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迪庆60年的变化 ——记退休老干部尹助汤 ● 江初 从富庶的丽江石鼓镇到几百里之外的高原德钦,而且一呆就是58年,他工作在高原,生活在高原,爱情也在高原。他把一生都奉献给了边陲德钦,如今,他已经是地道的藏族人了,79岁高龄的尹助汤还在德钦,“我现在不想回去了,德钦已经是我的家了。”从21岁到79岁,尹助汤见证了德钦的变化,也参与了其中的发展历程。 1959年,也是我州才刚刚成立伊始,尹助汤时年21岁,他和40个刚刚从丽江师范毕业的年轻人就坐上了开往德钦的汽车,到了中甸,稍作休息,他们乘着当时最为奢侈的马车到达德钦。“从中甸到德钦,我们分乘几辆马车从中甸出发,整整走了三天,第三天天擦黑才到德钦。”说起过去的事情,尹助汤老人如数家珍。 老人不会料到,他21岁出来,就开始了在德钦的工作和生活,更没有想到,他把一生都留在了德钦。 从丽江的汉族人到德钦的“藏族人” 58年来,尹助汤一直在德钦教育系统工作,刚到德钦,他被分配到燕门,当时燕门乡还叫燕门公社,他先后在拖拉村、茨中村任教,“我当时是背着背包去上班的,县里公路除了214线国道,就没有任何干线了,而且214线也是又窄又烂。我从德钦县城到茨中村徒步走了三天。”说起当时的条件,尹老师至今历历在目。村里的条件极其简陋,房子都是简易的土掌房,学校也是土掌房,现在的钢筋混泥土房子在当时想也不敢想。就是在那样的条件中,尹助汤开始了他不一样的人生。那时,由于交通极度不便,他难得回县城一趟,更不要说回老家了,一来二去,他慢慢地学会了讲藏话,并且在拖拉村找到了心仪的藏族美女,从此他成了地道的藏家女婿,也成了一个会讲藏话的“藏族人”。 尹助汤的人生轨迹从此停留在了高原德钦,中师毕业生当时在德钦是个金字招牌,他在村里呆了4年多,就被组织调到县文教科(即教育局)负责教研工作,在教研室一干就是10年。后来,因组织安排他又先后到奔子栏中学、德钦中学任教。80年代初,担任德钦一中的校长,当时德钦一中是全县最大、唯一设有高中部的中学,德钦县的第一个大学生也是从德钦一中走出来的。尹助汤见证了从偏僻的德钦走出第一个大学生到后来的许许多多的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并且回来家乡建设家乡。他的大儿子也是从德钦一中毕业的学生,从云南大学毕业后回德钦工作,后来调到州里上班。 沧桑巨变话教育 “就说教育的变化吧,我经历了从无到有,到现在的高质量的教育。”尹老师说。他刚来德钦时,德钦的教育基本可以说是从零开始,除了教材和粉笔,就没有任何多余的教学设备了,当时由于边疆地区的建设刚刚起步,学校遍地开花,小学、中学全县至少有100多所,仅中学就有德钦一中、五中、奔子栏四中、霞若二中、羊拉中学、江坡中学等若干所。“如今许多部门的领导干部都是我当时的学生。”说到这些,尹老师总是笑容满面。是啊!58年的青春热血都撒在了德钦,看到成绩谁又能无动于衷呢。 如今的尹老师已经不想回去了,“我在老家有一栋老房子,现在由侄儿子住着,我是基本不回去了。”尹老师说,德钦已经是他的家乡,他的同事,他的朋友以及挚爱的家人都在德钦,他就想在德钦终老。 尹老师从走上工作岗位就在德钦的教育部门,在教研室期间,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他走遍了全县的每一个地方,因为当时的学校遍及每一个有人烟的村落,许多时候,他一下乡就是一个月,在去羊拉乡的时候,他多次徒步翻越雪山,说是下乡,其实说成蹲点更为贴切一些,因为,他们一去就要呆上一周。学校条件简陋是当时尹老师最为印象深刻的事,每个学校的生源不是很多,还有一个班级一个学生,两个学生的情况。许多学校的老师都上复式班,好几个年级的学生都在一个教室里同时上课,一师一校在当时极为普遍。老师们都身兼多科,语文、数学、体育、音乐等等,不管你懂不懂,就只能是一个老师带所有的课程。