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镇和平村下活产业富民这盘棋 走进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镇和平村,一幅田园画卷映入眼帘:藏式民居错落有致、水泥路干净整洁、中药材连片种植…… 近年来,和平村的面貌不断改善。这得益于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走村入户,为经济发展把脉问诊;得益于香格里拉市忠浩野生中药种植有限责任公司等非公企业,找准企业发展与脱贫攻坚的结合点,带出一批能人、带活一项产业、带富一方百姓。 海拔超过3000米的和平村,村民原先一直以种植青稞、洋芋和蔓菁等农作物为主,全村农业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为激发村民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村“两委”跟村民算“对比账”:种植1亩青稞,亩产200公斤左右,按市场价计算,每亩收入约600元,除去生产费用,每亩收入仅100多元。如果实行土地流转,连片种植中药材,每亩租金就有600元,而且在家门口的药材基地打工,每天还有100元收入。村委会主任尼布说:“通过算账比较,村民观念转变了。全村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种药材产业,实现增收。” 自精准扶贫“集结号”吹响以来,香格里拉市忠浩野生中药种植有限责任公司主动与当地党组织联系,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培育高原坝区中药材产业,积极参与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中。公司总经理松建忠说:“我们从解决贫困群众发展中的实际困难出发,因户施策、因人施计,通过精准帮扶不断提升贫困村和贫困户脱贫致富能力。” 为解决农牧民在中药材种植中遇到的难题,该公司在举办8期680人次中药材栽培技术培训的基础上,免费为1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药材种苗和种植技术,并与农户签订回收合同。仅去年,周边村民就有1.2万人次在该公司基地打工, 户均增收1.7万元,辐射带动686户村民种植中药材2000亩。 在降给村民小组绿油油的药材基地里,一群藏族妇女正在忙碌着,西姆是其中之一。西姆一家7口人,三世同堂,家里有轿车,20亩土地流转给药材基地后,她丈夫和儿子开着自家的大货车,在丽香高速公路和铁路工地上拉货。她高兴地说:“土地租给药材基地后,家人就可以外出找钱了。我在家饲养鸡、猪,操持家务,还可以常年在药材基地打工。现在我们家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云南日报记者 尤祥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