的小桌子上摆放着《迪庆日报》《云南老年报》等报刊杂志。

寒暄之后,老人直奔主题:“我新闻联播天天看,《半月谈》《迪庆日报》《云南老年报》每年都订、每一期都认真看,学了还写一点心得体会。前不久,中央召开会议安排部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教育活动,很重要、很及时,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带头响应党中央号召,认认真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党章,践行党章,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不管在战争岁月是在和平年代,周维胜一贯在生活上、待遇上坚持低标准、低要求,在学习工作上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组织没有忘记默默奉献的周维胜。1995年,周维胜被云南省委、省政府表彰为“为云南边疆解放建设事业做出贡献先进个人”。

红色血脉在这个家庭流淌。周维胜老人家三代人都在部队当过兵,三代人在同一个支部,三代人都是基层干部。

6月28日,周维胜老人在日记中写下这样一句话:“我活了九十多年,加入党组织66年,最大的体会就是党指向哪里,我就战斗在哪里,党叫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责任编辑:王靖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