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西县农科局专家向攀天阁乡美乐村民传授秦艽高稳产技术。 脱贫摘帽“火车头”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过去,冬天没事情干,也没有钱赚。一个冬天都闲过了。现在哪里舍得闲啊,冬天有事情干,有钱赚,闲一天就少收入一两百元钱!去年,我们家收入突破2万元,再这样干上几年,我们家就过上小康生活了。”摘掉贫困帽子的马边海傈僳族汉子蜂德中的话道出了马边海从冬闲变冬忙的的原因:“扶贫资源紧跟建档立卡户走、建档立卡户紧跟能人走、能人紧跟专业合作社走、专业合作社紧跟龙头企业走、龙头企业紧跟市场走。” 去年以来,维西县通过创新实践形成了“县有龙头企业、乡有能人聚集、村有集体经济、组有专业合作社、户有产业覆盖”的发展思路,坚持和强化了“五个紧跟”“三个紧扣”的产业扶贫措施。“五个紧跟”即:“扶贫资源紧跟建档立卡户走、建档立卡户紧跟能人走、能人紧跟专业合作社走、专业合作社紧跟龙头企业走、龙头企业紧跟市场走”;“三个紧扣”即:紧扣扶志,激发内生动力;紧扣扶智,提高综合素质;紧扣扶制,积极探索和建立多种形式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构建以“公司+专业合作社+建档立卡贫困户”为主的多种发展模式,呈现出“有龙头企业拉动、有致富能手带动、有集体经济推动、有专业合作社驱动、有帮扶产业促动”的良好效应,不断系紧了企业(公司)、集体经济、专业合作社和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利益共同体链条,切实增加了贫困群众的收入。 新举措催生产业扶贫满园春色。2017年,维西县发展村级集体经济117个、协会及专业合作社428个,覆盖79个村,建档立卡贫困户8335户。全县农村致富能手从年初的375人增加至1269人,精准扶贫产业蓬勃发展,特色生物产业产值达到11.8亿元。 “比学赶超”好风尚 建功新时代 ,争当领头雁。“入党积极分子余志海创办专业合作社带领62个贫困户走上创业脱贫路;共产党员李文忠创办普顺专业合作社发展天麻产业带动24户建档立卡户走上脱贫路;普乐村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义务帮助三户缺少劳动力的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建设安居房……”普乐专业合作社的“爱心群”里传递着比业绩、比贡献的信息。 据了解,康普乡普乐村有14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支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在村“三委”、扶贫工作队指导下,建起了普乐村专业合作社“爱心群”,设立流动红旗,将流动红旗授予成效好、带领致富成绩突出的专业合作社。 这是维西县基层党组织弘扬“跨越发展、争创一流,比学赶超、奋勇争先”时代精神的一个缩影。为弘扬“跨越发展、争创一流,比学赶超、奋勇争先”时代精神,激发群众脱贫摘帽内生动力,2017年以来,维西县开展“骏马奖”“蜗牛奖‘评选活动,掀起最美乡村、最美家庭、最美人物“三美”创建评选活动高潮。 自强不息、诚实守信、脱贫感恩。中路乡腊八山村托底组山高坡陡、土地贫瘠,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傈僳族汉子古绍林户是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在扶贫工作队、村“三委”的帮助下,转变观念,学习生产技术,增强致富本领,带头带领致富,组建了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与天使薯业有限公司达成长期合作协议,种植洋芋,带动托底组60户农户加入合作社。他家人均年收入达到了两万元,大大超出了建档立卡户收入标准。古绍林主动提出提前脱贫摘帽申请。 “没有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没有精准扶贫好政策,就没有我今天的好日子。”古绍林的话表达了全体群众的心声。通过抓实“自强、诚信、感恩”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崇尚劳动、脱贫光荣”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照亮脱贫路。 三家村共产党员、村委会副主任张功惠是脱贫致富的带头人,是新时代农民夜校的积极分子。她说:“进入新时代,我深感跟不上趟,需要学习的理论知识很多,需要学习的农业实用技术也很多。不学不行啊,不学就会落伍,不学就不能起到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学理论、学先进、学技术“三学”在广大贫困山村蔚然成风,群众向贫困宣战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2017年以来,维西县实施素质提升和劳动力转移就业行动计划,完成能力素质提升培训10410人,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9314人次(其中,县内就业4164人次、县外省内就业1652人次、省外国内就业3496人次、境外就业2人次),实现建档立卡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2107人次,全县共培养农村致富能手375人(其中,党员致富能手158人)。 党建引领日子美,向阳花开别样红。美洛村那米村民小组傈僳族群众告别了“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滑坡地带,搬进新居,实现了安居乐业梦想。村民余正中新房子的大门上的一副对联表达了群众的心声:“建新房迁新居春回大地荣万物;兴产业奔小康福临人间泽千秋。”横批“不忘党恩。” “不忘党恩”,维西县贫困群众收到丰盈的“大礼包”: 2017年,投入脱贫资金5.42亿元,包村部门为驻地村争取到扶贫帮扶项目75个,争取到资金及物资折合人民币6512.95万元。全年预计减少贫困人口4509人,2个贫困村脱贫出列,贫困发生率由27.4%下降至2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