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靖萍 益西和他的“宝贝” 德钦县奔子栏镇是茶马古道重镇,这里的木碗生产历史悠久,自古就有“木碗之乡”的美称,其中以奔子栏益西藏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所产的木碗最具代表性。近年来,益西本着手艺人的责任感,不断发展创新木制品技艺,让小小的木碗、糌粑盒等藏族传统木质手工艺品走向更大的舞台。 藏族诗歌《情人般的木碗》这样唱道:“丢也丢不下,带也带不走;情人是木碗该多好,可以揣在怀里头。”藏族人把木碗比作“情人”,可想而知木碗在藏族生活中的重要性。益西小心翼翼从厨房拿出一对木碗套装,“对于藏族而言,木碗不仅是生活必需品,也是一种身份象征,现在我拿的是我和妻子用的木碗,一般来说男人用的木碗大一些、粗壮一些,女人用的木碗小巧精致,以前出远门或者做客时会带上自己的木碗套装,里面的木碗用来喝茶,外面的碗套用来盛菜、盛饭,这样干净又卫生。”益西说,“糌粑盒也是藏民家中必备的物件,特别是新人结婚、乔迁新居等重要场合,糌粑盒都是重要的饰品。” “现在,它们已经不再是吃饭喝茶、盛放糌粑的器具,很多人购买木碗、糌粑盒都会收藏起来或者用作家里摆件装饰,它的收藏价值逐年增大。” 在意识到藏族手工艺品身份逐渐转变、价值不断提升后,益西决心把以藏族木质手工艺品为依托的藏文化推广和发扬出去。2009年,益西做了一次有益的尝试,他制作了一对高1.6米、直径1.2米的糌粑盒,这是目前藏区最大的糌粑盒,他希望申报成为吉尼斯世界纪录。 一个木碗的制作要经刮灰、上漆、晾干等20多道工序,它既是生活用品,也是工艺品。黝黑、壮实、长发飘飘的益西带记者参观了木碗制作工艺。“木碗、糌粑盒等物件使用的是植物漆,这是藏族古老技艺。” 以前奔子栏木制品用的都是原生态植物漆,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省时省工的化学漆取代了费时费事的植物漆,到2004年时,掌握植物漆工艺的仅剩一两个老艺人的徒弟。 在早年经商和开办木碗厂期间,益西发现,从各地收集到的古木碗、古糌粑盒使用植物漆,经久耐用、色泽亮丽,只要不摔坏,即使放了几十年、上百年仍然像新的一样。再看看用化学漆做的器具,没过几年光泽度就大打折扣,而且化学漆对人体有一定损害。益西决心恢复植物漆这个古老的技艺。2012年开始,益西几经尝试,经历了5年的探索,终于在2017年成功恢复植物漆工艺。 “在5年的时间里,我们试着生产植物漆,但涂到糌粑盒、木碗,表面形成颗粒物,还没有光泽,这些问题可难坏了我们。”益西说,“后来,我尝试使用银箔来勾画花纹,由于经验不足、制作技艺不成熟等原因,做出来的糌粑盒花纹会裂开,光泽度也达不到要求。”益西了解到成都有油漆师傅将化学漆与植物漆混合使用的成功案例,就到成都聘请油漆师傅到奔子栏共同研究糌粑盒的植物漆工艺,经过多次实验,终于成功了。 工艺问题解决了,益西又迎来一个新问题:采用植物漆材料制作的木碗、糌粑盒等工艺品虽然精致漂亮、对人体无毒无害、收藏价值高,但由于工期长、原材料成本高,销售价格也随之上涨。原先使用化学漆时,一个师傅1天能画10个糌粑盒花纹,半个月能出一批成品,现在使用植物漆,一批成品最少需要3个月才能制作完成。大部分消费者虽然喜欢,但难以接受比以前翻了几倍的价格,导致传统手工艺品销量下降。面对这样的窘境,益西看得开,“虽然销量下降,但我们的品质上来了,我相信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我们的产品,支持我们的产品。” 益西从2004年创办加工厂以来,产品逐渐由木碗扩大到藏式糌粑盒、藏式家具等,在云南、西藏、四川、青海等地很受欢迎。他说,制作传统木碗有刮灰、上漆等多道工序,使用环保天然土漆,晾干必须在独有的恒温房进行,糌粑盒上绘有藏八宝、牡丹花、藏式万不断、长寿图、二龙戏珠等图案,寓意吉祥如意。 现在,益西的儿子次里品初从父亲手里接过了这根“接力棒”,父亲教儿子传统技艺,儿子帮父亲开拓市场。益西说:“公司注册了商标,去年我儿子还参加电商培训,计划把工艺品推向更远的市场,让更多人了解我们的文化。” 除了制作手工艺品,益西还在传统藏式房屋里开设手工艺品和奔子栏传统古物收藏两大展厅,逐步探索建设集观光旅游、手工艺文化展示于一体的藏家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村,展示奔子栏藏族的民俗文化和茶马古道文化。 在创业过程中,益西热衷社会公益,工厂招收的10多名工人有一半是轻度残疾人。“只要眼能看、手能用,就能在厂房里工作。这里,包吃包住,月工资3000元。我希望家人好,身边人好。”益西说。 益西开办的德钦县益西藏文化产业有限公司,2007年至2012年被德钦县评为扶残助残先进单位,2013年被州残联确定为残疾人就业培训中心、国家民委授予民族用品定点企业单位。面对荣誉,益西没有变得浮躁,还是一如既往地把心思放在制作木质手工艺品上、放在发扬藏族传统文化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