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同存异 相互包容——李忠义一家和睦相处的“金钥匙”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江初 发布时间:2018-10-15 09:09:28

◆江初

李忠义到村里宣讲政策,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

德钦县升平镇阿墩子古城在茶马古道上被称为“雪山市场”。自古以来,汉、藏、回、纳西等族人民在这里和睦相处、同舟共济、共同发展,也将孝老爱亲、和谐包容的好传统延续了下来。

1953年6月出生于阿墩子社区的李忠义,是当地出了名的“大孝子”,在阿墩子古城的清真寺、白塔附近的广场上,大家时常都能看到他和老伴江庆英挽着90岁的老母亲,笑着、聊着、散步的场景,一家人脸上洋溢着的幸福笑容成了阿墩子社区一道靓丽的风景。作为一名退休教师和德钦县老龄协会会长,李忠义以自己的品行征服了街坊邻居,获得了好评,成为大家争相学习的榜样。

“求同存异 相互包容”造就和谐家庭

李忠义家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并存的家庭,但一家人从未因民族、宗教信仰不同而出现家庭矛盾。李忠义的母亲、妻子都是藏族,信奉藏传佛教,他的姐夫和两个妹夫又分别是汉族、纳西族和白族,而李家则延续了自爷爷那辈开始的回族伊斯兰教的饮食传统。李忠义的爷爷是藏族,奶奶是回族,两个不同民族的年轻人因为爱情走到一起,爷爷为了奶奶改成了回族的生活习惯,而奶奶也不反对爷爷烧香点灯。自上世纪20年代爷爷奶奶的结合开始,到如今李忠义的两个女儿嫁给藏族姑爷,藏回婚姻在这个家庭里已经延续了四代。

“求同存异,相互包容。”是李忠义对其家庭和睦之风成因的解读。他说:“人与人之间,只要有真诚的感情,家庭成员之间能够互相尊重,经常看到对方的长处,帮助对方的难处,记住对方的好处,彼此欣赏、理解、包容,就能和睦相处了。”

忠孝两全好家风

“孝老爱亲”四个字在李忠义看来是天经地义的事。李忠义的母亲在今年年初去世,时年93岁,这样的高龄在高原算是少见的。母亲之所以能够长寿,这与李忠义从小不让母亲操心、懂得孝顺父母有很大的关系。在职时,李忠义是德钦县数一数二的教育泰斗,先后担任过德钦一中教导主任、德钦五中校长等职,可谓“桃李遍天下”。虽然李忠义工作繁忙,但他每天下班第一件事就是回家陪伴母亲和妻儿,除了实在推不掉的应酬外,他很少在外吃饭。同为教师的妻子也很体谅丈夫的工作,总是第一时间把家里的事情安排好。受李忠义的熏陶,如今,她的两个女儿虽然一个在德钦县工作,一个在昆明工作,但一有时间就回来陪伴父母,尽孝心,一家人其乐融融,幸福甜蜜。

发挥余热树榜样

在良好的家风影响下,李忠义的家里没有一个待业的人,大家无论身处什么岗位都努力做到爱岗敬业。李忠义的6个兄弟姐妹和睦相处、互谅互让,无论哪家有困难,大家都全力帮忙、同舟共济。他家这种和谐文明、尊老爱幼、爱岗敬业、乐于助人的良好家风在阿墩子被当做楷模。先后获得了“和谐家庭” “五好家庭”“道德模范”“云岭孝星”“全国孝亲敬老之星”等荣誉。今年,云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还授予李忠义家庭为2017年度“云南省文明家庭”的荣誉称号。

李忠义的爱和品行不仅仅体现在一个家庭里,他还积极发挥余热,竭尽所能负起了社会责任。

退休以后,李忠义还是歇不下来。在当地群众的推选下,他兼任当地的政策宣传员,时常被邀请到各个乡镇、村、组进行宣讲活动。民族团结、家庭和睦、感恩教育都是他宣讲的内容。他在宣讲时不说空话和口号,而是结合自己的经历,将政策融入其中,引起大家的共鸣,受到大家的欢迎。同时,他还出任了德钦县“老年协会”会长、非遗文化评审专家和德钦县中学及好几所小学的校外辅导员,尽自己的能力把优秀的传统传承下去。

李忠义通过一己、一家的努力,使整个社会孝老爱亲、和睦相处的风气更浓,引导更多家庭为建设更加美丽的乡村,建设更加和谐、幸福的生活添砖加瓦。


责任编辑:杨云萍 实习生 师竹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