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一大早,德钦县霞若乡农户此里茸把新买来的微耕机搬出来给它“拜年”。“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微耕机取代了传统农具,我得给它好好拴上香柏树叶子,祈求一年顺顺利利、平平安安。”此里茸说:“过去一到耕种时间就犯愁,家里10多亩地全靠我和媳妇、儿子人力耕种,庄稼种完,人也累得趴下了。自从买了微耕机,真是省时又省力。” 近年来,霞若乡大力推广普及机械农具,实现机械化耕种,节省了劳动力、提高了生产效率。 几年前,此里茸家10多亩地,3亩种植马铃薯、1亩种青稞,其余的地种玉米。由于他长年患病,儿子有时外出打工,家里劳动力缺乏,春耕农忙时节,只好请人翻整土地,每年花费2000多元。家里买了微耕机,此里茸难掩心中欢乐:“我们村日照充足,适合发展经济作物,今年想把10多亩地全种马铃薯,要指望微耕机这个好帮手了。” 据了解,每年春节正月初一是霞若乡傈僳族群众最忙的日子,当天早晨,家中的长者和男子要给家里的粮库、畜圈和农具进行一次传统祭拜仪式,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祭拜前需要准备香柏树叶、新鲜采摘的梅花和正月初一早上新打来的水制作的油煎饼子,这三种不同类型的材料代表着不同的颜色,预示着新的希望、新的开始。村民们通常拿几枝香柏树叶、一株梅花用一根细线固定在需要祭拜的东西上,再把一个油煎饼子夹放在叶子和梅花中间,然后老人唱祈祷词,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平平安安。 (记者 央金拉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