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凌晨,新客站的人流并没有因为夜深而减少。 凌晨2点的新客站依旧乘客如织。新民晚报新民网记者 萧君玮 摄 下同 车站的出发口外,推着拉杆箱、提着包、反复确认手中车票的人们,从熟睡的上海踏上春运归途。越是靠近年关,乘火车回家的人数越是多。2月10日,上海火车站、上海虹桥站、上海南站三大火车站的春运单日客发人数首次突破了50万大关,春运已正式进入了高潮。 在寒夜候车的人群中,襁褓中的孩子已经熟睡;靠墙蹲着的大叔等候得无聊了,手机里的热门剧集是他绝佳的“伴侣”;三四个年轻人更不忘借着昏黄的灯光,摆好姿势,在离开上海前与火车站来上一张自拍。候车室灯火通明,旅客们在等候自己那一班开往家的列车,另一头等着的是家人的期盼。 跟随记者的镜头踏上K5542次列车。新民晚报新民网记者 蔡黄浩 萧君玮摄制 安徽阜阳,距离上海近700公里。凌晨2点半,新民晚报融媒体记者搭上了春运时临时加开的K5542次“共青团号”列车,耗时12个小时,和700多名旅客以及38名列车员一道,去寻找开往春天的故事。 2:26 “呜”……汽笛鸣响,列车员放下踏板,确认门锁……K5542次列车沿着轨道缓缓滑行出站,上海站逐渐被这绿色的车厢抛在身后。车长黄凯是个八零后,今年三十整。而他已经参加工作八年,可以说,近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火车上度过的。 车长黄凯整装上岗。 之前,他跑的线路是往返于上海和西藏之间,“线路连接繁华与美丽,今年春节服务春运,责任更重了。”首次被抽调前来执行增开列车任务的他始终面带笑容,“到阜阳目前就只有普速列车,这列绿皮车虽然要开近12个小时才能到阜阳,但依旧满满当当。” 巡车是列车员最基本的工作之一。 进入下半夜,车厢内渐渐安静下来,乘客进入了梦乡。列车员们的工作还在进行,他们执行倒班制度,车辆24小时都需有人值守。 这班列车是“共青团号”,车上年轻人很多。车上年纪最小的列车员朱陆坚精神抖擞,小伙子是1996年出生的,目前只有22岁。第一次手握“万能钥匙”执行春运任务,让他有些小兴奋的同时,也感受到列车员的辛苦。 另一位第一次执行春运任务的“新人”潘玲琳93年出生,是党员。在她的值班室内,小桌板上放着安全牌、警示带,一份列车时刻表上密密麻麻地标记了各式符号。这是作为新手,她为自己做下的笔记。潘玲琳说,自己之前喜欢出去玩,也选择动车高铁之类的,但作旅客和列车员的感觉不同,自己跑了这次春运,对这份职业的归属感更强了。之前一次试跑过程中,也是到阜阳,一位妈妈要下车行李太多要搬动,她放心地将怀中的孩子交给小潘说“麻烦你帮我抱一下”。这份对列车员的信任,让她对自己的职业更多一份理解。 6:30 天蒙蒙亮,列车苏醒了。折腾了半宿的旅客经过短暂的休整,泡水的泡水,洗漱的洗漱,许多人看一眼窗外,仿佛是确认一下到了哪里。热腾腾的喧闹出现在各个车厢内。 绿皮车满载着乘客奔向各自的家乡。 上海和阜阳之间,暂时没有开通高铁或动车。安徽、四川等作为劳务输出大省,这个方向的出行需求很大。每到春运,“绿皮车”就成为了这期间带客回家的主力。从各地调来增援的火车一列又一列,火车上的列车员们,也在送客迎客之间,度过自己的春节。 前阵子刷屏网络的短片《三分钟》,可以说拍进了铁路人的心坎儿里。黄凯回忆,片子刚出来的时候,朋友就转给他看。不知不觉看了好几遍,可以说是深有感触。身为一个列车长,他这些年回家和爸妈一起度过的春节屈指可数。 对家的期盼,贯穿春运的始终。无论是车厢里拖儿带女举家出游的旅客,还是独自上路的打工族,抑或是职责所在的铁路职工,对家的向往是一模一样的。黄凯说,每到除夕,假如在火车上度过,肯定会给爸妈去一通电话,聊上几句。“假如轮到有休息,最想的就是在家陪陪爸妈。” 10:30 十二个小时的旅途过去了三分之二,黄凯和同事们也没闲着。为了让旅客开心回家,这班春运列车上,列车员们准备的“小心思”还真不少——列车员们一节节车厢的送“福”字。还准备了“猜谜语”的小游戏,答对问题有小奖品相送,此举一下吸引了注意力,大受小朋友们欢迎。 见到“福”字,许多旅客的第一反应是拿出手机扫一扫。 当“福”字伴随着列车员的脚步传递,欢声笑语在一节节车厢内传递,旅客人手一张大大的“福”字,过节的气氛愈发浓烈。随着列车行进,不断有旅客半途上车,车厢里的人越来越多。 旅客闫女士接过“福”帖,就拿起手机开始扫“福”玩游戏。带着孩子从乌鲁木齐转多辆车回家的她,虽然舟车劳顿,但喜悦之情掩饰不住。她直言,这么多年春运回家,这次最热闹。 车厢的连接处,有人蹲在过道过过烟瘾。熬了一夜的李大伯在外打工十年,一家老小都在等他回家。面对镜头,他那满是褶子的脸上,同样挂满了疲倦盖不住的笑容。 整节车厢的旅客和列车员手拿“福”字合影。 “来来来,拿到福字的我们合个影!”黄凯一番张罗,呼啦一下窄窄的过道里被红彤彤的“福”占领了——每张脸都笑得灿烂。 12:30 车终于到达了阜阳站。还没到站时,旅客们早早搬下行李,穿上外套。在门口排队等候,“归心似箭咯!” 列车员们在火车上过生日。 送走最后一位旅客,一场特殊的生日派对在车厢内举行。主角,是两月份过生日的列车员们。谁说集体的温暖不能走心?正日子过生日的列车员王炯,今年是头一次参与春运,这位铁路新人边吃着蛋糕边诉说着内心的澎湃,“有些自豪又有些兴奋。” 另一位参加集体生日的车长俞文骏,挥刀切开大蛋糕。他在车上已经过了六个生日了,对于春节、生日不能和家人一道,他显得习以为常。家人的支持,是铁路人坚强的后盾。 停车一小时,长长的车厢挂上新车头。方向上海再次出发,又是十个小时的长途跋涉。 00:20 经过近20个小时,我们乘坐的列车再次回到了上海站,新的旅客翘首以待,准备踏上这班回家的列车。春运期间,除了有动车、高铁这样高速的选择之外,经典的绿皮车也在持续发挥着它们的作用。 人来人往,列车又即将满载旅客出发。 如果说高铁、动车组成了全国铁路干线的“大动脉”。那么,在这深夜执行增能、增援的悠悠绿皮车,让回归小城、乡镇这些“毛细血管”的人们,也有了回家的路。 结束了一整天的采访,挥别黄凯和他的同事们,我们下车了。走出车站,站前广场上似乎比昨天此时更热闹了。背后响起熟悉的汽笛声,这班“共青团号”上的列车员们,还有两天的路要走。 川流不息的人潮,“马不停蹄”的春运。这春运临客上的20小时,正如年末大迁徙中的一个截面,由我们共同演绎。(新民晚报新民网记者 萧君玮 蔡黄浩 董怡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