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大山的尼汝学子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6-04 15:54:48

2015年9月4日,时任州委常委、州委宣传部部长鲁永明在尼汝与乡亲们情切交流。

2007年10月25日,尼汝祭山跑马节期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扎西顿珠在村里传达党的十七大精神。

孙诺在小中甸林业局期间驾驶解放牌汽车。

本文作者(尼汝人)于2013年11月13日至20日与中国藏学家一行5人赴瑞典、 丹麦进行藏学交流。

白玛是尼汝村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大学生中的一员,他回忆起驾鹤西归几十年的奶奶给讲他的一段关于“吃书”的故事。

小时候,白玛不好好读书学习,调皮捣蛋,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奶奶就跟他讲:“你表哥洛桑七林读书非常刻苦,但由于家里姊妹多、年龄小,缺少劳力,常被你姑妈责打,还责怪他不做家务事,骂他别吃饭,去吃书。现在你表哥在机关单位上班,真的去‘吃书’了,每个月拿工资,天天有大米饭和肉吃,你要好好学习,今后也要像他一样找一个好的工作。”白玛听了奶奶的话,完成了小学、中学、大学的学业,顺利到单位工作,了却奶奶的心愿。“读书改变了我的命运,如果当时我不好好读书,肯定还是下地种青稞,上山放牦牛,面朝黄土背朝天。”白玛说出了他的肺腑之言。

尼汝,是一个藏族传统村落,因深居高山峡谷、与世隔绝,被世人称为“隐秘村”。这里四面环山,在过去,外出要牵着骡马徒步,翻山越岭。这里的人们在千百年的历史岁月中,总结出一条经验:走出大山必须要有真功夫,读书求学,走出大山,去看外面的世界,才是唯一的捷径,由此,争相读书上学变成了尼汝人的好风气。

听村民顿珠老人讲,很久很久以前,尼汝人在四面环山的密林中以部落群居,以刻木或结绳记事,十分闭塞,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不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夜郎自大,不能放眼世界做大事。

时过境迁 ,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在清乾隆年间,中甸松氏土司泽仁那杰发现了尼汝。从此,尼汝才与外界有了更多的联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外界的联系不断增加,尼汝人的眼界也不断开阔。有的家庭把小孩送到寺院当僧人,还有的家庭让孩子在家里自学藏文,通过师徒传承宗教仪轨,在村里世袭仓巴、昂曲、缅翁等宗教职业者,虽然他们掌握了藏语文知识,但更多的也只是在逢年过节、婚丧嫁娶时到村民家里念念经,驱邪招福,也算是发挥了作用。到了二十世纪50年代民主改革时期,尼汝有7名僧人、5名世袭仓巴、4名昂曲、2名缅翁,其中1名僧人在西藏拉萨考取了格西学位,他们是当时当地的知识分子,深受群众的尊敬。

1950年中甸和平解放,尼汝人民一步迈进了社会主义康庄大道,面貌日渐变新。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尼汝的变化很大,政治、经济、文化日新月异。一批批适龄儿童高高兴兴地走进学校读书,一代代大学生满面春风地走出校门,走向社会,为国家和家乡建设贡献力量。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地理与历史因素塑造了尼汝人勤劳勇敢、吃苦耐劳、好学上进的地域民族精神。他们走出大山、走进城市、走向世界的共同心愿,通过读书上学与磨砺变成了现实。

和平解放以后,党和政府加强民族地区的教育,给尼汝人送来了开启智慧的金钥匙。1959年,尼汝有第一所学校——尼汝小学,是一师一校,当年招生24名,年龄都在10岁左右。后来教学规模扩大,办起了尼汝完小和普拉小学,教师数量相应增加,学生也不断增多。到上个世纪80年代,尼汝全村4个自然村650多人,一半人从事畜牧业生产,年年丰产,在省内外都有声誉;一半人从事农业生产,达到粮食自给自足。他们的整体文化素质也不低,凡50岁以下的都接受过义务教育,占全村总人口的80%左右。这些人成了尼汝村经济建设的主力军,有的当上了畜牧能手,有的成为致富能手,被列入到了迪庆州的首批万元户。由此,他们再次感受到了读书求学的重要性,知识不仅给人们带来精神财富,而且还带来物质财富。

