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旺乡新联村发展特色产业见闻 陈义 香格里拉市东旺乡新联村是雪山雄鹰七林旺丹的故乡。 上世纪60年代,七林旺丹曾带领新联大队社员,以民兵为骨干,兴修水利,垦荒造田造地,大种经济林木。使边三村群众彻底改变了过去因雪山阻隔与外界交往困难的状况。还在东旺河上架桥,修了水电站,让电灯代替松明照明,脱粒、磨面也用上电能,大大解放了劳动力。到1972年,新联大队新造梯田梯地775亩,粮食总产量由1963年的803581斤增至1410721斤,每人平均有粮1014斤,彻底摆脱了“吃粮靠返销”的历史,成为全省学习的典范。 七林旺丹在县、州、省重要岗位上任职时,无论有多忙,他也时刻关注着家乡新联村的建设和发展,即使在病重住院期间,也向前来看望他的新联村乡亲多次询问起家乡的建设和发展。 “一定要发展好生产,建设好新家园。”这是七林旺丹多年的心愿,也是对新联村广大群众的殷殷嘱托。 而今,七林旺丹离我们远去,新联村群众牢记他的嘱托,化悲痛为力量,借助国家的扶贫攻坚大好政策,勇立市场经济的潮头,正在积极寻找和走出一条发展之道。 东旺乡新联村,一批批特色产业开始兴起,一个个带动群众致富增收的合作社悄然崛起。 “脱贫不仅要靠国家的政策,而且要培育好地方特色产业。”新联村委会主任扎史七林如是说。近年来,村“两委”从更新农牧民群众观念入手,广泛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依靠科技致富的典型,并根据新联村的资源优势,确定了“以农牧业生产为基础,增加科技含量,发展特色种养殖”的经济发展思路。 思路决定出路。新联村“两委”积极发动党员,成立了“旺达种养殖合作社”,成功走出了一条“总支部+基地+农户+市场”的新型发展模式,投资近78万元,完成坡改梯田2000余亩,目前,已种植花椒304亩、毛桃63亩、核桃400余亩。 如今,新联村荒坡披绿变金山,经济林木种满山坡,部分经济林木开始挂果,凸显效益,合作社90余名成员中,最多的种了300多株,户均年均收入在1.5万元左右。产业成型后,该村核桃产业有望达2000亩,将成为名副其实的绿色产业,实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的发展目标。 党员致富带头人归秋此里在新联村成立了“香格里拉市东旺乡铯曲种养殖合作社”,着力发展打造东旺藏乡鸡和羊肚菌种植,使东旺藏乡鸡走出大山,甚至销往沿海地区,供不应求,有效带动了群众致富增收。 “合作社让我养殖东旺藏乡鸡,现在,年收入在4万多元。”新联村村民娘主高兴地说。 在香格里拉市场上,销售的“东旺黑青稞谷酒”的品牌酒,包装精美,充满了浓郁的特色文化,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这是新联村依崩村民小组洛桑丹增采用东旺乡传统的手工酿酒方法新开发的特色产品,这项新产业不仅增加了他自己的收入,带动了当地28户群众的青稞种植业,成为又一项“订单农业”。 “小产业大文章”,这是记者在新联村采访时的最大感受。新联村村民高未独批在蜜蜂养殖上做起文章来,成立了“香格里拉多吉蜜蜂养殖合作社”,带动25家养殖户,户均年收入5000元左右。 说起新联村的特色种养殖业,村民如数家珍,除以上几项外,还有各种水果、黑山羊等种养殖业正悄然新起,这些特色种养殖业正向专业化、新型化、产业化发向发展。峡谷深处的产品正逐步与外面的大市场相连,托起群众的致富梦。 村委会主任扎史七林说:“要真正实现农村的脱贫致富,必须要有大项目、大市场的发展思路。”从他的话语中展示了正在建设中的红色生态产业园建设项目规划图。据介绍,下一步该村要将各个产业及合作社化整为零,着力打造新联村高原河谷林果植物种植及种子、苗种防御基地;农业产业有机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高效生态农林复合立体系统示范区;高原河谷贫困区扶贫攻坚示范区。村“两委”将依托项目区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丰富的人文资源,开发高原特色农业、生物资源(松茸、虫草)等传统采集业、以藏文化传承表演为精髓的生态旅游等。 目前,村“两委”正带领新联村广大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老东旺精神,正在把“红色生态产业园建设项目规划”的宏伟蓝图一步步变成现实,逐步把目前新联村形成的优势产业推向东旺乡其他4个村,着力改写农村新篇章,足以慰藉在天之灵的雪山雄鹰七林旺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