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经过三代人、上百年的奋斗,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香格里拉市寿久青稞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在迪庆高原拔地而起,成为云南省目前规模最大的青稞白酒生产基地之一,书写了藏区酿酒产业的传奇故事。 寿酒包装线。 打造品牌 ——拓展市场 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香格里拉旅游业蓬勃兴起,当地居民消费能力明显提高,国内外游客对藏区特产青稞酒青睐有加,金龙街86号的生产能力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在古城范围原地发展空间受限,土地紧缺,地块位置好,但道路相对狭窄,货物进出不方便。此时,香格里拉市工业园区箐口特色产业片区开始启动招商引资,蔡建明敏锐地感到,这是酒厂转型升级、发展壮大的一个好机遇。他立即与片区管委会联系协调,第一家缴纳了入园土地保证金,获得了优先选地权。第一次上报规划20亩地,投资2000万元。经过分析,20亩地不能适应未来发展需要,又重新做规划方案,增加10亩地。第二次上报后,有关专家建议生产区和办公区适当分离。第三次做方案,新增7亩办公区,规划为占地37亩,总投资5000万元(实际投资7000多万元)。 有了规划和发展方向,蔡建明又开始着手解决资金问题。“无论生活怎么困难,也不能有外债,不能欠别人的钱,更不能不还清借来的钱。”这是祖辈留下来遗训。蔡建明依然秉持这个传统美德。5000万元可不是小数目。先自家想办法吧,如果不够才去银行贷款。蔡建明与父母商量后,把家里常年经营的积蓄和政府征收的20多亩承包地补偿款全部集中起来。不足部分,蔡建明与朋友商量,与经销商协商,先垫付资金,以后从酒款里扣除。因为常年诚信经营,许多经销商乐意支持,一位客商立即汇来了100万元。 经过多方筹集,资金问题顺利解决了。为了适应发展需要,2012年8月1日,香格里拉县青稞老窖酒厂更名为香格里拉市寿久青稞资源开发有限公司。2013年4月,迪庆高原冰雪消融,格桑花盛开,箐口特色产业片区香格里拉市寿久青稞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正式动工建设。蔡建明吃住在工地,督促施工,确保质量安全,现场解决施工难题,并多次到昆明等地采购建筑装修材料和酿酒生产工艺设备,同时兼顾古城酒厂生产经营。 历经4年多的奋战,2017年8月,改扩建工程圆满竣工,并实现搬迁正式投入生产,一座云南省规模最大的现代化青稞白酒生产企业之一屹立在雪域高原。继2016年11月,公司被认定为农业产业化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后,2017年4月17日,获得省科技厅授予的云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称号。2017年9月20日,云南省食品行业协会酿酒专业委员会特聘蔡建明为云南省2017届白酒评酒委员。 在一片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映衬下,来自省内外的专业技术人员、当地员工200多人汇聚在一起,按照“以科研求发展、以质量求生存”的方针,有的配料、有的观测仪器仪表、有的检测温度湿度酒度指标,有的包装产品、有的统计入库出库,大部分工序实现自动化数字化控制,一股股青稞美酒犹如泉水源源不断喷涌而出,经过调酒师的精心操作,配制出以“寿缘牌”为注册商标的10多种系列产品。“公司生产工艺不断创新改进,但传统技艺依然延续,如烤酒、煮料用木制蒸桶,发酵、储存用陶罐,始终保证一贯的青稞酒感、品质。”蔡建明说,“公司始终注重环保,投资100多万元建设烤酒供汽和排污设施,锅炉燃料采用环保型秸秆,减少了灰烟,实现达标排放。” 