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在迪庆的执政实践及其经验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刘 静 发布时间:2018-12-06 10:00:28

▲刘 静

迪庆,位于滇西北高原,是云南唯一一个藏族自治州,历史上是西南“茶马古道”互市中心和重要物资集散地。从迪庆和平解放至今,中国共产党在迪庆领导各族人民走过了60多年的历程,在6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党在迪庆历经了极不平凡的岁月,用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指导迪庆的革命和建设的实际,并创造性地探索出了稳定与发展这一历史课题,走出了一条具有迪庆特色的跨越式发展之路。同时,党在迪庆执政的实践中不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宝贵的经验成为中央治藏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迪庆长治久安和社会和谐发展有着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在迪庆革命和建设中的实践


(一)迎来金色黎明——迪庆和平解放

解放前的迪庆,由于各种政治力量的博弈,在各个地区之间、民族之间、民族内部长期以来互相残杀、掠夺,矛盾叠加,各族群众生活在动乱与贫穷落后之中。

迪庆解放前夕,中共滇西北工委、丽江地委在云南省委的领导下,研究和平解放藏区问题,对解放迪庆做了一系列工作。省委决定,和平解放藏区采取“慎重稳进”的方针,对藏区上层头人、宗教人士耐心地讲解政策,为解放军进藏打下了思想舆论基础。1950年5月10日解放军第四十二师一营、二营渡过金沙江,沿着红军长征的足迹顺利会师中甸县城,和平解放中甸,把五星红旗插到了迪庆高原。至此,迪庆州全境获得解放,全州人民迎来了金色的黎明。

(二)步入康庄大道——迪庆民主改革

迪庆和平解放后,各级党和政府认真贯彻“慎重稳进”,“团结、生产、进步”的方针,在不完全改变生产关系的前提下,大力帮助各族群众发展生产,兴办教育、贸易、卫生事业。

由于迪庆境内各地区、各民族、民族内部发展不平衡,社会形态、生产力发展水平不一致,迪庆的民主改革从1950年持续到了1958年,经历了8年艰难而曲折的斗争过程,民主改革最终取得胜利。在这极不平凡的八年中,党始终坚持一边平叛,一边进行民主改革,一边进行各项事业建设。在完成民主改革后,根据迪庆的实际情况,党领导各族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迪庆通过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成功地走上了社会主义康庄大道。这些历史实践,大大解放了生产力,推动了迪庆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社会基础和物质基础。 同时,党的先进性在实践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三)插上腾飞的翅膀——迪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由于迪庆地处偏远地区,交通不便,又受到国家宏观环境改变的影响。在民主改革后的一段时间,迪庆经济社会发展经历了各种曲折,刚刚复苏的生产力受到严重打击。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共产党人领导的迪庆不断提高执政能力,调动各种积极因素,解放思想,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依照“基础先行,调整结构,提高效益,协调发展”的工作思路,依靠迪庆各族群众真抓实干,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新的成绩,使迪庆贫穷落后的面貌得到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全州综合治理取得了成效,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特别是2016年以来,迪庆州第八次党代会上提出了“讲政治、打基础、立生态、优产业、惠民生、促和谐、强党建”的工作思路,一大批促发展、惠民生、保稳定的举措得到有效落实,各族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更加坚定,全州呈现出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繁荣、社会稳定、生态良好、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这段历史时期的实践充分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在迪庆的执政能力不断提高,执政成效日益显著,执政地位有力巩固。


二、中国共产党在迪庆革命和建设中所取得的成就


迪庆和平解放以来,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心绘就了一幅安居乐业、保障有力、家园秀美、民族团结、文明和谐的美好画卷,这些经验是党的民族政策在西南边疆的生动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迪庆和谐稳定、跨越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是民族区域自治指引发展思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贯彻落实,使迪庆各民族的自治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各民族群众实现了当家作主,广大群众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从内心深处拥护核心。

二是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共产党领导的迪庆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根据迪庆实际,不断调整发展思路,经历了几次大的战略性调整,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

三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迪庆州委州政府建立和完善资助贫困学生的制度;保护和发掘以藏文化为主的香格里拉多民族文化资源,实施民族文化精品工程,文化与旅游融合增强,节庆文化活动丰富多彩;认真落实各项卫生惠民政策,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得到加强,卫生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四是人民生活持续改善。改革开放以来,迪庆农牧民收入实现快速增长,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得到大幅度增长;同时迪庆充分贯彻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把藏传佛教寺院纳入公共服务体系,解决了僧人的实际困难,得到广大僧人、信教群众的拥护,从而使党在藏区执政地位更加牢固。

五是生态建设有序推进。迪庆将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作为立州之本,持续开展天然林、天然草场、高原湿地等自然保护工作,积极探索易地扶贫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的机制。这些措施让农牧民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切实得到实惠,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理念更加深入迪庆各种群众心中。



三、中国共产党在迪庆革命和建设中的经验


(一)共产党人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品格是迪庆跨越发展的基础

纵观迪庆和平解放至今的这段历史,迪庆经济社会发展成绩喜人,迪庆已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在60多年的历程中,共产党人始终秉承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品格,根据不同历史阶段及不断变化的情况制定新的征程,团结和带领迪庆各族儿女艰苦奋斗,并根据迪庆实际,全方位、创造性地将党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在迪庆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走出了一条坚持有中国特色,迪庆特点的发展路子。

(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是迪庆跨越发展的凝聚力

党在迪庆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充分考虑各个少数民族在历史、文化、环境等方面存在的特殊性和差异性,在各项事业建设的过程中实行分类指导、因地因族制宜。无论是在民主改革、改革开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都以发展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着力提升迪庆人民物质、精神生活水平,在未来的几年,迪庆的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将会得到有效解决,全州各族人民从贫困走向温饱,从温饱走向小康,确保全州各族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三)大力培养、放手任用少数民族干部是迪庆发展的关键

解放初期,迪庆州干部极少,党派来中国人民解放军开进迪庆的同时,随军从外地派来大批优秀干部和科技工作者,组成边疆民族工作队,为迪庆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党十分重视培养当地民族干部,开设干部学校、民族训练班等,通过培养教育、吸收参加革命、进修等方式使迪庆少数民族干部逐步成长起来。如七林旺丹、格桑顿珠、齐扎拉等,他们不仅熟悉迪庆地方实际,而且思想觉悟、政策水平、工作能力都十分突出,在各个关键时期都能团结和带领广大迪庆儿女有效地应对迪庆各个阶段发展的历史难题。实践充分证明,这支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忠诚于党和人民事业,密切联系群众,能够带领各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在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方面,发挥重要而特殊的作用。

(四)坚持党的领导是迪庆跨越发展的根本保证

历史实践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使迪庆各族人民获得新生,才能使迪庆社会发展取得辉煌成就,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坚持党的领导,才能确保中央指示及时有效地在迪庆贯彻执行。迪庆的发展始终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抢抓中央、省委加快藏区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机遇,敢于和善于把政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为迪庆跨越发展提供坚强的保障。

迪庆六十多年的发展实践生动地证明,党的民族政策是完全正确的,我国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也是完全正确的,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符合全州各民族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前提;没有迪庆各民族的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就没有迪庆今天的大好局面。六十多年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在各民族兄弟姐妹的共同努力下,迪庆呈现出经济发展、政治安定、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生态良好的喜人景象,我们应当倍加珍惜党带领迪庆儿女在革命和建设时期取得的伟大历史成就,倍加珍惜党在滇西北高原取得的执政地位。


责任编辑:马建军 实习生 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