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德钦县羊拉乡甲功村扶贫挂钩点驻村党总支第一书记吉称 吉称与尼米村民小组村民交流,宣讲党的政策。 “群众不脱贫,我决不回去”带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2015年2月25日,农发行迪庆州分行办公室副行政经理吉称派驻德钦县羊拉乡甲功村扶贫挂钩点担任驻村党总支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2年来,吉称扎根甲功村,与群众打成一片,积极协助村“三委”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确保如期脱贫摘帽。 把家安到“云南北极” 2015年初,根据州委、州政府及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州分行扶贫挂钩点由德钦县佛山乡溜筒江村转为羊拉乡甲功村。 州分行领导班子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决心帮助甲功村打赢脱贫攻坚战。行长蒋正平带领工作组深入甲功村调研走访,了解该村基本情况、产业发展现状、基础设施建设、农户致贫原因和期盼解决的问题,为精准帮扶想办法、找路子。全体职工分别结对帮扶33户贫困户。同时,选派吉称到德钦县羊拉乡甲功村扶贫挂钩点担任驻村党总支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精准扶贫关系藏区群众的利益和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千家万户脱贫奔小康。州分行想方设法推进甲功村如期实现脱贫摘帽。”在扶贫工作动员会上,蒋正平勉励吉称,你是藏族干部,工作经验丰富,一定要承担责任,充分发挥好农业政策性金融融资融智融力作用,把党的温暖送到甲功村,为甲功村脱贫献计出力,帮助藏族群众实现增收脱贫。 甲功村位于德钦县羊拉乡政府所在地,距县城200多公里,全村辖14个村民小组,235户,总人口1348人,实有劳动力582人。甲功村列入贫困户有113户。全村主要居住着藏族群众,受自然条件限制,群众生产生活落后,作为驻村党总支第一书记,吉称感到了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2016年2月25日,吉称带着州分行购买的发电机,经过160多公里长途跋涉,从香格里拉市到到甲功村,与德钦县民政局、老干局、云铜集团6名队员汇合。租了羊拉乡粮管所和邮政所的房间住下后,带领扶贫工作队6名队员开始遍访贫困户的工作。 真情帮扶 让群众得到实惠 甲功村远离中心城市,出门见山,交通不便、通讯落后,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群众还存在等、靠、要惯性思想。“治穷先治愚”, 吉称意识到,脱贫先要转变贫困户观念,树立实干兴家、自力更生求发展的思想,他带领工作队员跋山涉水,在田地里、藏家火塘边,走访群众,了解他们生产生活情况,宣传国家扶贫政策,并建立贫困人口帮扶档案,实现户有卡、村有档,按照“一户一策”要求,找准脱贫致富路径,制定年度目标、阶段计划和帮扶措施。对因病、因学、因灾致贫的重点贫困户,开展一对一、点对点结对帮扶。鼓励贫困户积极参与到产业脱贫项目中,筑牢如期脱贫奔小康信心;与甲功村委会沟通协调,研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村级脱贫计划,按照“单位到村、干部到户、责任到人、措施到位”的要求,实行“一户一策”“一户一法”措施,进一步细化制定贫困户脱贫计划和脱贫措施,确保每户贫困户有干部帮扶。 甲功村群众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按照精准扶贫工作要求,为进一步摸清扶贫工作底数,全面了解群众在看病、住房、上学、就医、增收等方面的困难,扶贫工作队集中利用两周时间“回头看”,严格按照贫困对象识别程序,逐村逐户对贫困农户基本情况进行详细摸底,将贫困户人口信息、住房、家畜等基本信息以文本和图片等形式进行了归档整理,全面完成甲功村113户的建档立卡工作,做到了贫困数据清、贫困底子明,为下一步全面落实扶贫工作提供详实准确的数据资料。 驻村以来,吉称及时向州分行汇报,落实扶贫资金项目。2016年扶持甲功村33名大学生每人1200元,合计3.96万元;捐助甲功村委会办公用品及电脑折合金额38万元。2016年春节,慰问33户结对帮扶户每户300元,合计9900元。2017年春节,慰问33户结对帮扶户每户300元,合计9900元,扶持甲功村45名大学生合计4.1万元;2017年8月,州分行投入6万元,建设了3个垃圾处理池。吉称向德钦县民政局协调争取了30床被子、30个垫子、30个毛毯、30个枕头、30张床,除10套工作队员使用外,其余分发给贫困户。 抓党建筑堡垒 驻村期间经过广泛调查,吉称发现农村扶贫任务艰巨。