况且都是“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当时的教学评价机制也没有多少可以用来衡量教师的教学水平,所以,尹老师对当时教育现状进行了探索。 后来,在尹老师的努力下,全县的教学成绩集中汇总,并在全县内对成绩优秀的老师进行表彰,极大地提高了老师们的教学工作积极性,并初步形成了良性的竞争机制,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逐步得到了提高。 如今,德钦的学校早已经今非昔比了,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一应俱全,集中办学后,所有教师都是专科任教,教学成绩取得了质的突破,标准化建设成为了常态。 尹助汤眼中德钦的变化 弹指一挥,尹老师在德钦已经58年了,建州60周年里的风风雨雨尹老师都见证了其中的每一个历史时刻,“开始我们的县委叫革命委员会,后来才叫县委,乡党委政府当时叫公社、区委,村委会叫乡公所。”仅仅说到这些称呼的前后变化,尹老师自己也理了一会儿。 其实在这些称呼的变化背后,历史也在前进中悄然发生了变化。 “当时最为奢侈的衣服就是一双洗得发白的3537胶鞋,一件白衬衣。有个小收音机就是最豪华的家电了。”尹老师笑着说起以前的生活。至于吃的,每个月都是按票秤粮食和肉,当时每个月就只有四两肉,“要是跟供销社的关系熟一点,可以多秤一点点,要不一个月也就只能吃四两肉了,肉变得非常金贵,为了节约,我们每顿只能有那么一点点的肉星,即便这样,四两肉也不够一周的肉星子。一顿煮上一锅香喷喷的大肉在当时就想都不敢想了。”说起当时的生活,尹老师感慨万千。 当时刚工作时尹老师的工资是36.5元,他给我算了一笔账,当时的鸡蛋也就一两分钱,生活成本也及其低廉,普遍的贫穷导致人们也满足于现状。对于现在多如牛毛的汽车以及机动车,在当时就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全县好像也就那么几辆汽车,而且都是公车。私家车在当时的拥有量是零。即便尹老师后来任县教育局局长时,单位最好的公车就是一辆北京牌吉普车,全县没有一条柏油路,仅有的道路就是国道214线,而且路面可谓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 他说起过去的条件,从德钦县跑到中甸需要一整天的时间,当时能坐上客车也是一件极为自豪的事情,许多时候出远门都要搭少得可怜的几辆解放牌货车,在货箱里颠上一天,弄得浑身像是刚从水磨房走出来似的,头发眉毛都是一层灰。 “现在好了,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小汽车,全县的道路四通八达,到中甸也就不到3个小时的时间,要知道,我第一次来时坐马车走了三天。”尹老师比对着过去和现在的变化。 还是德钦的生活好 许多德钦本地的藏族人,都在千方百计地想调出德钦,到更为发达的地方工作和生活。可是尹助汤老师却是从富庶宜居的丽江玉龙县跑到了德钦工作、生活。而且一呆就是58年,58年来,他亲身经历了德钦的沧桑巨变,如今78岁高龄了,他还一直在高原养老。他说,德钦的阳光更灿烂,天空更蓝,空气更新鲜。我在想,也许这就是感情吧,德钦近60年的变化有他一份辛勤的汗水,这里就是他付出过、收获过的地方。 如今,两个儿子早已走上了工作岗位,老大在州政协上班,老二在德钦县升平镇上班,且都已成家立业,尹老师的房子也在升平镇。 工作、生活、爱情是人生中最为重要的事情,尹老师最为重要的事业都在德钦。尹老师在家里最爱喝酥油茶,吃糌粑。晚上陪着几个孙子做个作业,闲时去老年活动中心与大家伙下下棋,偶尔去家门前的彩票店打两注彩票,生活过得闲适又充实,他心目中在德钦的生活最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