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时节,走进虎跳峡镇红旗村,只见广袤的田野上,丰收的藜麦漫山遍野,层层叠叠,伸向远方,与群山起伏,与白云相连。目光所及之处,是诱人的红色,迷人的藜穗,醉人的藜香,田野,远山,大地,构成了最美的山水画,展现了最美的乡村风景。 10月10日,记者来到红旗村,只见藜麦地里人头攒动,一束束藜麦在村民的镰刀下安然地倒下,静静地等候装车。村民们挥舞着镰刀麻利地收割着藜麦,汗水从黝黑的皮肤上一滴滴滚落,看着一束束挂满果实的藜麦,村民脸上充满了喜悦。 产业滞后寻发展 虎跳峡镇红旗村属于高寒山区,经济收入单一、生产生活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属于贫困村。目前该村共有建档立卡户66户。如何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创新发展模式,培育主导产业,让这里的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这道难题摆在了驻村工作队和村“三委”面前。 2016年,红旗村驻村工作队长杨红忠来到红旗村时,给他的第一印象就是贫困和落后。 “自然环境和贫困制约了村子的发展,也禁锢了村民的思想。”杨红忠说,传统的思想观念让大家都不愿去接受尝试新事物,土豆和荞麦是这个村一直以来的传统农作物,但光靠这两种作物只能勉强解决温饱。 去年以来,在红旗村驻村工作队和村“三委”的指导下,该村综合考虑当地各种因素,在落实产业扶贫模式的基础上,以贫困户为主体、产业为平台、土地为纽带、企业为龙头,发展藜麦产业,以“公司+总支+合作社+农户”的产业方式,规模种植藜麦2334亩,做到66户建档立卡户全覆盖,一场产业脱贫热潮在这里火热地进行着。 政企合作硕果丰 红旗村村民母晓明正在藜麦地里卖力干活,他既是股东、又是务工人员,干起农活自然更加认真卖力。去年,他组织村里的6户人家共同成立了香格里拉市母晓明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今年合作社共种了530亩藜麦,其中,他自己种了23亩。 “我们种的藜麦都是由香格里拉市鑫康威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统一以保底价13元每公斤回收,风险由公司承担,我们是最大的受益者。”母晓明告诉记者,他不光自己成立了合作社,两口子还是鑫康威公司的员工,主要负责红旗村藜麦种植技术指导和管理工作。两口子每个月的工资加起来有8000元。“有了公司为大家承担风险,大家就再也不用操心了,干一天的活就有一天的工钱,年底还能分红,双收入+双保险,我们离脱贫致富的日子不远了。”母晓明笑呵呵地说。 香格里拉市鑫康威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王以恒告诉记者,根据《香格里拉市2018年“决战深度贫困,决战全面摘帽”工作方案》,该公司建立“政府主导、企业担当、银行支持、建档立卡户参与”的创新体系。年初,与虎跳峡镇签订了藜麦种植协议。以建档立卡户脱贫工作为核心,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帮助建档立卡户加快脱贫。 “协议通过‘政府主导、企业担当、银行支持、建档立卡户参与’的创新体系,将东坡村、红旗村作为示范基地,以市农科局提供风险补偿金担保,邮储银行提供信贷资金支持,建档立卡户参与托管代种,企业统一生产经营销售,并与建档立卡户共享经营利润的模式,开展产业扶贫工作,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王以恒说协议的签订,将确保参与此次产业脱贫的虎跳峡镇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收入达到3300元,同时通过土地流转、基地用工、收购农家肥等方式实现二次增收,带动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脱贫。 王以恒告诉记者,藜麦种植和收割过程中还要用到大量的人力,这也间接为当地群众带来了一定的收入。因为藜麦在生长过程中不能使用农药,所以田间除草这块全部要用到人工,每当藜麦收割季节,公司还雇用当地群众收割藜麦,让当地群众在家门口都能挣到钱。 正在藜麦地里装车的马金才是红旗村的建档立卡户,他在地里帮忙收割搬运藜麦,一天能挣100元。“我一直在藜麦地里做零工,已经5个月了,每个月能挣3000元。我家今年还种了2亩藜麦,收成很好。亩产在250公斤左右,以公司每公斤13元的收购价来算每亩收入有3250元。” 同样在地里做工的陈志明说,自己没手艺,家里的两个孩子都因病在家休息,外出打工、揽活很不现实,靠几亩薄田只能解决温饱问题。自从被确定为精准扶贫对象后,家里的日子得到改善。 今年,陈志明把家里的5亩土地以400元一亩租给公司。自己在地里打工每天有100元的工钱。 “回想这两年家里的变化,除了我个人的努力,更离不开党的好政策,离不开政府部门的大力扶持。相信我们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陈志明喜滋滋地说。 “以红旗村今年的情况来看,藜麦的平均亩产可达到250公斤以上,算上托管代种、土地流转、农户用工等这些收入,66户建档立卡户年底户均收入可以达到11300元以上,脱贫没问题了!”王以恒信心十足地说。 持续发展增收入 杨红忠告诉记者,为了确保红旗村能够如期脱贫,驻村工作队和村“三委”在推广藜麦种植的基础上还要求每户建档立卡户种植两亩当归。“当时我们考虑到市场、环境等各方面因素,决定走两条路子,来保障农民的收益。”杨红忠说,今年藜麦和当归的长势都好。当归也有专门的企业以保底价7元的价格进行收购。为了做好产业的巩固提升,明年我们计划把产业的结构再优化一下,多元产业配合主导产业发展,降低市场风险。有了主导产业就有了支撑,就像一把伞一样,只有把主导产业做大做强,多元产业相互促进,才能把这个伞面撑得更大更圆,农民的收入才能持续增加。 王以恒表示,下一步公司将积极争取,建立与国内农业科研机构的常态化合作机制,邀请专家统一对公司技术人员和农户组织培训。同时提高农户自发种植的积极性,改变群众等、靠、要的思想,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提高自发种植比例,让更多的农户参与种植,提高农户亩产经济效益,公司主要负责技术推广、保底回收和藜麦产业开发。建设公司晒场及加工厂,重点推进公司藜麦产品的深加工和销售工作力度,与香格里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相结合,打造香格里拉地域特色品牌,真正做大做强香格里拉市藜麦产业,保证藜麦产业长期、有序、健康地发展。 丰收的季节,红旗村村民享受着收获的喜悦,藜麦丰收了,药材长得更好了,大家心里的底气足了,想着有政府这么好的政策托底,只要肯干就一定能致富,告别贫困,奔向小康的道路就在脚下。(王瑄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