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庆脱贫攻坚十村十户典型人物次里农布的故事 ● 记者 吴姗蕙 编者按:人的一生,难免因为各种原因而陷入困境。有的在困境中消沉,一蹶不振,甚至走向人生反面;有的在困境中不断努力、不断奋斗,重新走向幸福生活。 面对儿子患病,负债累累,弟弟不幸离世等家庭困境,德钦县升平镇巨水村纽贡村民小组的次里农布用坚强的意志、辛勤的劳动、敢闯敢试的精神,在地方党委政府和亲朋好友的帮助下,顽强地顶住了生活的重击,彰显了人间亲情至爱和不畏艰难、自强不息的风采。
他曾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上百万元的财富,成为当地致富能人;他曾不顾别人反对,为身患尿毒症的儿子捐肾,13年花掉所有积蓄并负债累累;他曾因失去弟弟而郁郁寡欢。所幸,在国家扶贫政策及亲朋好友的帮助下,他用坚强的意志、勤劳的双手撑起整个家庭,主动申请退出贫困户。他就是德钦县升平镇巨水村纽贡村民小组的次里农布。 换肾救子献爱心 13年前,次里农布开上客车,从事客运,有了较好的经济收入,家庭生活水平提高了。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06年,他的儿子扎巴被检查出患有尿毒症,密集的检查和治疗接踵而至,巨额的医疗开销随之而来。为了医治儿子的病,他累计花了100多万元。 扎巴回忆起治疗过程,眼含热泪地说:“刚开始治疗用了透析方式,每个月治疗费6000元左右,两年后,透析埋在我身上的管子折了,换管子花费3万元,回家后不久管子又折了,经不起折腾,最终决定用血液透析的方式来治疗,血液透析一个月7000多元,这些医疗费在当时是无法报销的,父亲为了帮我看病,花掉了所有的积蓄,可我的病还是没能好起来,身体每况愈下,那时候的我,真的做了离开人间的准备……” 扎巴的身体日渐憔悴虚弱,换肾是唯一的活路,肾源怎么办?手术费用怎么办?一家人陷入沉思中。爱子心切的次里农布决定,用自己的肾脏挽救儿子的生命。 “决定带儿子去医院配型时,我的弟弟和女儿也想与我一起去医院配型,被我拒绝了,我弟弟是我去配型的精神支柱,如果手术不成功,还有弟弟管着家庭;至于我女儿,她的日子还长着呢,不能去冒险。很幸运,配型成功了。”次里农布说。 扎巴心怀对父亲的感恩和愧疚重获新生。每隔3个月进行一次复查,按照医嘱一直服用排异药品维持生命。手术做完之后,家里所有积蓄已花光,能变卖的家产几乎变卖了。次里农布几乎成为一个叫花子,到处筹钱,一家人省吃俭用,穿旧棉服,吃得也很简单。 扶贫政策暖人心 次里农布家的遭遇牵动着地方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升平镇人民政府、德钦县民政局等部门给予了资金帮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也为他家减少了医疗开销。但负债多、家庭负担重依然是这个家庭要面对的现实。 2015年,国家启动脱贫攻坚战。次里农布向巨水村委会递交了《贫困农户申请书》,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后,他家列入巨水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到精准扶贫政策,得到了巨水村挂钩帮扶单位迪庆州委办的帮扶。2016年,当地政府向他家提供了3头小猪和500斤猪饲料,并发放3000元补助用于新建圈舍,当年猪出栏后实现增收6000元。次里农布还被聘为生态护林员,年补助8000元。2017年,次里农布家接受各类政策性补助15000元。妻子阿宗和儿子扎巴的住院费用42298元,在国家健康扶贫政策的帮扶下,自付费用仅为1380元,明显减轻了家庭负担。2018年,次里农布被续聘为生态护林员,年补助8000元,担任河道治理员,年补助4000元;扎巴住院费用22939元,自付费用仅为907.49元。 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关怀下,次里农布家享受到国家的好政策,逐渐从困境中走出来。 勤劳脱贫感党恩 在德钦县二级公路建设期间,有朋友建议次里农布买大车搞运输,当时他身上只有300元,买不起大车。他的3个朋友每人拿出1万元,另1个朋友担保借到24000元,帮助次里农布解决了买车资金难题。到年底,他还清了所借的钱。 同时,他还购买了一辆出租车,其中向亲友借款37万元、贷款30万元。为了尽早偿还贷款,他和弟弟品初轮班开出租车。天不遂人愿,2017年10月2日,品初因为车祸不幸离世。 生活的重担又一次压在了次里农布的身上。经过家人共同商议后,他又决定贷款10万元在德钦县城开设小卖部。营业后,小卖部生意不错,次里农布脸上的皱纹舒展了许多。 巨水村总支书记取主说:“次里农布家因病致贫,但他勤劳能吃苦,主动发展产业,主动申请退出贫困户,他对家人的爱和不畏艰难的奋斗精神让我感动。” 次里农布的妻子阿宗说:“希望党的好政策像以前一样继续帮助我们,但是我家次里农布说了,村里还有比我们更困难的人,我家要主动让出名额,让其他困难的乡亲得到帮扶。” “请求退出贫困户是因为我家的情况已经渐渐好转,还有一些人比我家条件差,他们更需要国家的扶持。经历了大起大落,我挣的钱大多花在医院了。现在医疗政策好,贫困户医疗能够报销85%,即使退出贫困户,我儿子的医疗费也能报销70%,我家也能承担30%的医药费,总体来说比以前好多了,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次里农布笑着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