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粉丝”让歌舞文化“活”起来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王靖萍 发布时间:2019-06-11 10:50:28

苗族芦笙表演


我国第14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香格里拉市在民族团结广场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歌舞乐展演,吸引了不少市民和游客。不论是台上热情洋溢的演员,还是台下定睛观看的观众,在这一刻都化身非遗“粉丝”,他们的参与让非遗文化“活”了起来。

熊万成身着蓝色长褂,外穿白底绣花马甲,头戴苗族头饰,手执一把苗族芦笙,在台上吹奏,并伴着音乐时快时慢地跳动着。他与同伴表演的芦笙舞仿佛道尽世间事,获得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熊万成是香格里拉市金江镇车轴村文化一组村民,从28岁开始学习芦笙演奏技艺和苗族祭师技艺,32岁学成出师。此后的20多年里,只要当地有婚丧嫁娶、节日聚会都会请熊万成去吹芦笙、主持祭祀工作。一曲芦苼,代表的不仅是人们对生活的见解,更体现了苗族的文化根脉,只要有苗族人的地方,就有芦笙,以芦笙为伴,以芦笙传情,是苗族人最真实的生活写照。在熊万成生活的金江镇一带聚居着不少苗族群众,但其中会吹奏芦笙的却极少,作为苗族祭师传承人和会吹奏芦笙的代表性人物,熊万成越来越觉得苗族芦笙文化迫切需要得到保护传承。近年来,熊万成在村里收了6个徒弟,教他们吹奏芦笙,附近各村也有近30人在空余时间来跟他学习技艺,在他的努力下苗族芦笙演奏技艺得到了较好的传承。但这在熊万成看来还远远不够:“想要让苗族文化发扬光大就必须让更多人参与到保护传承的行列中来,今年我打算开办一个苗族文化传习班,专门向年轻人教授苗族文化、芦笙演奏技巧等,让以芦笙为代表的苗族文化充满大家的生活,为生活增光添彩,这样下去,传承的意义和效果才会明显。”

来自尼西乡新阳村的吹批江初和他的伙伴们是第3次参加非遗歌舞展演,这次他已经没有前两次那么紧张了。“通过非遗歌舞展演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尼西情舞,欣赏到它独特的魅力,了解尼西特有的文化,我为能成为传承尼西情舞和藏族文化的一员而感到自豪。”吹批江初高兴地说。今年26岁的吹批江初学习尼西情舞已经有10多个年头了,他最开始接触尼西情舞是在小学五年级,那时的尼西情舞是学校里的课间操和文艺表演项目。大学毕业后,吹批江初常常利用空余时间到老艺人、传承人那儿学跳尼西情舞,了解尼西情舞的历史由来、舞蹈要领等,现在的吹批江初已能基本完整地讲述尼西情舞的历史、每个动作背后的深意……对此,他很自豪:“我作为尼西情舞的忠实粉丝,只有透彻了解其历史和内涵才能担起传承弘扬情舞文化的重任,我不能有负‘粉丝’之名。将来我会把我会的都交给更年轻的人,一代代把我们藏族文化的精髓传承下去。”

长期以来,在上江乡流传着一种以模仿牦牛、马鹿、鸡、鹤的动作,表现先民驯化野生动物为家畜过程的舞蹈——《金鸡马鹿舞》,它传递着人们祈求丰衣足食,国泰民安的朴实愿望。如今,通过挖掘整理,《金鸡马鹿舞》被搬上舞台,在激情的舞蹈中让大家了解迪庆歌舞的不同表现形式,感受生活里的艺术气息,让非遗“生活化”。

曲初坐在观众席里举着手机,几乎将整场节目都录了下来,她说自己对非遗文化是从去年开始“路转粉”的。从前她觉得非遗文化无趣又晦涩,后来到外省上学才发觉迪庆的文化特色鲜明,自己随便拍的几张照片或者视频都能被同学称赞许久,毕业后她才开始接触迪庆的各类文化,随之也越发为之着迷。“赛马节开幕式的文艺演出非常精彩,但那更多的是经过艺术化编排过的,而非遗歌舞展演和传统技艺展示都是原生态的,只有这些才能更加体现出迪庆各民族的文化魅力,只有了解了这些才能升华出更加丰富多彩的作品。我现在愿意去接触、学习更多东西,愿意做一名非遗文化的传承者。”曲初说。

据悉,近年来,香格里拉市在非遗传承保护中做了大量工作,通过传承人认定、传承人培训,以及非遗日、非遗进校园等活动的举办,非遗保护人人参与已成共识,非遗传承从娃娃抓起正变为现实,形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上有师承、下有传人的良好局面。截止到今年5月,香格里拉市已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39项,各级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69项,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29人。(王靖萍


责任编辑:王瑄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