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网讯(记者 松学宝) 12月23日,经过来自全国各地16支专业观鸟团队为期3天的精彩角逐,2018第三届香格里拉冬季国际观鸟节顺利落下帷幕。 本届观鸟节设立了纳帕海国际重要湿地—松赞林寺—高山植物园一个主赛区,尼西乡汤满河谷、小中甸水库环线两个分赛区,相比其他观鸟节赛事具有高海拔、长时程、多赛区等特点。 本次观鸟节共有16支参赛队伍,参赛选手64位,共记录有效鸟种170种,其中还有效观测到中华秋沙鸭和青头潜鸭两个濒危物种。 与第一届和第二届观鸟节的记录的鸟类名录相比,第三届观鸟节新增鸟类记录25种,分别是青头潜鸭、鹊鸭、牛背鹭、胡兀鹫、孤沙锥、火斑鸠、灰卷尾、白喉扇尾鹟、红嘴蓝鹊、岩燕、橙斑翅柳莺、黄腰柳莺、黄眉柳莺、四川柳莺、棕颈钩嘴鹛、棕头雀鹛、褐鸦雀、黑颈鸫、红胁蓝尾鸲、红尾水鸲、白冠燕尾、领岩鹨、黄颈拟蜡嘴雀、拟大朱雀、红胸朱雀。 闭幕式上,西南林大学教授韩联宪介绍道,本届观鸟节为《香格里拉市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报告》中鸟类物种名录新增了青头潜鸭、中华秋沙鸭、普通秧鸡、拟大朱雀、黄嘴朱顶雀、孤沙锥6个新纪录。其中中华秋沙鸭和青头潜鸭的观察记录,使得大众能更清楚地认识这两个濒危物种,为这两个珍稀物种分布和越冬地提供了新的信息。 此外,韩联宪表示,本次观鸟赛对了解香格里拉鸟类的迁徙习性提供了重要依据。比赛中记录的灰卷尾、栗背岩鹨、领岩鹨、火斑鸠、大沙锥、孤沙锥等鸟类在鸟类学专著记载,认为它们秋季向南迁徙,冬季不会栖息在纬度偏北,海拔3300米的香格里拉高原山地,但依据本届观鸟节各队的观鸟数据,揭示这些鸟冬天依然能在高原上生活。部分参赛选手在汤满河谷还观察到河乌、褐河乌同域分布的有趣现象。 伴随着2018第三届香格里拉冬季国际观鸟节的圆满落幕, 16支参赛队经过3天观鸟竞技比赛活动,共观测记录鸟种170种,成绩突破前两届观鸟节所创造的鸟种记录数量,将香格里拉冬季国际观鸟节总记录鸟种数量增加至206种,并且还发现记录了两个“大熊猫”级别的极稀有鸟种,极大地振奋了所有的观鸟爱好者。 值得一提的是,11月16日,2018香格里拉冬季国际观鸟节筹备组在前期踩点时,在纳帕海国际重要湿地观察记录到一只雄性成年中华秋沙鸭。中华秋沙鸭是主要分布于中国的珍稀鸟类,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因为它们胁羽上有黑色鱼鳞状斑纹,所以又被称为“鳞胁秋沙鸭”。 由于其对水质要求高,而且喜欢在激流浅滩处潜游猎鱼为食,对冬季越冬地十分挑剔,栖居之所飘忽不定。因此中华秋沙鸭的迁徙越冬观察记录十分珍贵。 这次在纳帕海发现的中华秋沙鸭,是在云南省范围内观测到的第一笔中华秋沙鸭雄鸟记录,刷新了该物种最西及最高海拔越冬地的记录。 本届香格里拉冬季国际观鸟节所创造的历史性成绩,客观真实地呈现了香格里拉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纳帕海、尼西乡、小中甸优质的自然生态环境,都为鸟类提供了更好的栖息越冬条件,“这里的鸟儿不怕人”是这次观鸟节中队员提到最多的一句话,直观显示了香格里拉“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社会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