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共享教育公平

——改革开放四十年迪庆教育事业发展纪实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永基卓玛 朱洁 发布时间:2018-09-05 09:15:48

◆永基卓玛 朱洁

1940年出生于德钦县羊拉乡的藏族老人巴桑,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小时候没上过一天学。巴桑的孩子吹批成绩优秀,多次荣获“三好学生”的称号,但因为家庭贫穷,读到小学就辍学了。即便当时羊拉乡茂顶小学的老师们愿意集体来供吹批完成学业,最终,吹批还是没能继续上学。

巴桑和吹批两代人的遗憾,在巴桑老人的孙女考取中央民族大学哲学系时弥补上了。

一家三代人迥然不同的命运,是改革开放40年来迪庆教育发展变化的真实缩影。

从没钱上学到享受“三包”

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敲鼓。

巴桑老人说,在孙女去北京读大学之前,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一直享受着高原农牧民子女学生生活补助。以前,自己怎么也想不到现在孩子读书会这样幸福,学费不用交,还可以拿补助,学校的吃住条件比家里还好。

多年来,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从2006年开始实施高原农牧民子女学生生活补助,农村及城镇低保家庭小学生补助1600元/生/年,中学生补助1700元/生/年,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每生每年可享受1500元国家助学金,就读涉农专业的学生还免除学费。在上级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我州从2016年秋季学期开始,在原有的教育惠民政策的基础上,将高原农牧民子女学生生活补助扩大到学前两年。补助标准为学前两年1500元/生/年;1至6年级2700元/生/年;7至9年级2900元/生/年;高中3000元/生/年;中专2900元/生/年;大专2900元/生/年。从2011年秋季学期开始,我州农村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每天还可以享受免费营养午餐。“两免一补”、集中办学等一系列教育惠民工程,让藏区农牧民切实感受到了党和国家的温暖。

数据显示,2017年,迪庆高原农牧民子女学生生活补助政策惠及学生47800人,投入资金12589.85万元;农村中小学学生(含中专学生)平安保险补助44451人,投入资金111.28万元;义务教育免费教科书惠及学生41108人,投入资金460.56万元;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补助40917人,投入资金3572.68万元。

信息化教育覆盖全乡

学生们在宽敞的操场上做操。

在迪庆,特别是在乡镇,学校通常是当地最好的建筑之一。多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亲切关怀下,迪庆现代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完备的民族教育体系。在德钦县第二小学的多媒体教室里,24台崭新的电脑、24套先进的可接收远程教育的语音设备,让这里的孩子们通过远程教育设备,共享现代教育发展成果。

受基础薄弱、投入不足、师资力量不够等因素影响,迪庆的基础教育长期处于十分落后的状态。解放前,全州学龄儿童入学率仅为19%,文盲率高达97.3%,每万人中只有2.7人识字。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州上下掀起了办学高潮,基本形成了“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民以支教为荣、教以育人为责”的育人环境。1980年,党中央、国务院下发 《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加强农村中小学校舍建设,做到 “一无两有”,即:校校无危房,班班有教室,人人有课桌凳。此后几年,州、县有关部门按照 “国家补助一点、群众负担一点、学校勤工俭学解决一点”的办法, 集中财力人力排除中小学危房。“十二五”期间,迪庆积极向中央、省争取资金,并多渠道筹措教育资金,共筹集到教育基本建设投资资金28.61亿元,完成学校建设项目投资26.75亿元。截至2017年,迪庆各级各类学校校舍建筑面积达1220339.39平方米,小学生均拥有校舍面积16.79平方米,中学生均拥有校舍面积26.39平方米。

过去的40年是迪庆教育迎来投入最多、政策优惠最大、办学条件改善最明显的时期。中央和地方政府加大投入,建成了一批教学、生活、活动和卫生设施配套齐全、办学条件基本达标的寄宿制学校,教育信息化覆盖了边远民族地区乡村,优质教育资源初步实现共建共享。

记者在州藏文中学看到,图文信息楼、综合教学楼、体育馆、学生宿舍整齐排列在宽敞明亮的校园,学生在安装着暖气设备的教室里认真学习。

让孩子共享教育公平

2017年秋季,我州唯一一所面向全州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全日制免费学校——迪庆州特殊教育学校面向全州招生办学,可满足视障、听障、智障等适龄儿童的入学需求。目前,该校共有学生51人,其中,在校学生22人、送教上门学生29人。学校将加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随班就读特殊教育资源教室的建设,并建立完善随班就读、送教上门和医教结合的支持保障体系,保证更多适龄残疾儿童有学上、上好学。

在实现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大专(州内学校及符合条件的学生)的农村及城市低保学生高原农牧民子女学生生活补助全覆盖的同时,迪庆还不断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健全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机制,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同时,各学校还高标准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推进音体美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进一步健全音体美功能室,按要求开足开齐音体美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营造“安居乐教”的氛围

学生们跳起欢乐的锅庄。

按照“优化教师队伍,充实后勤队伍,培训富余人员”的要求,我州不断调整教师队伍结构,均衡配置城乡学校人力资源。从2010年起,州政府设立教育奖励基金,每年安排100多万元奖励基金用于表彰全州“先进学校、杰出校长、优秀教师”;重视教师培训研修,努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十二五”期间,共组织和派出教师2万多人次参加各级培训;加强教师周转房建设,努力营造“安居乐教”的氛围。目前,全州幼儿、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为100%、100%、99.56%、97.51%、91.72%。

如今,全州基础教育全面发展,中小学软、硬件条件逐步改善,教学质量和教师队伍素质稳步提高,全州教育事业迈上了更高的台阶。


责任编辑:实习生 师竹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