孙诺是就读于尼汝小学的第一批学生之一,退休前他在小中甸林业局担任副局长职务。他说,他很喜欢读书,成绩也不错,由于村里没有识字的人,读了三年级后就回村当会计,一当就当了5年,之后又担任尼汝购销店代销员,后来通过招工到小中甸林业局工作,尼汝小学里读的3年书是他一生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也不可能到林业局工作。

读书让尼汝人尝到了掌握知识的甜头,争相读书变成了他们的时尚与潮流。老村民扎拉回忆说,在旧社会里,对读书识字的要求很低,能够简单记录、会算来往账目就可以了,女孩子只有务农的份,现在就不一样了,男女都上学,上大学后还要读研读博,书读得越好,天地越广阔。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尼汝推行了60年左右的现代民族教育,取得了从没有小学生到有大学生,从没有干部到有干部的喜人成果。村主任杨世荣自豪地说,现在尼汝村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有250多人,其中,大学本科生和专科生50人,中专生和高中生50人,初中生150多人。他们有的在祖国的首都北京,有的在省府昆明,有的在州、县(市)、乡重要机关工作,这是党和政府对边远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重视和关心的结果,也同尼汝人争相读书的好风气分不开——不管怎么困难,家家户户都愿意把子女送到学校接受文化教育,有的人家一家一代人甚至出了4个大学生。

脚踏实地、艰苦奋斗,是尼汝人积极为人处世的共同特点。现任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正厅级)鲁永明的成长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他从初中毕业后是个电影放映员,通过努力成长为迪庆州电影公司总经理。在此基础上,不断读书学习、不断努力向上,历任迪庆州文化局副局长、局长,迪庆州政府秘书长,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安全监管司副司长(挂职),迪庆州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等职。期间,在做好工作的同时,鲁永明不忘读书学习,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先后到四川青年政治学院、华中师范大学、中央党校深造,不断提升学历,提高文化素养。他说:“一个人不可能一辈子在学校读书,但人生旅程中不能放松学习。读书点亮人生,学习有助于个人成长。”

从过去到现在,北京是尼汝人民最向往的地方之一。在尼汝的锅庄舞和歌谣里有不少关于北京、皇宫、皇帝、万里长城的优美词句,表达着尼汝人民时刻与北京心连心。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高级编辑扎西顿珠是第一个到首都北京读书和工作的尼汝人。他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考到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读高中,大学毕业后留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工作,在北京生活已30多年。他说:“我能够从大山深处来到首都北京,从一个农牧民的孩子成为一名国家电台的高级编辑,要归功于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我能有的今天的生活和条件,要感谢党的恩情!”

除了走出大山的学子外,还有不少学生毕业后子承父业,在村里推动农牧业发展,奔走在社会主义小康之路上。村民丹增七林由于家里没有劳动力而放弃了读书,但几年的在校学习经历使他能说汉语,能写汉字,在村里推广的科技种植养殖技术,宣传的政策法规都能够理解与落实。丹增七林对子女的要求是要好好读书学习,他的女儿七林春宗现就读于甘肃民族师范学院。

时间如流水,光阴似闪电,曾在尼汝任教过的老师有的已经仙逝,有的已退休,有的还在热火朝天地工作。早期在尼汝任教的梁竹茂老师已经是80多岁高龄。他说,当时他靠人背马驮,风餐露宿地来到尼汝教书,条件十分艰苦,但民风淳朴,孩子门都十分好学。他在尼汝从教10多年,有30多位学生参加了工作,其中,出了两名正厅级干部、6名县处级干部、1名正高、4名副高。梁竹茂说,他从教近40年来,在尼汝的收获最大,学生们成为了各条战线上的人才,为社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张国华 / 文 / 图

责任编辑:李毅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