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我州结合中央、省委决策部署,从研究出台相应政策、细化责任措施、制定行动计划、搭建整合推进平台、变驻村工作为助村行动五个方面集中发力,2016年全州脱贫攻坚工作创下了喜人实绩。 加强组织领导 完善政策措施 记者从州扶贫办了解到,我州先后研究制定出台一系列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新政策新措施,下发了《中共迪庆州委 迪庆州人民政府关于举全州之力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的实施意见》《中共迪庆州委办公室迪庆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建立健全扶贫攻坚“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长效机制、扎实开展“转作风走基层遍访贫困村贫困户”工作的通知》《中共迪庆州委办公室 迪庆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对农村贫困农户、贫困人口进行精准识别的通知》《中共迪庆州委办公室 迪庆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迪庆州贫困县退出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及《关于尽快建立完善扶贫攻坚规划及相关工作机制的通知》《迪庆州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州扶贫办、民政局等部门关于精准扶贫产业扶持、扶贫兜底保障、贫困户住房建设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为做好迪庆州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制定行动计划 搭建整合平台 实现合力推进 根据《迪庆州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中明确的18个涉农部门推进脱贫攻坚的责任与任务,围绕脱贫攻坚工作的“六大工程”建设工程,明确分解了所涉及部门的工作目标任务和具体落实责任。在全州范围搭建了“渠道不变、各负其责、各记其功、合力推进”的脱贫攻坚大平台,形成了“分工明确、目标清晰、责任清楚”的脱贫攻坚大格局。 通过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在2016年,全州共落实脱贫攻坚行动计划中的中央和省级资金17.52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88.41%。其中:交通、财政、住建、农业、林业、国土、商务等部门已110%以上地超额完成了目标任务;民政、扶贫、文体广新、教育、卫计、水务等部门已超额完成目标任务;电网、旅发、民宗等部门也完成了目标任务;人社、发改等部门也即将完成目标任务。 “挂包帮”“走转访”工作不留死角 全州共选派438家省、州、县(市)、乡(镇)四级“挂包帮”部门,共计1014名驻村扶贫工作队员,组成了193支驻村扶贫工作队分别奔赴到全州各乡镇开展驻村工作。 按照《驻村扶贫工作队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要求每一位驻村扶贫工作队员真正变“驻村”队员为“助村”队员,让他们真正与贫困群众融为一体,起到穷则思变的主人翁作用。共有508个单位16475名干部参与到“挂包”建档立卡贫困户走访工作中,做到全州所有建制村和贫困村全覆盖,省、州、县领导联系乡镇包重点村全覆盖,省、州、县单位参与精准扶贫全覆盖。 根据国家统计局云南调查总队、云南省扶贫办、云南省统计局《关于2015年云南省分州(市)农村贫困状况分解测量结果的通报》,审核确认迪庆州2015年末贫困人口数为96451人。按照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部署,全州共开展建档立卡“回头看”培训,参训人员6699人次,共组织8594人分别到22802家贫困户入户开展核查登记工作,使入户核查登记率达95.92%。共开展专项督查64次,抽查4172户,占建档立卡贫困户的17.55%。各级帮扶干部深入扶贫攻坚挂钩联系村组,走访贫困村、贫困户,全面了解贫困户的基本情况、致贫原因和帮扶需求,制定帮扶计划,深入帮扶户家中,认真调查填写《遍访访谈问卷》《扶贫手册》,做好走访记录,掌握第一手资料,及时梳理分析汇总回访了解的情况以及贫困村、贫困户反馈信息意见,并经过反复修改,进一步完善了“一户一策”“一户一法”的帮扶措施。 抓“六大工程”建设 改善基础条件 通过一年来的努力,全州已完成6个村民小组的通组公路建设19公里,硬化694个村民小组通组公路1965公里,硬化251个村民小组进村入户路92.50万平方米。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3.91万人、农村水利建设340.47公里4430立方米,小水流域综合治理50平方公里、中低产田地改造14749亩、易地搬迁6258户24452人、危房改造2549户、安居工程建设6606户、劳动力转移培训61483人次、基层党组织阵地建设185个、活动场地建设114块、购置安装太阳能热水器5094套、太阳能路灯10183盏、农村电网改造完成投资5588万元。 强势推进惠农产业 拓宽农户增收渠道 各县(市)区根据各自优势特点实际,及时出台相应的扶持推进措施,大力培育村及集体经济、制定出台特色生物产业发展思路方案;通过各县(市、区)分头强力推进,在全州范围共推广发展重楼、金铁锁、黄草乌、虫草参等中药材67419亩、葡萄1992亩、油橄榄14095亩、花椒6434亩、青刺果 3945亩、其它林果15296亩、食叶草1250亩、油牡丹2615亩、藜麦2200亩、魔芋1400亩,核桃提质增效40517亩,扶持村级集体经济48个、扶扶3010 户农户发展种、养、加工业,有效拓宽了贫困农户的增收致富渠道。 扶贫攻坚见实效 根据贫困村出列“九项指标”和贫困人口脱贫“六项指标”初验情况分析,2016年,迪庆州计划脱贫出列的35个贫困村:贫困发生率均以控制在3%以内;通村公路道路硬化已完成,且危险路段均有防护措施;已通10千伏以上动力电;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100%;网络宽带已覆盖村委会、学校和卫生室;农村饮水有保障,取水半径不超过1公里;卫生方面标准化农村卫生室已建成,每千名常住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达到1.2张,每千服务人员不少于1名乡村医生的标准配备,每所村卫生室至少有1名乡村医生执业;各村委会都有公共活动场所;贫困家庭适龄儿童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基本达到国家规定标准。预脱贫的34500人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已超过2016年贫困标准线3050元;全州预脱贫贫困人口家庭房屋结构体系整体基本安全,大部分达到A级标准;9年义务教育阶段没有辍学儿童,就贫困学生就读高中、大中专院校扶持政策措施得到有效落实;符合条件的家庭成员全部参加农村养老保险或城镇居民保险;易地搬迁扶贫、农村危旧房改造、产业带动、教育帮扶等项目得到有序推进。资产收益、就业培训、转移就业、金融扶持和生态扶持等都得到有效帮扶。全州计划出列的35个贫困村,计划脱贫的34500人贫困人口目标已基本实现。(云南经济日报记者 和茂文 实习生 甘同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