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地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为守护并提升“横断山中的绿宝石”美誉,紧紧围绕“生态立县”发展战略,始终坚持造林与经营并重、保护与发展并举,在绿色发展路径中精心描绘出了一幅“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大美山水画卷。

" name="description">

维西守护提升“横断山中的绿宝石”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1-18 09:43:25

绿上添绿

突出产业重点 提升产业水平

为走出一条“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路子,该县紧紧抓住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公益林建设和退耕还林等工程的历史机遇,不断调整林业产业结构,着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扣动“产业强县”发展脉搏,促进生态增量、农民增收、林业增效。

去年,该县实施完成2015年度木本油料产业建设1万亩,其中核桃基地建设0.5万亩,核桃提质增效0.5万亩;完成核桃园林下药材基地建设4603.6亩,其中桔梗1585亩、续断534.2亩、秦艽288亩、白术177亩、当归470亩、木香572.4亩、魔芋971亩、重楼6亩;完成木本油料基地建设5466亩的外业调查及设计工作,完成木本油料提质增效2万亩的外业调查工作。

为实施项目带动,实现借力发展,该县一是继续加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作。全县森林管护面积为5466600亩。分别为,重点管护5379600亩,一般管护87000亩。重点管护中:国有林面积3452300亩,集体公益林面积1927300亩。全县天保二期森林管护任务布局于全县10个乡(镇)、10个国有林场及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9个责任单位,1829个管护责任区。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按需设岗,落实专业管护768人。

二是扎实开展退耕还林工作。完成2015年度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林下种植18400亩,补植补造2700亩,技术培训1510人,完成太阳能201台(由能源站统一实施)。完成了全县2015年度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0.17万亩建设任务。开展了维西县2016年度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5万亩的外业调查工作。

三是稳步推进陡坡地生态治理项目。完成了2015年度陡坡地生态治理5000亩,项目涉及3个乡镇:分别为永春乡2350.6亩,维登乡2253.3亩,白济汛乡396.1亩。完成2016年度陡坡地生态治理项目作业设计,项目建设规模0.4万亩。

四是认真实施完成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林业项目。完成石漠化监测总面积144420.8h㎡,其中石漠化面积34499 h㎡,潜在石漠化面积78809.4 h㎡,非石漠化面积31112.4 h㎡。对原有的1886个小班根据土地利用类型、土地石漠化状况、基岩裸露度、植被类型、植被综合盖度等因子进行小班区划和因子调查。对2012年至今的项目地块进行补植补造,完成2015年度石漠化综合治理林业建设项目封山育林30000亩,人工造林3000亩,完成2016年度石漠化综合治理林业建设项目作业设计。

五是全面完成中央财政造林补贴项目。实施完成2015年度中央财政造林补贴项目1万亩。其中巴迪乡3030亩、叶枝镇3043亩、康普乡1030亩、白济汛乡1000亩、攀天阁乡50亩、保和镇1186亩、永春乡661亩。完成2016年中央财政造林补贴项目0.5万亩的外业调查及作业设计工作。完成2014年度中央财政造林补贴1.5万亩的省级检查验收。

六是实施完成中央财政补贴天保工程森林抚育项目。组织实施完成2015年度森林抚育补贴项目任务5万亩。其中:巴迪乡1915亩、叶枝镇10880亩、康普乡633亩、白济汛乡5025亩、中路乡7215亩、维登乡10359亩、塔城镇13973亩。项目已通过省级验收。完成2016年森林抚育4万亩外业调查及设计工作。

七是实施完成低效林改造项目。实施完成2015年度低效林改造任务1万亩。其中:巴迪乡3200亩、康普乡1800亩、维登乡4200亩、塔城镇300亩、保和镇500亩。完成2016年低效林改造1万亩的外业调查及设计工作。

八是切实加强农村清洁能源建设力度。农村能源建设项目充分与精准扶贫工作结合,完成2015至2016年度农村能源建设项目。完成节柴炉1333户,完成太阳能热水器1399台。完成维登乡维登村农村旧病池沼气池改造项目80口,建设一个农村能源服务网点。

九是积极推进三江植物园建设工程。建设完成二期一标段工程生态停车场铺装1823㎡,道路硬化3052㎡,广场青石板铺装5418㎡,种植乔木557株,灌木1929株,地被12800株(丛),撒草12729㎡。完成宣教中心、大门一座、水体景观、公厕等建设项目。完成观光长廊、民族图腾柱、日晷、十二生肖年历坛等新增加建设内容。完成园区造林绿化,共种植雪松993株,高山刺柏400株,常春藤10000株,撒播草种140公斤,绿化面积为18500㎡。安装太阳能路灯53盏。

深入挂钩村落 开展精准扶贫

该县在加强森林防火宣传培训,营造良好氛围的同时,继续加大对扶贫挂钩村中路乡新厂村的扶持力度。

一是抓好林产业建设。扶持种植花椒10万株,青刺果10万株,新疆核桃7100株,漆树7851株。扶持短平快的林下中药材种植,秦艽15万苗(10亩)、木香500市斤(50亩),续断131万苗(100亩),累计投资42.5万元。在该村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1792.2亩,兑现退耕还林补助资金89.61万元。兑现生态效益补偿资金7.18万元。其中,80户贫困户退耕还林项目577.72亩,补助资金28.886万元,户均年收益增加3610.75元。发放山羊278只,投资14.1万元,猪143头,种猪4头,投资18.59万元。向贫困户提供土鸡鸡苗2000只,每只投入30元,共6万元。林下养殖项目累计投入达38.69万元。

二是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帮扶资金30万元用于该村基础设施建设。硬化和拓宽了通村公路,挖通了部分通组公路,增强了通达能力。

三是做好困难学生帮扶工作。局机关领导干部职工帮扶该村在校初中生30名,高中生2名、大中专学生4名,定期到学校看望慰问或通过其它方式进行了帮扶,使他们顺利完成了学业,没有让一个学生因家庭困难而失学。

通过加大扶贫挂钩村的扶持力度,使全村广大群众意识到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高,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

短评:绿色发展,关乎发展取向、发展质量和发展水平。维西县在青山绿水中推进绿色发展的路径告诉人们:保护与发展并不矛盾,青山和金山均能兼得;生态环境是绿色发展的保护屏障,是支撑发展的最大本钱;种下常青树,收获摇钱树;生态优势可以转化为经济优势,带来丰厚的绿色红利。 (云南网 记者 尤祥能)

责任编辑:鲍江平