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青基会:精准扶贫让孩子有信心未来有希望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4-04 10:26:13

全校文科第一名,篮球比赛高一年级理科女子组第一名,文艺汇演高一年级一等奖……这些都是张若愚和她所在的直过民族“华商希望班”取得的骄人成绩。

普洱市直过民族“华商希望班”是云南省第一个面向直过民族地区招生的免费高中班。经普洱8县1区团委的推荐,50名布朗族、佤族、傈僳族等家庭经济困难、品学兼优的初中应届毕业生进入这个班。他们中有的是孤儿、有的是单亲家庭、有的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有的是脱贫攻坚建档立卡户。

由于特殊的历史、地理、社会发展程度等原因,“直过民族”聚居区一直是云南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为此,共青团云南省委、云南青基会从实施公益扶贫、教育扶贫入手,助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通过长江商学院华商领袖班每学年资助善款30万元,于2016年9月1日在云南省普洱市思茅第一中学开设了“华商希望班”。在学校的关怀和学生们的共同努力下,“华商希望班”同学们的整体成绩名列全校前茅。

“我们希望这个班能帮助‘直过民族’贫困家庭品学兼优学生提升素质,有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增强他们参与公平竞争的能力。”共青团云南省委副巡视员、原云南青基会理事长沈光鑫说。

据了解,自2013年开始,李东生、魏雪夫妇通过中国青基会向云南青基会持续性捐助善款,在大理一中设立了“华萌班”,已经连续五年每年面向云南贫困地区招收50名家庭经济困难、品学兼优农村籍初中生。2016年,第一届“华萌班”受助学生和敏,以理科702分的成绩获得大理州理科状元,位列云南省理科第27名,当年全班50人参加高考,600分以上26人,其中45人进入一本,5人进入二本高校就读;2017年,第二届“华萌班”再创佳绩,“华萌学子”柳博元、张铭分别夺得大理州应届考生文科第一名、第二名;“华萌学子”王志强夺得大理州应届考生理科第一名。全班49名参加高考的学生,600分以上有21人,48人进入一本高校就读。

近年来,云南青基会尝试在深度贫困地区的高中学校开设更多的“希望班”,免费招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高中教育。除“华商希望班”和“华萌班”外,在亮创教育助学基金、澳大利亚培正锋社张振文纪念基金会的支持下,今年,云南青基会还将分别在楚雄州第一中学开设“亮创希望班”,临沧市沧源县民族中学开设“培基希望班”,各招收50名当地家庭经济困难、品学兼优的学生,资助他们完成高中阶段的学业。

除此之外,云南青基会还设立了“爱心励志基金”,为家庭经济困难、脱贫愿望强烈、有劳动能力并愿意支持子女上学的农户提供无息贷款。该基金由香港爱心人士杜彼得、刘伟杰和邵贤伟共同捐款300万元设立。每年为贫困农户提供每户3000元至10000元不等无息贷款用于生产发展。一年内还款,第二年再借。

为了防范借贷风险,减少单个农户抵御市场的风险,一些团县委在项目实施中,主动帮助农户联系企业,以“公司+农户”和“公司+协会+农户”的方式来运作。不仅保证了农户的收益,使他们学到了技术,也为公司提供了货源和“季节工”,使“爱心励志基金”的安全性得到提高。

就在3年前,云南大理州弥渡县保邑村的农户杨明一家的年收入还只有1.5万元,自从获得“爱心励志基金”的资助后,如今这个数字已然翻了一番,达到了3万元。

“只要孩子们愿意读,我们想办法也会供,一直让他们读到大学毕业,”杨明说,尽管生活仍然艰难,但在昆明读大学的女儿和读中专的儿子,给了他无限希望,“家里有一个在外工作的人,脸上也光彩。”

“这个项目的实施,使农户认识到没有知识和技能就无法改变贫困的现状,让农户明白要发展生产,提高生活质量和水平,就要掌握新的生产知识和技能,理解了教育和发展的联系,坚定了送子女上学的信心,”云南青基会项目负责人介绍。

而今,公益扶持基金已先后在七个州市16个县(市、区)实施,为1471户家庭经济困难青年贫困农户每年提供3000元至10000元不等的无息贷款,支持其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及手工业项目,为农户家庭增加收入达728万元,资金的收回率达99%以上。所扶持的农户,有的已成为村里带头致富的骨干人才,有的孩子已有大学毕业。

27年来,云南青基会始终坚持“通过资助服务、利益表达和社会倡导,帮助提高青少年能力,改善青少年成长环境。”的机构使命,持之以恒为云南青少年服务,积极促进云南青少年公益事业的健康发展,在通过教育扶贫、智力扶贫、医疗卫生扶贫等有效的公益扶贫举措助力我省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工作中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和应有的贡献。截止2017年底,云南青基会累计筹款8.87亿余元,援建希望小学1833所,援建希望小学升级配套项目1314个,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大中小学生180857人,其中大学生19022人,中小学生161835人,培训乡村教师218期17025人,救助家庭经济困难患病青少年1882名。

“扶贫最终的目的、最好的效果,是帮助困难人口在改善生活之时,摒弃既有观念的糟粕,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沈光鑫说,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在摆脱物质贫困时,走出精神贫困,让公益事业在良性循环中运行。(来源:云南网)

 

责任编辑:李毅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