一是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农村老龄化趋势加重,增加了贫困识别、整村推进、产业扶贫等工作难度。二是农村产业难以形成规模。目前,村里没有优势新型产业,传统种养殖产业劳动强度大、经济效益低。三是上级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如甲水村民小组缺水,全村仅有两条山沟,径流量小落差大,引水工程建设难度大。通村公路等级低、质量差,晴通雨阻现象突出。四是残障、老年人慢性病占比大。 为解决这些突出困难和问题,吉称把加强村级班子建设作为精准扶贫工作的关键。协助完成羊拉乡甲功村第六届村“两委”换届和村务监督委员会选举工作,选优配强基层组织。组织党支部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吸收新党员和发展入党积极分子,切实抓好基层党建和村“三委”班子建设。2017年,建立党建活动室,配备了1台电脑和党建书籍。在春节、“五一”、“七一”等节庆日,还组织开展文艺节目表演,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传承藏族优秀民族民间文化。充分发挥党支部作为农村群众的主心骨、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领头雁”作用。 吉称还多次带领工作队员、村“三委”干部深入尼米、差打、格古3个村民小组,向农牧民宣讲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了解他们的疾苦和现实需求,力所能及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引导教育他们发展经济、保护生态、维护和谐稳定。2016年3月,吉称动员3个村民小组签订了《关于禁止开采林下资源的承诺书》,发挥了村规民约的作用。 脱贫路上 一个也不能落下 “最困难的顶匹家,怎么帮扶你去想办法。”在走访贫困户工作中,村委会主任下了一道“命令”。吉称走了30多公里的土路,来到尼米村民小组半山坡顶匹家,看到的景象让他一阵心寒,55岁的顶匹和53岁的媳妇都是残疾人,一个儿子和一个姑娘在家里劳动,80多岁的老奶奶卷缩在牛圈里,全家没有像样的饭桌家具、打着地铺睡觉,有几亩坡地种植小麦、青稞、玉米,养着2头牦牛,仅能维持简单生活。对他家来说,产业扶贫还有点遥远,只能先从改善家庭居住环境入手了。吉称自己出钱,从县城买了350元的一个角钢床,加上县民政局争取到的一套被子送给老奶奶,老奶奶眼含泪水竖起大拇指说“江农巴色,江农巴色!”(谢谢你、谢谢你)。 前几年,他家节衣缩食攒了资金,请乡亲帮忙,建了这栋藏房,但内装修一无所有,用到现在,里面烟熏火燎,墙壁黑漆漆的一片片,下雨天屋顶漏水。2017年,吉称与有关部门协调,争取县住建局2万元、乡党委政府1.1万元、迪庆州分行3万元,顶匹家2万元,合计筹集了8.1万元,帮助装修房子,已经翻盖了屋顶,解决了漏雨的问题。8月18日,请人刷墙了,8月19日,吉称赶回县城购买了一卷电线、两个顶灯。因德钦到巴塘公路封闭施工,一个星期才放行一次,等到26日吉称才赶到顶匹家,当地没有电工,吉称又自己动手,帮他家布线、安装灯具。“扶贫,什么都要做啊。”吉称自我打趣地说。 产业扶贫对接市场 把政策和资金支持作为精准扶贫工作的保障。吉称积极宣传贯彻党和国家的富农强农惠农政策,用政策调动产业扶贫、社会扶贫的积极性,并对农民发展产业、生产经营予以鼓励和支持。甲功村是干热河谷地带,耕地少,青稞、小麦等农作物产量低,缺乏集中连片种植的条件,经济效益最明显的就是牦牛养殖。 鲁农村民小组农户尼玛家、别吾村民小组农户取扎家具有发展牦牛养殖业的条件,但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按照“一户一策”“一户一法”思路,吉称与他们沟通后,争取到扶贫产业发展基金,支持尼玛、取扎养殖牦牛。2016年8月15日,尼玛、取扎签订了两年期的低息贷款,分别得到了2万元、3万元资金,养殖牦牛46头、53头,增加了收入,促进了脱贫致富。 传统农业,经济效益不高,只有调整产业结构才能实现增收。吉称积极参与发动村民,动员引导种植当归等中药材,2017年全村发动235户每户种植当归0.5亩。 因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当地特色农产品打不开销路,农民增收非常困难。吉称及时向州分行领导汇报后,2016年,帮助甲功村以每斤80元的价格收购了500斤蜂蜜,运回来由州分行职工分摊购买,解决了蜂农的销售难题。 “驻村干部吉称工作非常踏实,2年来,一直坚持在扶贫第一线,积极与州分行和有关部门争取资金项目为村民办实事。”村委会副主任都吉说,吉称经常走村串户看望贫困户,遇到不是自己挂钩的特困户,也经常自掏腰包。 2018年甲功村要实现脱贫摘帽目标,时间紧、任务重。52岁的吉称患有脚痛风、糖尿病等,依然行走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路上。(张锦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