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地手工制鼓的记忆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陈 义 发布时间:2018-12-09 09:49:41

● 陈 义

▲ 和桂全在手工制鼓上作画。

走进东巴文化圣地香格里拉市三坝乡白地村恩土湾村民小组和桂全家,只见朱红漆大门上用东巴象形文字书写的春联遒劲有力,浑然一体,用“飘若浮云,娇若惊龙”来形容也不为过,足见主人的东巴书法功底。

院落里挂满了大小不一的牛皮和堆满了各种款式的手工鼓,今年49岁的东巴文化传承人和桂全正在刚做好的鼓上作画,用的是当地一些矿物质颜料,绘画线条分明、形象生动。

可能很多人没有想到,云南省歌舞团、迪庆州歌舞团、容中尔甲演艺中心等舞蹈演员手中的道具鼓,以及藏区很多地方宗教仪式上用的各款式鼓,就来自这个东巴文化传承人之手,来自这个小作坊。

和桂全谈起了他与东巴文化结缘和传承手工制鼓的经历。

三坝白地是纳西族东巴文化发祥地,至今保存着古老的纳西东巴象形文、东巴画、东巴舞、纳西服饰、吟唱调、民情风俗等,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在东巴文化圈有“不到白地不算真正的东巴”一说,可见三坝白地在东巴文化中的历史地位。

一方山水养育一方人。出生在白水台脚下白地村的和桂全从小深受东巴文化的熏陶,痴迷于东巴歌舞、吟唱和宗教仪式。和桂全的曾祖父久噶吉是白地颇具名气的大东巴,他上知天文地理、下知东巴歌舞、服饰等文化,著名学者洛克、李霖灿、陶云坤等曾经到他家考察交流。和桂全的奶奶(86岁)阿共吉回忆说,洛克来到他家时脖子上挂着一个相机,四处拍照,当时村里人都不敢拍,说那个“铁疙瘩”会偷人魂。

和桂全的曾祖父、祖父、爷爷、父亲都是大东巴,祖上传下了很多珍贵的东巴经书。“文革”期间,白地一带的很多东巴经书被焚烧了,阿共吉冒着风险把一些经书藏在草房里,才得以保存至今。

和桂全从小对东巴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在父辈的精心培养和指点下,多少个日夜,在同龄的孩子嬉戏玩耍之时,在没有电的情况下,他坐在火塘边,点燃松明子,认真学习东巴文化,10多岁时就掌握了东巴文字 、丧葬祭祀、音乐、绘画、卜算等,20多岁就成为白地一带小有名气的东巴师。

“要成大器,需要学识广博。”他不满足现状,一面刻苦钻研、埋头学习当地东巴文化,一面四处“取经”,他先后拜师和志本、和占元、习绍红、树银甲等。三坝著名东巴学者杨正文在白水台脚下的古都村开办了“圣灵东巴文化园”、东巴文化学校,他第一个报名参加学习,得到了全面“充电”,提高了东巴文化水平。

家住白水台脚下的崔学勤老师退休后,致力于东巴文化的研究和保护,在东巴书法和东巴绘画方面颇有成就,还创作了《东巴神路图》。和桂全虚心向崔老师学习,经常去拜访交流探讨东巴书法和绘画。

“学无止境,志在四方。”和桂全还积极参加州内外的学术交流活动,曾经到丽江、四川木里等地拜访名师。最让他难忘的是28岁那年,为了拜访木里俄亚的一个东巴大师,他风餐露宿、跋山涉水,几经周折才找到这个东巴大师,在东巴大师家住了半个多月时间学习东巴绘画,大师赞许他的学识和抱负,说“后生可畏啊。”回来的路上,他仅带的一点钱用光了,只好边走边借宿农家,最后搭上了一辆香格里拉的车才得以回家。

和桂全刻苦学习、认真钻研,逐渐成长。随着时间的推移,白地一带的东巴大师相继过世,很多传统东巴文化面临断代失传的危险,和桂全自觉承担起保护和传承东巴文化的责任,一方面积极培养东巴文化学徒和传承人,一方面积极挖掘整理传统文化典籍和实物。

鼓是一种乐器,也是宗教仪式上的一种不可或缺的道具。传统手工制鼓是东巴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桂全家的传统手工制鼓技艺已有几代人的历史,可以说是祖传的一门看家绝活,和桂全的父亲和永胜是一个制鼓师,他从父亲那里学会了制鼓工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手工传统工艺受到了现代新技术的冲击,很多手工技艺濒临灭绝。和桂全说,一定要保护好传统手工技艺。 他通过市场调查分析后认为,可以把传承发扬制鼓文化与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产业结合起来,实现产业化发展。


和桂全着手搜集和整理散落在白地民间的传统鼓手工制作方法,走访州内外制鼓专家,学习经验、推陈出新,力求把传统鼓做到完美。

和桂全说,制鼓是手工活、细活,不能有丝毫的大意,一个成品鼓的完成要经过十多道工序,首先是选皮,以当地的黄牛皮为佳,要选没有蛀虫、没有刀迹的牛皮;其次要浸泡牛皮,春季三四天,冬季五六天,直至牛皮变软、有韧性;再次,剔除皮面的牛毛与赘肉,这道工序是制鼓技艺中最难的一项,讲究手上功夫,用力过猛可能刺穿牛皮,用力不足则赘肉刮不净,影响鼓的音质,没有多年的磨练难以掌控;接着要剪皮、剪线;最后进入缝鼓、上色、绘画、打磨等工序,每道工序都浸透和凝聚着心血智慧。

鼓充满灵性和生命力。在传统手工制鼓过程中,和桂全采用祖传的制鼓手艺,结合基本的构图原理和形式美原则,充分体现东巴文化情趣。目前,他制作的鼓有僧鼓、拨浪鼓、热巴鼓、东巴鼓以及各种舞蹈用鼓等10多种产品。他也荣幸地入选“迪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家有良田万亩,不如一技在手。”传承和保护手工制鼓,也成为和桂全家增收致富的好门路。他制作的鼓音质好、质量上乘、价格实惠,受到许多客户的喜爱,有的不远千里上门订货,有的通过网络或者熟人介绍订货,他的产品销往丽江、大理、昆明、北京、西藏等地。

“致富不忘众乡亲。”在传承东巴文化制作手工鼓方面取得成效 ,有了一定的回报后,和桂全在村里广收学徒,发挥传帮带作用,还成立合作社,手把手教社员手工制鼓技艺,积极打造品牌,推进作坊生产向公司化生产发展,带动更多的群众增收致富,努力实现保护传承发扬传统文化与经济效益双赢。




责任编辑:李晓翠 实习生 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