经过搬迁拓展,公司新增6000平方米酿酒车间和3条罐装生产线,酒厂从2000年1500吨青稞酒的生产规模提升到3000吨,多年来,公司连续获得省市“重合同守信誉”单位和“优质产品”称号,获得市AAA级信誉企业认证,“寿缘牌” 青稞酒荣获云南省著名商标、中国知名品牌,公司成为迪庆藏族自治州质量技术协会理事单位、昆明酒类协会会员单位,有望成为香格里拉特色酒文化的一张靓丽名片,同时具备了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基础和平台,目前产品得到省内外消费者好评,市场占有率稳步提高。 同心协力 ——共圆“寿缘梦” 今年63岁的杨錝是大理人,17年前与老伴来香格里拉,一直在蔡建明的酒厂务工,负责烤酒、煮料。酿酒技术员卜春红,曾经辗转各地、奔波数载,最后选择在香格里拉扎根。他说:“蔡总吃苦耐劳,经常与员工一起劳动,自己带头做事,不摆老板架子,他的人格魅力感染了我,就决定留在酒厂奉献一份力量,也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鹤庆县酿酒师卜叔春2006年应蔡建明邀请,来到公司负责酿酒,在迪庆高原还收获了爱情,与当地藏族姑娘扎安拉机喜结良缘。31岁的张银鹤,曾经当过银匠、开过饭店,闯荡青海等地,2011年与人合伙开酒厂,后来加入寿久公司,他把传统工艺与先进设备结合起来,出酒率达到50%,保证了酿酒质量,实现每天两班出酒14吨。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却有一个共同的理想和追求,始终同心协力、尽心尽力,酿造出清香甘美、醇厚爽口的青稞美酒,为“寿缘”特色产业奉献力量。 根据州总工会、市总工会要求,寿久公司还组建工会,认真落实《企业工会工作条例》,按照“应建尽建、全面覆盖”的方针,2017年8月完成了工会法人代表登记,职工入会率100%,公司为全部员工缴纳了“三险一金”,解决了员工的后顾之忧,稳定了职工队伍。同时,注重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重视女职工劳动保护和保健,发挥了企业工青妇群团组织的作用。 公司发展壮大,也为种植青稞的广大农户注入了强心剂、稳定增加农户收入。具体措施,公司以高于市场价0.5元的价格,收购品质好的青稞。村民初称说,“原来收入不好,因为青稞不好卖,自从与酒厂合作以后,青稞好卖了,公司收购青稞从来不打白条,而且价格比市场价高,种植以后不愁销路,村民收入明显增加了。”初称是称尼村民小组的藏民,也是酒厂定点收购的合作农户。过去,他家种植的10亩青稞在市场上销售后,每年只有1万多元的收入,与酒厂合作后,每斤的价格提升了,年收入明显增多。他把10亩青稞扩种到24亩,每年向酒厂提供两万多斤青稞原料,家庭经济收入提高了,他家买了车,新建了藏房。像初称家这样,通过与酒厂合作一起致富的村民很多。 蔡建明说,公司酿酒主要原料是青稞,每年用量6000吨,公司与香格里拉市粮食局签订了供销合同。同时,公司积极参与精准扶贫行动,组织收购香格里拉市区周边各乡镇青稞原料,凡是精准扶贫户比市场价每公斤高出0.5元收购,共惠及精准扶贫户32户。在精准扶贫农户中招收5名长期工人,帮助他们以就业方式实现脱贫。 “我这个儿子,从小听话,小时候一面读书一面帮着做酒,扛青稞、洗瓶子、推着三轮车卖酒,什么苦都吃过了,也没有参加社会上打架闹事,经过几十年的坚持,总算做出一点样子了。”2017年10月6日,在古城金龙社区二组纳举廊一座庭院里,已经65岁的蔡建明的妈妈七玉兰端坐在陈旧的一组沙发上,她说:“儿女们总劝我多休息不要劳动了,我扫扫地、做做饭还可以,现在生活哪有过去那么苦啊,国家政策又好,儿女也能尽孝,吃穿不愁,只希望酒厂越来越好,带领更多人一起过上好生活,这就是我最大的心愿了。” 庭院里,蔡建明的父亲蔡银生2000年移栽的3棵葡萄树在阳光棚下已经枝繁叶茂,金色的树叶在阳光辉映下熠熠生辉,它见证了蔡建明一家的奋斗历程。 (张锦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