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乡溜筒江党组织带领村民养殖牦牛奔小康纪实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5-17 09:19:14

养牛打开致富门

佛山乡溜筒江村位于澜沧江畔古时的茶马古道要冲,下辖的亚贡、争刚2个村民小组位于海拔3000米的高寒山区,共有40户177人。由于土地贫瘠、交通不便等原因,是典型的“无产业、无稳定收入、无集体经济”三无贫困村。亚贡、争刚村民小组有党员33人,党员户覆盖率达80%。党员覆盖率虽然较高,但由于整体贫困,党组织、党员带领群众致富的核心作用并未发挥出来,很多党员也一直苦于无法找到脱贫致富的路子而内疚不安。

精准扶贫带来新希望

2015年9月,“挂包帮”“转走访”工作正式启动,云南省农行挂钩联系溜筒江村,这为群众脱贫致富打入了一针强心剂。溜筒江全村共有贫困户40户,亚贡、争刚占了37户。针对实际情况,省农行、乡党委和村党总支把扶贫工作重点向亚贡、争刚两个村民小组倾斜。

亚贡、争刚地处高海拔山区,植被茂盛、雨水充足,有一片占地4000余亩的天然草场,能满足至少500头牦牛养殖。经乡党委、村党总支积极与省农行洽谈,共同决定成立牦牛养殖合作社,让群众脱贫致富的同时,解决村总支无钱办事的“老大难”问题。通过多方协作,2016年1月,溜筒江森佑牦牛养殖合作社注册成功并投入运营。

支部引领,党员带头树榜样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合作社成立之初,部分群众对合作社不了解,也不大支持搞村集体经济,甚至有抵触心理。为此,工作组决定从党员入手,召开党员大会宣传成立合作社的好处,打消党员后顾之忧,经党员全体表决同意后,党总支书记带着村“两委”班子走村入户做工作。召开群众大会,村党总支书记、支部书记承诺将定期公开资金使用情况,保障村民知情权,保证绝不违规乱用一分钱。省农行资金未到账前,党员户率先用耕地、牦牛、现金入股近50余万元,为工作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科学管理,工作有序提效率

乡党委根据实际,成立专项小组推进工作。工作组拟定的章程在村民大会上一次性以举手表决的形式通过,选出了在群众中有威望、热心为群众做事,有较高的文化水平、有较强经营管理能力、接受能力强、熟悉牦牛养殖,对外沟通能力强、做事公平公正的5位党员群众为合作社设立人;推选5位党员群众组成理事会,分别为法人及负责养殖、销售、生产保障、会计、出纳兼档案管理;推选5位监事,规定理事和监事不能同时任职。

为保证公平,工作组与村民达成协议,在省农行给予每户9股的基础上,每户自行入股不超过21股,每户总股数不超过30股,耕地和牦牛入股通过村民代表大会评估进行认购,股份数量可计算到小数点后两位数。这些做法极大地调动了村民的积极性。为让村委会有集体收入,解决村委会没钱办事难题,省农行扶持10万元参股,保证了村委会每年有连续性的可支配收入。同时,工作组为合作社成员颁发股权证,写明每户出资人的出资额、出资方式,鼓励广大股民积极参与到合作社的发展中来。

资源共享 保障到位助发展

成立合作社,就是要解决劳动力不足等诸多问题。为满足需求,亚贡、争刚村民同意村下辖的牧场、草场、林地、荒山全部划归合作社经营管理。通过乡党委、省农行和村“两委”的共同努力,合作社共自筹资金11.3万元、溜筒江村委会出资10万元、省农行捐赠43.3万元,分别为3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出资9000元入股合作社。牦牛养殖合作社社员以现金、牦牛入股共计68万元。

目前,合作社有牦牛存栏170余头,年底预计出栏近100头,预计实现销售收入80万元左右。除去各种开支、股民分红和用于壮大合作社的资金外,村集体收入可达2万元。合作社的成立,使农户脱贫致富有了长效的保障,成为农户不返贫、村集体有可持续收入的关键之措、明智之举。(江初)

责任编辑:王沙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