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高谷深的雪域高原 奔流不息的金沙江水 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迪庆人 而一座座跨江桥梁 不仅将天堑变成通途 还无声地记录了历史 今天的故事 从三座金沙江跨江大桥说起 从香格里拉市区驱车往德钦方向进发,由尼西乡进入奔子栏镇境内时,就见在金沙江岸百米范围内,并排横跨着三座大桥,它们由窄到宽、由小到大,桥面材质也从木板、水泥到柏油的变化着……三座桥就像“年轮”一样,一一诉说着金沙江畔交通的变迁,见证着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历史文化的发展。 贺龙桥建成旧照。 一座桥见证一段历史 三座跨江大桥中有一座名叫贺龙桥,这是1959年建成的架钢索木板桥面吊桥,全长108米,宽5.6米,载重限10吨。历经近60年的风风雨雨,这座桥现已是危桥,再不能承载过往行人,但在迪庆人民心中仍占据着重要地位,承载着一段难忘的历史记忆:1936年,红二、六军团在贺龙、肖克的率领下长征经过奔子栏镇叶央村,将翻身解放的福音和红色革命的火种带到了德钦。为纪念途经此地的贺龙元帅,1959年,迪庆建成了横跨金沙江、连接滇川两省的贺龙桥。 “贺龙桥是当时迪庆境内横跨金沙江的第一座跨江大桥。”居住在叶央村格朗水村民小组、现年74岁的次里扎史老人,亲眼见证了三座跨江大桥的建设和由此带来的翻天覆地改变。 次里扎史老人告诉记者,与贺龙桥一同建成的还有国道214线香德段(土路)。当时,村子旁边的公路上偶尔会有几辆车驶过,村民们纷纷到路边围观,第一次见到这种带着四个轮子会跑的家伙,很是好奇。“虽然现在跟年轻人讲起这些往事,他们会觉得很荒谬,但在当年看来,汽车确实是个很稀奇的物件。”次里扎史回忆道。 在香格里拉市尼西乡与德钦县奔子栏镇之间还没有贺龙桥联通金沙江天堑之前,江两岸的人们只能乘一叶小舟,来回摆渡金沙江。相互运送货物时,往往会全村出动,分别到江两岸搬卸货物,不仅费时费力,还不安全。当时,金沙江两岸的人们迫切需要一座桥,于是,贺龙桥在时代的呼唤声中闪亮登场。“桥工队建造贺龙桥时,建造材料都是由江两岸的兵站负责用船一点一点运送,费了很多心血。”次里扎史老人边回忆边向记者诉说当年架桥的种种艰辛。 1991年建成的永久性水泥桥。 一座桥连接一方土地 贺龙桥的建成,有效解决了德钦人民的出行难题,货物可以从外面运到德钦县境内,当地经济社会有了较大发展。但由于大桥的使用寿命有限,桥面比较狭窄,承载能力不足,货车驶过大桥前,需卸下一部分货物在桥边,待货车过桥后,再用推车将货物运至对面重新装车才能继续前行。次里扎史老人回忆道:“当时,在桥边设有一个兵站,专门负责桥面运输工作,运送大量货物过桥还是比较麻烦的。” 现实需要一座更大承载能力的桥,于是,1991年政府在贺龙桥旁修建了一座永久性水泥桥,桥长125米,车道宽8.5米。“新的水泥桥建成后,交通更加便利了。加上包产到户后家庭经济收入有所增加,到上个世纪90年代时,我终于第一次坐上汽车走出奔子栏,跨过江桥,去了一趟中甸(现香格里拉市)。在此之前,由于交通条件和个人经济能力有限,我最远也只到过奔子栏政府所在地。”次里扎史说。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水泥桥日渐无法承载巨大的交通压力。2010年1月国道214线香德二级公路开工建设,2012年8月金沙江大桥顺利架设完毕,次年香德二级公路部分路段通车,从奔子栏镇到香格里拉城区只需半个多小时车程。一座跨江大桥将德钦县和香格里拉市的距离拉得更近了。 2012年建成的国道214线香德二级公路金沙江大桥。 一座桥推动一方发展 国道214线香德段土路建成至改革开放初期,人们驱车从德钦县城出发到中甸县城至少需要一天时间,到2003年香德油路建成时需要6至7个小时,而如今车程缩短至2个半小时左右,大大节省了人们的出行时间。这不仅得益于公路的加宽、路面的优化,更是一座座跨江跨河大桥和公路桥梁的架设,缩短了迪庆各族群众的出行成本。 奔子栏镇叶央村格朗水村民小组的余登现年60岁,是当地通路架桥后的直接受益者之一。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大学毕业的余登被分配到中甸县电信公司工作。当时,奔子栏与外界连接的只有贺龙桥和一条土路,家与单位之间虽相距不远,但回家一趟可不容易,余登搭乘中甸至德钦客运班车,路上需花费半天的时间,而且车上十分拥挤,余登只好选择在逢年过节时才回家探亲。2003年香德油路建成通车后,余登的回家车程只需要1个多小时。30多年的岁月里,余登不知在贺龙桥、水泥桥、金沙江大桥上往返过多少回,也见证了回乡路由土路到油路再到二级公路的变化。“退休后闲暇时间更多,我经常会回老家找亲戚朋友闲聊,现在从香格里拉市区出发,到老家只需要半个多小时,也少去了路上的颠簸和折腾。”余登感慨道。 不仅老一辈迪庆人亲身感受到公路、桥梁给生活带来的便利,奔子栏镇的年轻人也深切体会到了“致富路”“致富桥”的意义。从2016年开始,叶央村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水果种植,格朗水村民小组村民鲁茸史老瞄准商机,向村民收购蔬菜水果后运至香格里拉城区销售,收益可观。“现在交通十分便利,从村子到香格里拉城区只需要半个多小时,运到市场时蔬菜水果还很新鲜,消费者十分喜欢。”鲁茸史老说。 一座桥所承载的不仅是一段历史,更承载了百姓对生活的新希望。架设桥梁、修建公路后的奔子栏镇经济社会得到快速发展。据统计,目前,全镇有酒店62个、餐馆72家。这里的无公害蔬菜、水果走俏市场,旅游服务和工艺品制作销售逐渐成为促进居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 这三座横跨金沙江大桥的故事只是德钦交通发展变迁的一个缩影。经过改革开放40年,如今的迪庆,建成的跨江跨河桥梁不计其数,遍布各个乡镇,这些桥梁在替代船舶、溜索,担当百姓跨江河“天堑”卫士的同时,有力推动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王靖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