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誉村长”话变迁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5-18 08:52:55

初夏的阳光洒满七一村民小组,一座小院里,一位彝族老人正在给彝族群众讲解民族宗教政策。这位老人就是被维西县永春乡三家村七一组群众称为“名誉村长”的云南省民委原主任马立三。

“我们组从刀耕火种到安居乐业,从吃不饱、穿不暖到温饱,点点滴滴的发展进步都凝结着马老的心血和汗水。今年,马老60岁了,照理,他应该在省城安享晚年,但他的心里一直惦记着我们。”七一组组长的话表达了彝族群众的心声。

七一组是一个生态移民定居点,彝族群众于1993年搬到这里。为什么搬?马老人作了回答:“过去,七一组彝族群众居住在海拔3000多米的四保村主米洛,由于长期的刀耕火种,森林越来越少,环境越来越差,导致山体滑坡,生存条件十分恶劣。”

马老说:“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七一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见到乡亲们日子越来越好,我心里特别高兴。”

马老向记者讲述了七一组发生的五大变化:通了水泥路、通了电、通了自来水、通了广播电视、通了移动电话,这是第一个变化。从刀耕火种到发展绿色产业是第二大变化。现在,七一村彝族群众告别了种一山坡、收一箩箩的穷日子,通过发展生态养蜂、中药材、养羊产业走上致富路,人均种植中药材4亩,户均养蜂12箱,户均养羊49只。客商直接到这里收购蜂蜜和山羊。尤其让人感到欣慰的是家家用上了电,用上了太阳能,不用砍柴了,森林得到保护了。家家住进安居房,户户有了卫生间、卫生厕所,告别杈杈房、圆了安居梦,这是第三大变化。第四大变化是:读书的人多了,上大学的人也多了,群众素质提高了。七一组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在校研究生有1名,大学生有3名。村风文明是第五大变化,“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在七一组成为现实,多年来,没有人吵架斗殴,更没有人违法乱纪。

“马老这次来我们村目的是帮助我们规划建设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七一组组长长说。

前几天,马立三从省城昆明找了几名专家到七一组实地踏勘,拿出了七一村彝族特色村落保护和建设规划。马老介绍说:“这个规划的核心就是保护好生态环境,保护好彝族文化,发展绿色产业,留住青山绿水、记住乡愁,把七一建设成为乡村旅游示范村、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

据了解,在马老的协调下,这个规划得到省民委的大力支持,已经到位建设资金150万元。

“一定要按照规划搞建设,要走持续发展的道路,不能做吃祖宗饭、造子孙孽的事情。”

“马老,我们一定按照你的话搞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在全面建成小康的路上跟上趟、不落伍。”组长的话表达了村民的心声。

“下一步,我还打算在这里办彝族文化保护与传承培训班,让彝族群众了解和掌握彝族文化,为发展乡村旅游业注入灵魂。”马立三说。

在七一村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和乡村旅游规划中,马立三和专家把建设民族文化活动场所,保护和传承彝族文化纳入其中。

据了解,马立三在彝族文化研究方面成果丰硕,出版发行了10余部著作。(杨洪程)

责任编辑:王沙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