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青农布(中)入户走访,了解贫困群众意愿。 海拔3000多米,有着“云南北极”之称的德钦县羊拉乡条件极其艰苦,以边远、贫穷而“出名”,那里大山林立、交通不便,是云南最后一个通公路的乡镇,也是维护藏区稳定的前沿阵地和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许多在羊拉工作的人都想方设法调出去,而出生在佛山乡的立青农布却像一块沉甸甸的秤砣一样,扎根羊拉8年。从他到羊拉乡工作的第一天起,他就把羊拉看成是自己的家乡,把乡亲们当成是自己的亲人。他自己也记不清全乡52个村民小组已转过几遍,全乡932户人家没有一家他没到过,5644名村民没有一个人他不认识。他个儿不高,却干劲十足,他就是甘当秤砣、不做浮萍的羊拉乡党委书记立青农布。 甘当秤砣不做浮萍 2011年3月初,立青农布到羊拉乡担任党委副书记、代理乡长一职。他到乡里报到的那天,正赶上下大雪。由于当时去往羊拉乡仅有一条狭窄的土路,还要途经海拔4300米的雪山垭口,道路积雪难行,他走走停停,颠簸了两天,才到达乡政府驻地。通往羊拉乡的路到底有多难走,有人形象地说:“去往羊拉的人就是把生命的一半交给头顶上的飞溅落石,另一半交给脚下的万丈深渊。” 到任后,立青农布结合乡情提出:羊拉乡要想得到发展,就必须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为打通羊拉乡通往各地的公路,立青农布在摸清了全乡的地理优势和交通状况后,提出了打造“三通四纵”的交通网格建设规划。在他的带领下,羊拉乡新增乡村公路里程近200公里,实现全乡52个村民小组全部通公路,通乡公路实现全线油路化,4个行政村全部通硬化路,所有村民小组的公路硬化工程有望在年内完工。昔日2天才能到县城的路程如今1天就实现了,甚至通往西藏和四川的公路也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之中。 除了路,他还花大力气建设水利设施、乡村卫生设施、村组党员活动室等,使羊拉乡的基础设施在几年之内得到迅速提升。 脱贫攻坚改头换面 虽然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改善,但羊拉乡仍然是深度贫困村,群众增收产业培育难,脱贫难度大,容易返贫。实施精准扶贫以来,立青农布对标对表贫困户退出6项标准和贫困村退出10项标准,切实加大组织力度、工作力度和推进力度,并按照脱贫路径,围绕“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等关键问题,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他根据羊拉乡的实际情况,把易地搬迁工作作为一项治本之策强力推进。到今年年底,羊拉乡将累计完成19个村民小组的301户、1700多人的整组集中搬迁任务,其中257户、1435人为跨乡镇和跨县搬迁,让一大批贫困群众从边远、深山、高海拔、缺水等“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的“六类地区”迁出,实现“挪穷窝”“改穷业”“换穷貌”“拔穷根”。 与此同时,立青农布还多方争取,实施人饮安全、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等工程,并推广油橄榄、玛咖和养蜂、生猪养殖等一批种植养殖产业,助力群众增收。同时,该乡还积极兑现林改、草改、农村低保等惠民资金;全面完成“8·28”“8·31”地震民房灾后重建和修复加固工程以及农村危房改造、扶贫安居工程、棚舍改造等民生工程;开办3个学前班,让50多名适龄儿童实现就近入学;实现新型合作医疗、养老保险等应保尽保和“乡卫生院+村卫生室+农家卫生院”三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全覆盖;建设党政综合楼、农贸市场、四个行政村政务服务中心……羊拉乡群众的生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真正实现了 “挪穷窝”“改穷业”“换穷貌”“拔穷根”的目的。 立青农布在担任乡党委书记之后,还全面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大力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子,紧盯作风领域出现的新变化,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密切联系群众之风、调查研究之风,真正做到干部在一线服务、问题在一线解决、政策在一线兑现、形象在一线树立、经验在一线总结。同时严格“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扎实开展“挂包帮”“转走访”工作,大力推进基层党建与扶贫开发“双推进”,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组织保障。 传承精神维护稳定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协作”的“羊拉精神”激励了羊拉的几代人。立青农布时刻告诫广大干部职工要把“羊拉精神”传承下去。他要求无论是本地干部,还是外来干部,都要树立主人翁意识,弘扬“缺氧不缺干劲”和“海拔高、标准更高,紫外线强、斗志更强”的高原精神,像羊拉的大山一样扎根羊拉。在立青农布的带领下,羊拉乡涌现出一批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集体和个人,其中,群众互助互爱的“白迪老人”事迹和“残疾人阿扎”“全国宗教系统先进个人吉层”“钉子书记仁巴”的事迹广为人知。 除了传承好“羊拉精神”,立青农布还在群众中深入开展“幸福思源·脱贫感恩”“三个离不开”、新旧藏区生活对比等思想教育活动,在僧尼中开展爱国主义、法制宣传教育活动,逐步消除民族分裂势力思想渗透的土壤和空间,筑牢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和“拥护核心·心向北京”的思想防线。 在羊拉工作8年来,立青农布创新和健全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和调解方法,先后成功化解调处了一大批土地征占、货运、利益分配等利益纠纷,全乡保持了社会稳定、宗教有序、经济发展的良好局面,曾经创造了连续五年无一起刑事案件的记录。 2015年7月,因山林、牧场纠纷,羊拉乡羊拉村登拉片村与相邻的西藏索多西乡大海隆村两个村民小组之间发生了相互宰杀对方牲畜、阻断道路交通的恶劣事件,双方涉事人员达到500余人。立青农布带领工作队调解纠纷长达70多天,这期间他住在山上简易的帐篷中,喝着公路上的积水。9月3日这天,两地近200个村民持械对峙,眼看一起严重的群体性事件就要发生,一直在现场的立青农布高喊“是共产党员的带头退回来”,群众中的党员听到他的喊话,主动从对峙的队伍退出来,并帮助工作组劝解其他群众,最终把羊拉乡的群众先劝回,一场一触即发的跨省群体性事件得以平息。 多年来,立青农布建立了“村村联建”“两省睦邻友好联防”机制,每年他徒步深入海拔四五千米的虫草山宣传教育,调处边界睦邻纠纷等各类矛盾纠纷40起以上。 愧对家人无愧于心 立青农布出生在德钦县佛山乡的一个农村家庭,在家中排行老大,有两个妹妹,年近古稀的父母与小妹妹一家生活在一起。妹妹、妹夫为了生计,常年外出务工,两位老人放不下家里,加上适应不了高海拔的生活环境,死活不愿到城里生活,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留守老人。立青农布工作的羊拉乡离佛山乡老家300余公里,受交通不便和繁忙的工作制约,他一年都难得回老家几次陪陪父母。偶尔他会趁着去县城开会,抽空驱车几十公里回去看望父母,但也只能寒暄几句便又匆忙返回。 立青农布的妻子平时工作任务繁重,夫妻俩已经两地分居8年,他从儿子读小学四年级开始就没有辅导过作业,甚至连母亲、妻子生病住院他也未能陪护。对于这些,立青农布的内心十分愧疚,但他从未叫过苦、喊过累,任劳任怨,也从未向组织提过个人的要求。父母、妻儿的理解和支持让立青农布像秤砣一样扎根羊拉8年,也激励他完成一张又一张如此自豪的成绩单。(江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