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堆,距离香格里拉市城区30公里,是一个不起眼的小村落,这里隶属于尼西乡汤满村,曾是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这段时间,村里总是传来阵阵的拍打泥片声,几乎每走几步便能看到做陶人家在做黑陶。 拍、转、捏、削、刮、抹……这一套看似简单的动作,却源于1000多年前,可谓历史悠久。每一次拍打,仿佛都有着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泥土最终被塑造成型,在烈火中烧制完成。 位于“茶马古道”要冲的香格里拉市尼西乡,过去是一个以农牧业为主的山区贫困乡。 如今行走在村中,一幢幢漂亮的藏房错落有致,农家屋顶飘扬的党旗让人振奋,四处洋溢着和谐幸福气氛。 香黑陶制作农民专业合作社里,吹批次主和和几个匠人静静地工作着,神态安详而庄重。伴随着木垫板、木锤、木刮等工具拍打陶泥的声音,圆润的陶泥在手中飞快地旋转着,化为一种无言的美丽。 今年30岁的吹批次主,是尼西乡黑陶制作艺术的非遗传承人,制作黑陶已有17年。 吹批次主的爷爷孙诺七林是当地有名的陶器制作艺人,他与土陶打了40多年交道,相继培养了20多名来自藏区各地的学徒。在爷爷的熏陶下,吹批次主从12岁起就学习制作黑陶,在传统的基础上尝试一些新手法、新工艺,并开发新的陶艺,品种从单一的家居生活用具发展到宗教器皿和生活用具等。 2015年,在村党支部的引导帮助下,身为党员的吹批次主带头成立了香格里拉市尼西陶艺社黑陶制作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主要制作尼西黑陶及研发黑陶新品种,通过“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自愿结合”的方式,建立以党组织为主导的“村总支+党支部+合作社+党员+群众”的股份合作经济运作模式,充分调动了当地村民们的积极性,使他们都参与到其中,规模化生产,使黑陶制作产业渐渐发展壮大。 以前汤满村制作的黑陶,都是村里农户各自做各的,形不成规模,经济效益低。村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黑陶手工艺面临失传。 随着香格里拉旅游业不断发展,黑陶逐渐受到外来游客的青睐,购买的人多了,黑陶价格也不断上涨,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也纷纷回村发展黑陶手工业。吹批次主经常免费为群众提供指导和培训,使更多人学会制造黑陶,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制作黑陶脱贫致富。 而今,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新增的黑土陶装饰和旅游产品越来越多,目前种类已达80多种,制作工艺也越来越精细。除了在云南省的香格里拉、德钦,西藏自治区的芒康、左贡和四川省的稻城、德荣等藏族聚居区畅销以外,尼西土陶在国内其他省市也颇受欢迎,甚至远销国外。 “我不仅是党支部书记还是黑陶合作社的社长。”吹批次主说,截至目前,合作社有制陶师15名,都是汤堆本地人,每年制作土陶5200多件,合作社年收入100万元左右。25户社员中有2户贫困户,通过“1对1帮扶”,贫困户到今年底可实现年增收1万元以上,吹批次主带领全村人靠泥巴、靠黑陶致富的梦想正在变成现实。 吹批次主自豪地说,“非遗项目与脱贫致富相结合,发挥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特色资源优势,走一条文化传承和脱贫致富两不误的路是可行的。””吹批次主说。 由于受特殊地理环境条件的限制,经济发展较为缓慢,汤满村根据贫困面广、群众致富能力不强的状况,围绕以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的总目标,按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稳定和经济发展的要求,按发展地方特色产业、打造品牌的发展思路,以特优农产品及反季蔬菜业、文化生态旅游业为重点建设产业,重点抓好基层党建与扶贫开发工作的有效结合,“双推进”工作显成效。 “如今,村民家庭年收入从过去的几百元、几千元增加到几万元、甚至是几十万元,生活得越来越富足,黑陶制品已经成为汤满村民增收致富的‘金饭碗’。”汤满村党总支书记洛桑卓玛说。 尼西乡党委副书记陶维焱介绍,在扶贫攻坚工作中,尼西乡群策群力、因地制宜探索产业发展思路,以扶贫攻坚与基层党建“双推进”为平台,实现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社会事业、群众素质和服务体系、服务阵地、服务资源、服务队伍全面推进,加速了经济社会发展,加强了党建基层基础工作。2016年,整合投入扶贫产业建设资金405万元,完成了4个村的“合作股份经济”建设,集体经济收入都达到了5000元以上。发放“创业致富贷款”40万,支持4户农户发展种养殖业。在养殖业上,主要以发展和保护尼西鸡为主,与森吉尼达公司合作建立了育苗基地,扶持贫困户养殖尼西鸡,取得良好效果。在种植业上,根据不同区域的气候环境条件,发展白芸豆、黄果、冬早马铃薯、核桃、油橄榄、苹果、仙人果等特色产业,与三草公司合作,以“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种植秦归、金铁锁、纹党参等中药材作为长期产业。党员干部加强农技、兽医服务和培训工作,促进农民增收致富,2016年底,尼西乡第一批291户1456人如期实现脱贫。(云南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