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二月,省级文明村——维西县保和镇永春村白帕塘村民小组青山环抱、绿水长流、桃李芬芳,置身其境令人心旷神怡。这里曾经是茶马古道上的驿站,“五里一塘、十里一铺”是它繁华的模样。如今,这里没有了马铃的“叮咚”,没有了“马锅头”的吆喝声,也没有夜晚熊熊的篝火。然而,紧跟现代文明,这里的群众迅速走向秀美、富美、和美的生活。 随着天气转暖,前来白帕塘游玩的县内外游客一天天增多。“这里环境好,我们家喜欢来这里游玩。”来自昆明的游客张先生满脸堆笑,“最近几年,我每年都带着家人自驾来这里玩,吃这里的铜锅鱼、火腿、土鸡,欣赏这里的美景,享受田园牧歌般的生活。”从前年开始,居住在维西县城的部分退休干部组建了钓鱼协会,他们经常相约着来白帕塘开展钓鱼比赛。 环境优美乐了游客,富了群众。“我们白帕塘是远近闻名的文明村,全村唯一的一个贫困户也在前年摘掉贫困帽子了。我们正将白帕塘村民小组作为创建‘四美’的标杆,号召全村群众向白帕塘村学习。”永春村党总支负责人自豪地说。 白帕塘的成功经验的确值得学习。这个只有32户人家(包括24户傈僳族和8户汉族)的村子,其中29户养殖生态鱼,鱼塘总面积51亩,每亩年产值18000多元。还有2家规模较大和5家规模一般的农家乐,规模较大的2家农家乐年收入都在12万元以上。村里还有一家生态养猪场,每年出栏无公害肥猪140多头。现在,白帕塘的群众家家种植无公害蔬菜,户户都养殖生态鸡。除一户特殊家庭外,其余农户每年收入都在万元以上,每家都有一辆摩托车,有9户人家有生产用的三轮摩托运输车,还有两户人家买了小轿车。附近村的群众都说:“白帕塘是名副其实的富裕村。” 连日来,白帕塘先后迎来4批参观学习的团队,白帕塘的“优美、富美、和美”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我们的幸福生活是靠勤劳的双手创造出来的,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出路!”每接待一批学习参观团队,曾经担任过白帕塘村村民小组长和护林员的老共产党员邓学章总会说出这句话。 “不错,白帕塘群众的好日子是干出来的!”邓学章说,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白帕塘村民小组都是靠砍柴卖、烧炭卖过日子的贫困山村。砍柴卖,烧炭卖是重体力活,辛苦了一年连解决温饱都难,更别说孩子读书,生病就医了,村里人都期盼着能过上安稳的生活。 1998年国家实施天然林禁伐政策,砍柴卖、烧炭卖的路子走不通了。作为村民小组长的邓学章又开始研究新路子。“当时我就想,我们这里气候这么好,水质也不错,能不能养点鱼呢?”邓学章回忆说,“想了我就开始付诸实践,没有经验我就研究《农村百事通》《农村池塘养鱼知识》等书籍,学习池塘养鱼知识,并把我们家的一片沼泽地开挖成近3亩的鱼塘。之后,我又从大理买来了鱼苗,在我们村乃至维西县第一个养起了生态鱼。一年后,我的生态鱼在维西县城以高出外地鱼两倍的价格被消费者抢购一空。”尝到甜头的邓学章信心更足了。他紧接着又开挖了两个鱼塘,自己动手建设了具有傈僳族风格的休闲山庄。2010年,邓学章的农家乐开门迎客了,生意一天天火了起来。但邓学章并不满足,他边经营自己的生意,边鼓励带动其他村民靠生态环境改变贫困的生活。 “邓阿老是我们村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他成功走出了一条把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的道路。在邓阿老的带动下,我们家也建了鱼塘,养起了生态鱼,开办了农家乐,走上了致富路。邓阿老是汉族,但他和我们傈僳族群众亲如一家,我们向他请教,他会毫不保留地把他的实践经验教给我们,还随时到现场给我们作技术指导呢!”傈僳族青年余加其说。余加其家的山庄规模仅次于邓学章家。 就像余加其所说的一样,这个由傈僳族群众、汉族群众组成的村子,互帮互学,共同进步。 “我们村的旅游业发展起来以后,也带动了附近村的特色产业发展。随着游客的增加,光我们村自己生产的生态鱼、火腿、土鸡、无公害蔬菜等根本满足不了需求,我们就去附近几个村子收购这些食材,增加他们的收入,让他们早日脱贫。”余加其说。 是什么呵护了青山环抱、绿水长流的白帕塘?答案就是植根在白帕塘群众心中的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我们村把保护生态环境纳入村规民约,划定永久保护区,不允许砍伐活立木。群众们都很自觉,人人都是义务护林员。家家户户烧水做饭用现代家电,洗澡用太阳能热水器,取暖用电暖炉。不砍柴也能过上幸福新生活。”邓学章的女儿、永春村委会副主任、村妇女主任邓永珍说。 保和镇政府副镇长赵晓军对白帕塘村民小组群众的思想境界赞不绝口。去年年初,镇政府决定在白帕塘村实施“传统村落改造项目”,但该项目没有征地拆迁款。当时,镇里、村里的干部都很犯愁,担心群众不同意让地而导致项目“流产”。于是他们先找来了村里的共产党员,商量怎样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党员们的发言让参加会议的镇、村干部吃下了定心丸。大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政府搞传统村落项目建设,是支持我们搞乡村旅游业,我们不能因一点小利益就把大事情耽误了。我愿意让出自己的土地支持项目建设,全力确保项目落地实施。” 通过实施“传统村落改造项目”,白帕塘进村公路从2.5米拓展到4米,占了沿线12户人家的土地,修排污管道占用8户人家的土地,但没有一户有怨言。 “我们村30年来没有发生过一起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村里没有酗酒的人,没有吵架的人,更没有打架的人,大家和睦相处,其乐融融。”邓永珍自豪地说,我们有决心争创全国文明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