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澜沧江边花红柳绿,大地染上了一层葱绿。走进维西县白济汛乡统维村洛吉古村民小组,当地村民有的在用农机耕田,有的拉盖薄膜,有的上农家肥,有的点插菜秧……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在大地上播撒着希望的种子。 其中,2010年注册成立、位于洛吉古村民小组的维西贡玛水果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帮助下,围绕“为菜农着想、替农民分忧、承担风险、互利共赢”的办社原则,一手抓业务经营,一手抓基地建设,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目前,社员已从成立之初的11户发展到89户,有蔬菜露地种植面积156亩,大棚种植面积38.8亩,保鲜库180立方米,办公区30平方米,成为集蔬菜水果生产加工、农资供应、技术指导、生产实验以及家禽家畜规范养殖销售于一体的新型农民经济合作组织。 ▲ 方又多察看鲜食玉米出苗情况。 ▲ 社员在蔬菜基地劳作。 11个蔬菜产品获无公害认证 “洛吉古村民小组具有多年蔬菜种植的历史,合作社成立以来,充分发挥交通、气候、地理优势,着力打造优质、原生态、无公害蔬菜品牌,带动社员及周边群众增收致富。”贡玛水果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方又多说:“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饮食的要求也愈来愈高。不仅在乎吃饱,更要吃出营养吃出健康。合作社注重无公害蔬菜品牌创建,这也是致胜法宝。” 在无公害蔬菜品牌创建中,合作社一直实行统一提供籽种、化肥、农药,避免菜农使用高残留农药,尽量使用农家肥。经过多年不懈努力,2014年,邀请维西县农业科技人员到蔬菜基地采集土样、水样、肥料、菜品进行初步检测;2016年,邀请省农业技术人员到基地采样检测;2017年,完成了产地及鲜食玉米、西瓜、莴笋、青花、白花、四季豆、番茄7个产品的无公害认证;2018年,新增萝卜、秋葵、包包菜、白菜4个无公害认证产品。 2012年,合作社被云南省农业厅评为“省级示范社”、被迪庆州农牧局评为“州级示范社”。2014年,被农业部评为“国家级示范社”。2018年,在维西县“强基惠农·南网杯”集体经济比赛中获得第三名。 创新销售渠道 形成赶比拼超氛围 “我认为,销售和品质一样重要,都是合作社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合作社一直把拓宽销售渠道作为重点工作来抓。”方又多说,“目前,合作社每年产出蔬菜180吨,累计向市场输送蔬菜700多吨。” 开拓直供渠道,减少流通成本。通过“合作社+基地+贫困户”“农校对接”“合作社+基地+直销点”的模式,切实解决菜农的销售问题。2018年,合作社在各学校食堂蔬菜供应竞标中,分别竞得保和镇第二完全小学和白济汛乡5个教学点的食堂蔬菜供应。合作社统一为贫困户提供化肥籽种等农业物资,并签订收购协议,贫困户种植的蔬菜由合作社统一按合同价收购并配送到各教学点,实现“农校对接”。合作社在县城开设了一家蔬菜直销点,菜农可以将蔬菜直接运到县城销售点进行销售。直销点每天销售新鲜蔬菜数百斤、生态猪2头。采用“合作社+基地+直销点”,减少了蔬菜流通环节。 实行二次返利机制。合作社成立以来,制定了二次返利制度,每年年终结算后,从利润中拿出10%,按照合作社成员出资比例和蔬菜收购数额返利。2018年,共返利2万多元,社员平均得利200多元,保障了社员的经济利益,提高了入社积极性。目前,社员形成了“赶、比、拼、超”的良好氛围,赶:看谁起得早;比:看谁种的好;拼:抓紧时间学习各种种植技术;超:看谁脱贫快。 传授技术 带领群众增收致富 在合作社蔬菜基地,社员唐荣正用农机耕田,准备种辣椒、莴笋、番茄、鲜食玉米、青花、白花菜等。唐荣是合作社发起人之一,每年种植蔬菜面积8亩左右,年收入5万多元。 唐荣说:“家里上有老下有小,无法外出打工,家庭收入主要靠种菜,这几年,老人看病吃药、小孩读书识字、盐巴茶钱等家庭开支,都靠种菜所得。” “大家一起发展才能形成产业,才是真正的发展。一起过上好生活才是真正的好。”为了带领村民共同致富,合作社每年聘请农业技术人员前来传授科学施肥、高效种植、蔬菜无公害种植、病虫害防治等知识和技能。社员及周边村组农民免费参加培训。2017年至2019年,共授课15余次,受训800多人次。 2017年至2019年,合作社共发动100多户贫困户种植蔬菜,其中,建档立卡户20户,种植面积430余亩,蔬菜年产量450.6吨,社员户均年收入2.1万元,两年盈余返利3.2万元,社员年均得利300多元。2017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6万元、2018年2.1万元。20户贫困户中已脱贫13户,7户预计今年8月脱贫。目前,合作社正以出籽种、包技术、包肥料、包销售的方式,推动无公害蔬菜产业发展,带动贫困户增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