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界的“维西浙江人”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7-20 09:25:46

——记“云南省十大法治新闻人物”陈章军

陈章军进村调解纠纷。

2008年,经过层层选拔,他成为首届中央政法体制改革试点培养生;2010年7月,他从浙江台州来到维西县人民法院工作,历任叶枝法庭书记员、审判员、副庭长;他用1年的时间学会用本地方言与当事人沟通交流。现在,他依然奋斗在基层法庭, 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司法为民”的诺言。

他就是2016年“云南省十大法治新闻人物”陈章军。

不忘初心,坚守法治信仰

2008年,陈章军成为首届中央政法体制改革试点培养生,在西北政法大学学习两年后,2010年7月他从浙江台州来到云南边陲维西县人民法院工作。

维西县因偏远、高寒、缺氧,本地人都说:“外来大学生干不过一年就得跑!”但陈章军的选择是坚持,他在维西最基层的法庭——叶枝法庭一呆就是8年。历任书记员、审判员,现在是叶枝法庭的副庭长,在维西扎了根。

维西县人民法院副院长陈玉芳说:“作为外地人,陈章军来到维西,克服了许多生活、工作困难,克服了语言障碍,快速投入工作,是很难得的司法人才。”

从踏进法学院大门的第一天开始,陈章军就树立了要学好法律,用法律来捍卫社会正义的信念。他曾立志:“以法为是,以民为天,以公为上,为民众树立楷模,为法治树立丰碑。”他千里迢迢来到维西,与沿海城市的极大差异曾让他心生退意;他原本可以调离维西,或者去做律师,待遇也会提高几倍。但每当坐上审判席,拿起法槌,惩恶扬善带来的职业荣誉感让他选择了坚持。

入乡随俗,真情审理案件

维西是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区域,大部分群众只会用民族语言。因此,语言是这个“浙江人”的瓶颈,要想在维西从事司法工作,就要先突破语言关。

“初来时,语言不通,生活、工作诸多不便,所以我下决心快速学会维西方言,更好地为当地群众服务。”为了学习方言,一有空,陈章军就到当地人聚集的地方听别人聊天。不到一年的时间,陈章军就学会了听方言、说方言。这对陈章军审理案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工作更加得心应手了。

民事审判工作就是处理各种纷繁复杂的纠纷,大多是邻里矛盾、家长里短的事。绝大多数当事人一辈子可能只会打一次官司,法院判决是否公正,对于当事人来说就是影响一辈子的事。为了让群众感受到司法的公正公平,陈章军时常翻山越岭,向傈僳族群众解法释理。邻里纠纷的案件更是审理了不尽其数,但他始终不厌其烦,用真情去感化,做到案结事了。在老百姓心中,陈章军俨然是一个“维西浙江人”。

勇于担当,促进社会和谐

2014年,叶枝镇的陈先生向邓先生批发农耕机,因错过办理时间,未申请到中央财政补贴,双方产生纠纷,并对簿公堂。案件审理过程中,为挽回双方损失,陈章军多次协调相关部门,最终争取到补贴。陈先生领到农耕机补贴,邓先生也收回剩余货款,双方矛盾迎刃而解。

陈章军说:“法官是社会职业体系中的一员,是社会矛盾解决机制中法律和道德底线的坚守者。作为一名80后的法官,不应该是审判庭上高高在上的冷面审判者,而是有情有义、有血有肉、守护公平正义的使者。”

在陈章军的带领下, 叶枝法庭承担着三个乡镇民商事案件的立、审、执全部工作。法庭还要经常配合当地政府参与各种矛盾化解、人民调解员培训、法律宣传等工作。

工作中,陈章军从未抱怨过人手不够,他时常说“1+1≥2”,要充分合理利用、优化资源,这是工作态度的一种表现。叶枝法庭还建立“审结案件回访”制度,一般在结案一个月左右,法庭通过电话或者入户到访的形式对案件作回访,了解当事人的履行情况以及是否引发其他矛盾等,真正做到矛盾化解在基层,把藏区稳定工作放在首位。 陈章军审理的案件基本不存在执行问题,通过调解,大部分都能当庭履行或者自动履行,做到案结事了。

叶枝法庭书记员丁丽媛说:“有一次,陈章军写判决书到第二天凌晨六七点才睡觉。这种负责任的态度,赢得了当地群众的信任,有矛盾纠纷时,大家都到我们法院找他处理。”

8年来,陈章军扎根基层,默默奉献,多次受到上级表彰,也陆续有外地大城市的法院、律师事务所向他伸出“橄榄枝”,但他却不为所动,因为在他心里维西已是第二故乡。

从事审判工作以来,陈章军先后审理案件200多件,调撤率达86%,曾获得全院办案能手、“2016年度云南十大法治新闻人物”等称号。

“‘法安天下,德润民生。’是我一生不懈的追求。”陈章军说,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达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的统一是他职业生涯的风向标。他将一直在维西这片热土,坚守对法治的信仰。(余丽芹) 

 

 

责任编辑:拉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