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飞针走线中传承“非遗”——记香格里拉藏族服饰缝纫技艺人洛桑区扎和顿珠卓玛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3-25 09:35:16

顿珠卓玛缝制传统服饰。

客人选购服装。

顿珠卓玛教女儿裁剪技艺。

洛桑区扎家制作的传统藏族服饰。

香格里拉市藏族聚居的东旺、格咱两个乡,地处川滇边界,历史文化积淀丰富,特别是这一带藏族传统服装,用料考究、做工细致、色彩斑斓,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

故事主人翁是一对缝制传统服饰的藏族夫妇顿珠卓玛和洛桑区扎,他们在当地很有名气,来自吉迪、纳格拉、格咱、翁水、浪史、东旺等地的乡亲们经常来找他俩量身订制藏装,夫妻俩用精湛的手工缝纫技术缝制传统藏族服饰,用40余年的飞针走线完美诠释了香格里拉藏族传统服饰的价值。

因线牵缘 共度人生

顿珠卓玛出生在东旺乡胜利村,她和姐姐从小跟着父亲学习一些简单的缝纫技法,模仿父亲的样子穿针、引线、剪裁。幼年的顿珠卓玛对布料和针线有着独特的喜爱,无论在田间地头或是放牛路上,顿珠卓玛的兜里总是揣着几块破旧的布料和一根铁针,劳作之余,村里的小伙伴在田边地头玩耍,顿珠卓玛却随手掏出一块块残缺的布料,在上面缝缝补补,哪怕双手被针划得伤痕累累,依旧不放弃。那时,只要村里小伙伴的衣服有划破或是撕破的,都会第一时间找到顿珠卓玛,她总是耐心地变着花样给小伙伴们进行补救,根据破洞的大小,时而绣上花花草草、时而绣上蝴蝶飞舞,总能把残缺的地方遮盖完好。

16岁那年,顿珠卓玛嫁到了格咱乡木鲁村浪史村民小组,巧的是,她的丈夫洛桑区扎也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民间裁缝。由于钟爱缝纫技艺,两个心灵手巧的俊男靓女组成了幸福的家庭。洛桑区扎的裁缝技术是舅舅传授的。舅舅曾经在噶丹·松赞林寺为僧,给寺里缝制佛衣的师傅当下手,正是这样的差事,使他学会了一整套缝制藏族传统服装的技艺。后来,他返回家乡,在生产队做裁缝,裁缝的工作方便群众,还增加生产队的收入。他发现侄儿洛桑区扎对缝纫技术有些天赋,便把所掌握的藏族传统服装制作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侄儿,希望侄儿继续当好裁缝,把传统手工技艺完整保留下去。

牢记着舅舅的话语,夫妻俩在家里开起了简易的裁缝铺,当时家里条件不好,上有老人要照顾,下有三个孩子要供养,裁缝铺没有像样的缝纫机,只有几把磨得破旧的木尺子,两三把大剪刀和一箩筐颜色各异的线团,顿珠卓玛把这些宝贝挂在柱子上,生怕孩子们玩耍时不小心将线团弄丢弄乱。

平时,洛桑区扎一边熟练操作舅舅传授的缝纫技艺,一边向顿珠卓玛讲解各地藏族服饰的特点。“东旺妇女藏服和格咱妇女藏服基本一样,不过要注意裙尾的褶皱处不同,翁水妇女藏服的背部和手袖处要缝上一块色彩鲜艳的丝绸布料。”

夫妻俩用传统针法,结合当地藏族文化,顿珠卓玛量体、选料,洛桑区扎裁剪、缝制,缝纫的流程繁杂费时,夫妻俩从不怠慢,经过数十道工序缝制,努力把藏服做得完美精致。村里人喜欢来找夫妻俩量身定做藏服,还有一些贫困家庭经济困难,夫妻俩就用剩余布料拼凑加工成藏服,免费送给同村贫困家庭。“顿珠卓玛量体裁衣,大小合适,穿上身特别暖和。”卓扎爷爷高兴地说。

留住手艺 代代相传

高海拔的农村生活,少不了放牧、劈柴、喂马,牧场经济是维持日常生活的重要来源。每到夏季,洛桑区扎就要到雪山牧场放牧,家里的裁缝铺由妻子来打理。牧场上有许多缝制皮具的老人,洛桑区扎总是认真地向老人请教缝纫技术,基本掌握了用动物皮子缝制各类皮具,并把它运用到传统藏族服饰上。回到家后,洛桑区扎便把学来的缝纫技艺教给顿珠卓玛,夫妻俩相互学习、相互探讨,完好保留了手工缝制工艺技术,有的还进行创新。

时光荏苒,裁缝铺里的订单越接越多,顿珠卓玛的烦恼也随之而来,如今的年轻人选择到城里打工,没人愿意干这细活,传统藏服制作逐渐被机器取代,传统手工技艺面临没有人继承和失传的危险。顿珠卓玛寻思着,要不将店铺适当扩大一些,选购两台像样的缝纫机,再准备一些质量上乘的布料供客人选购,不仅可以方便客人,给客人提供优质的服务,还可以招上一些学徒,传授传统服饰手工技艺。2013年,夫妻俩终于把裁缝铺搬到香格里拉市区,并取名“特瓦阁藏装精品店”,进入店内,挂满各式各样藏族服饰成品,店铺中央摆放着两台缝纫机,场地宽敞明亮、服装款式齐全、五颜六色的布料吸引了不少客人。同时,夫妻俩把传统手工技艺传给女儿,希望女儿继续这份事业,传承下去。

顿珠卓玛夫妇在漫长的缝纫路上搀扶前进,在飞针走线的生活里不断提高自身的手工技艺,一件件传统藏族服饰后面,都有夫妻俩的心血和汗水。(和娇)

责任编辑:李毅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