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 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和金龙 龙雄亮 余丽芹 张燕 师竹云 发布时间:2018-12-04 09:59:37

永春乡:乡村戏台亮点多

“党的十九大指出,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A.党的领导B.民主法治C.依法治国D.党的建设。请回答”。

“A:党的领导”。

永春乡一个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举手示意后回答。

一直以来,我州积极推进普法宣传,通过大力开展普法日宣传活动和“三村七进一行动”,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上到耄耋老人、下到总角孩童,都积极学习相关法律知识,知法、懂法、用法、守法的氛围正在逐步形成。

“今天的文艺演出水平高、效果好,更妙的是将文艺与法治相结合,让我们在轻松观看演出中学到很多法律知识。现场展示的迪庆州脱贫攻坚十大法治新闻人物获得者、提名奖获得者、特别奖获得者的先进事迹也激发了村民变‘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的思想认知及勤劳致富奔小康的内生动力,让我们更有信心发展生产,脱贫致富,实在是太有用了。希望以后多到我们山村来宣传法律知识和国家政策。”拖枝村村民老张意犹未尽地说。

“宪法是我们国家的根本大法,我们要认真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宪法,大力弘扬宪法精神,不断深化和强化全乡干部群众对宪法的政治认同、法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和事实认同,让宪法在永春生根发芽。”永春乡党委书记李忠民说。

保和镇:一人普法,全家光荣

11月26日上午9时,“坚持改革开放·弘扬迪庆精神·强化法治意识·推进依法治州”文艺巡演暨迪庆州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走进维西县保和镇。居住在维西县保和镇瓦窑村的93岁老奶奶——吉祥妈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离家200米的维西县民族文化广场,为孙子所在的法治文艺普法宣传队助阵。与此同时,吉祥妈的儿子——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维西县老年艺术团副团长和向东和他的队友们也已经盛装等在广场。他要“赞助”儿子所在的法治文艺普法宣传队表演两个节目。

活动中,和向东带领维西县老年艺术团的队员们表演了《藏族弦子舞》及享誉国内外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阿尺木刮》两个节目。

和向东认为,司法行政工作与其他政法工作是“内科”与“外科”的关系,也是“中医”与“西医”的关系,其他政法部门的工作就像医院的西医外科,其主要是注重事后处置,能迅速治疗病症,但对病症是只能治表而难以治本。而基层司法行政部门以法治宣传、人民调解为主要内容的工作就像“中医科”“内科”一样,侧重点在于预防,虽然成效较慢,但是是治本之策。作为“法治中医科、内科大夫”的亲属,和向东和他的老年团队也编过普法小品等文艺节目,并到全县各乡镇进行演出,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今后继续老骥伏枥,一如既往地支持法治宣传工作。

霞若乡:普法从娃娃抓起

11月30日,文艺普法活动来到了德钦县霞若乡,吸引当地学生、老师、家长、居民近2000人观看演出。

“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关乎中国的未来。将普法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进行普法知识宣传,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关键性的意义。法治进校园,不仅仅增强了学生法治意识,同时充分利用学生群体,将其作为小宣传员,将宪法和法律知识送至千家万户,进一步减少宣传盲点,让更多群众接受教育,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德钦县第三小学校长充分肯定了法治进校园的重要性。

活动现场,州司法局还向德钦县第三小学赠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读本。德钦县交警现场讲解了“黄标车”的认定和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的严重后果。


责任编辑:张锦明 实习生 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