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消急”到“只争朝夕”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杨洪程 发布时间:2018-09-21 09:49:19

——维西县抓思想观念转变促脱贫攻坚纪实

● 杨洪程

维西县委常委、副县长王忠民是上海市帮扶维西的挂职干部。日前,他在朋友圈里发了一条短信:“思想上的贫困是最可怕的。我刚来维西时,许多干部给我的印象是以‘不消急’‘不用慌’‘不消怕’的态度对待工作;不少群众‘等靠要’思想特别严重。现在,这种情况正在发生变化,干部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对待工作,群众以自强不息的精神脱贫摘帽。”

对于王忠民的这段话,维西县联席办年轻干部王永明感受最为深刻:“王副县长经常给我们讲,中央把脱贫攻坚战列为三大攻坚战之一,这对于维西来说是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抓住了,维西就能弯道超车,实现跨越发展,否则,维西发展将依然滞后。现在,我们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转变思想观念,抢抓机遇,不能以‘不消急’的态度对待脱贫攻坚工作。”

干部“比学赶超”争当“骏马”。 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维西县委、县政府抓住了转变思想观念这个关键,采取“整治‘四不干型’干部”、评选“骏马奖、蜗牛奖”、创建“最美城镇”“最美村庄”“最美人物”“最美家庭”等措施,让干事创业的人有平台,有作为;让不想干事、不会干事、干不成事的人失去生存的土壤,形成“跨越发展,争创一流;比学赶超,奋勇当先”的良好风气,涌现出以和先念为代表的一大批先进模范人物,广大干部以脱皮脱家脱休的“三脱精神”,抢抓机遇,迎接挑战,战胜困难,决战脱贫攻坚。

日前,王忠民在永春乡调研时说:“通过转变观念,转变作风,维西县各族干部抢抓机遇意识显著增强,接住、用好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扶贫领域资金、目标、任务、权责“四到县”的政策‘红利’,群众拥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党风带动政风好转,政风带动民风好转。群众变“争戴贫困帽”为“争脱贫困帽子”。普乐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杨继光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刚到普乐村时,不少群众给我的印象是:蹲在墙根晒太阳,等着政府送小康。如今,我们普乐村已经形成一户跟一户比,一村跟一村比的好风气。”

“以前,我们村争戴贫困帽的情况很突出,不少村民小组因贫困户的识别闹矛盾,搞得邻里不团结,我们村‘两委’为此很头疼。去年7月以来,我们村有12个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提出提前退出的申请,崇尚劳动,脱贫光荣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保和镇罗马村党总支书记肖敏说。

今年4月30日,维西县保和镇拉日村召开民主评议会议,多数村民提出:“丰志山家比较贫困,建议评给他‘低保’。”听到这一消息后,丰志山生气地说:“全组人都不享受低保了,就我一个人享受低保,我感到害羞。按照现有收入,我不应该享受低保。我要像大家一样早日戴上‘致富帽子’,脸上有面子、有尊严。”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在党员致富带头人的帮助下,丰志山振作了精神,依靠种植糯山药和外出务工增加了经济收入,日子一天天好起来。

像丰志山一样,“幸福要靠双手创造”的意识在贫困群众心中扎下了根。扶志重在常抓不懈,维西县深入开展“自强、诚信、感恩”主题实践活动,以送文艺下乡、农民夜校、召开群众大会等方式,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群众改变贫穷面貌的强大动力,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焕发群众“一户要和一户比”“一村要和一村比”的精气神。通过实施农村能人培养计划和劳动力技能提升及转移计划,开展驾驶、厨师、泥水等实用技术培训和现代种养殖技能培训,提高了群众技能素养,拓宽了贫困群众就业渠道;针对因酗酒、懒惰致贫的特殊贫困人群,举办培训班,与企业协调提供就业岗位,教育特殊困难群众改变落后思想,改掉坏习惯,靠勤劳的双手改变贫穷落后面貌,做活得有尊严的人。


责任编辑:实习生 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